靠谱的居家养老服务怎么才能买到呢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20 11:15

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如何解决
  >>数据
   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
   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
   占全体老年人的11.6%
   老年人患病率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4倍
   带病生存时间8年多
   据测算,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到2035年
   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600万
   到2050年达到5800万左右
  >>专家解读
  评估标准
   涵盖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多个方面
  哪些服务最受欢迎
   “上门健康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政策落地有何挑战
   上门服务成本较高、涉及老年人的隐私问题、失能老人的视听力障碍等
  
   “我真想喘口气,可谁能来顶替我呢?”
   “我真想喘口气,可谁能来顶替我呢?”66岁的北京市民吴秀敏近日向记者倾诉道。
   吴秀敏的丈夫今年73岁,2021年因病导致重度失能,儿子要上班抽不开身,请住家护理员每月开支至少7000元,吴秀敏只好自己24小时照护。在沉重的护理任务、巨大精神压力下,吴秀敏看上去远比同龄人苍老憔悴许多。“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像吴秀敏一样需要居家照顾失能老年人的家庭有很多。记者调查发现,“买不起”“买不到”靠谱的护理员,成为失能老人家庭共同的难题。
  全心照护失能老人 一些家庭不堪重负
   “外公病了之后就像个小孩,吃饭的时候会打闹抗拒,他一个人吃一顿饭往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
   自从80多岁的外公摔了一跤无法自理、神志不清后,广东人王健一家人的精力就全花在了照护外公身上。“请居家护理员一个月要七八千元,我们负担不起。去养老机构担心他们照顾得不好,而且价格同样不低。”
   “外公病了之后就像个小孩,吃饭的时候会打闹抗拒,他一个人吃一顿饭往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王健说,“外公无法自己起身,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进行。”白天和夜里,需要给老人处理排泄物,每两小时还要为老人翻一次身,经常擦拭身体。
   王健回忆,去年他意外摔折了手臂,“那段时间很崩溃,一下子少了一个照顾外公的人,家里人都过得很辛苦。”
   对于王健的经历,记者近日采访的18户失能老年人家庭都深有同感,他们大多用了这样一个词——不堪重负。陪护失能失智老人,最辛苦的或许不是老人本身,而是那些24小时无休止看护照顾他们的家人。
  找到合适护理员的概率就像是“开彩票”
   居家养老服务不是请一个能够24小时管住老人的保姆那么简单,至少要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以及紧急救援。
   除了全家齐上阵,也有不少家庭确实没有时间精力,他们选择聘请护理员。但即便支付了较高费用,有时老人还是得不到专业的照护。
   家住广东的方洋父亲88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生活无法自理。由于她和哥哥定居外地,母亲已80多岁,只能找养老护理员在家照顾父亲。
   “这个护理员此前没有专门照护过失能老人,也不了解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平时需要什么,有一次我父亲独自下楼,许久后才发觉人不见了,当时我母亲急得差点晕过去。”方洋说,鉴于居家养老护理员资源匮乏,发现问题也只能尽可能留住现有护理员。但即便如此,护理员还是嫌照顾失能老人太麻烦,不到两个月便辞职了。
   “后来经过长时间寻找,总算找到靠谱的护理员。”方洋说,找到合适护理员的概率就像是“开彩票”。
   目前在山西运城长年从事护理员工作的刘爽今年50岁。据她了解,当下有不少人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就来做护理员,“有位老人被一个护理员照顾了3年,那个护工临时有事我去替了几天班,发现老人当时状况极差,已无法正常进食,而此前照顾的人竟不知给老人插鼻饲管。老人几天没好好吃饭,就这么凑合着,每天只喝稀饭。”
   在刘爽看来,护理员行业培训存在问题与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很大关系:“如今培训标准统一为15天,培训内容和时间等都比之前规范。但先前的不规范致使护理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重庆一康养集团居家养老板块负责人吴雯婧告诉记者,在许多人的误区中,居家养老服务就是请一个能24小时管住老人的保姆,但事实远不止于此,至少要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以及紧急救援,还要面临与老人家属的磨合等问题。自长护险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一系列养老福利政策出台、居家养老成为越来越多失能老年人的选择后,各个行业都在不断涌入这条赛道。“比如普通家政公司转型来做居家养老,但他们本身对这个领域并没有专业的了解和细分,所以不专业的护理员非常多。”
  要让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有“医靠”
   相对有限的医养资源和相对独立的医养体系,难以满足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医疗照护需求。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郑翔建议,从照护人才队伍角度看,亟须解决照护人员普遍数量少、专业水平低、职业认同感低、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率高的问题。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照护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转变社会观念,使照护服务职业化、专业化,尊重照护服务人员的劳动,提高其福利待遇。
   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社区医务工作者向记者介绍,目前,相对有限的医养资源和相对独立的医养体系,难以满足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医疗照护需求。建议大力推动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和家庭病床“两床合一”,并与嵌入式机构养老床位、护理院床位、康复医院床位之间建立“多床联动”机制,最大限度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便利。 据《法治日报》
  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陕西出台行动方案
   国家卫健委已就失能老人提供健康服务进行部署,浙江、陕西等地已着手开展。
   今年7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的通知。通知明确服务对象为提出申请的65岁及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
   近日,浙江印发《浙江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从2024年起,在全省组织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
   8月30日,陕西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暨老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在西安举办,专家围绕《陕西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解读、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要点、老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授课。
   陕西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2024-2027年)聚焦老年人在卫生健康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力求从提供健康管理、健康评估、健康服务、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等5个方面精准对接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提高失能老人生活质量。 综合
  解读
  可为老年人上门进行失能状况评估
   《陕西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聚焦失能老年人照护困境。
   据了解,方案中针对失能老人的服务包括每年为失能老年人提供1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等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为提出申请的老年人上门进行失能状况评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老年综合征罹患情况等。
   结合评估结果,每年上门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不少于2次健康服务,包括血压测量、末梢血血糖检测、康复指导、护理技能、保健咨询、合理用药指导及家庭照护技术指导等服务。
   根据需要,定期与失能老人或照护者联系,了解失能老人健康状况及健康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健康咨询服务。
   10月17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陕西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苗锐。神经内科是该院老年示范病区,近年来在开展老年评估等方面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为何聚焦失能老年人?
  他们不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还可能面临多种慢性病并发症
   “《陕西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出台,是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积极回应。”苗锐表示。
   失能老年人为何成为政策的重点对象?苗锐表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不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可能面临多种慢性病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苗锐解释,失能老人需要的不仅是日常的生活照料,更需要医疗护理、心理疏导以及康复治疗的综合支持,再加上对医疗护理的依赖,失能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服务和保障至关重要。
  有何评估标准?
  通过多维度健康评估 家庭自测可以进行早期干预
   评估标准方面,苗锐指出,失能老人的标准应通过多维度健康评估来确定,涵盖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态、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
   普通市民是否能够依据相关标准对家中老人进行早期测评?苗锐表示,虽然专业评估需要医生指导,但普通市民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自评量表,结合老人的认知能力、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进行初步的评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够大大改善老年人的健康预后。
  哪些服务最受欢迎?
  签约家庭医生可优先获得专家号、专业护士到家的服务
   对于失能老年人而言,方案中提出的“上门健康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苗锐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涵盖定期健康检查、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指导,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延缓病情进展。签约服务让老年人能够优先获得专家预约挂号、设备检查等医疗资源。
   哪些服务最受家庭和老年人欢迎?苗锐说:“一是失能老人的健康咨询、监测及康复指导,如痴呆老人的饮食指导及认知训练、脑血管病后存在偏瘫或吞咽障碍老人的康复指导等方面;二是护理延伸服务,如专业护士到家的服务,提供管路维护、伤口换药、卧床护理等,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人群;三是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与推广,包括疾病救治及养生保健。”
  政策落地遇到哪些挑战?
  视听力障碍阻碍有效沟通 传统养老观念影响政策在农村执行
   作为一线医生,苗锐还分享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上门服务的困难与挑战:医务人员通常要在繁重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进行上门服务,成本较高;上门服务可能有医务人员的安全隐患,乃至涉及老年人的隐私问题;视听力障碍经常是有效沟通的最大障碍;家属及老人的配合程度及支持理解程度会对上门服务造成较大影响;缺乏具体的医疗设备和检查手段;多学科团队的组建协调较为困难等。
   苗锐还谈到,农村地区的失能老人往往面临财政支持不足、养老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传统养老观念和政策落实难度也是阻碍政策执行的主要原因。
  建议
  失能老人如何居家照护?
   对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护,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成毅。
  建立适宜的家庭病房
   成毅指出,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适宜的“家庭病房”。需结合老人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配备诸如摇床、气垫、雾化器、制氧机等设备,确保老人能够在家中获得接近医院护理标准的条件。对免疫力下降的老年人而言,居家环境的适宜性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质量。
  防治卧床并发症
   对于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最常见且容易忽视的问题是卧床并发症。比如,坠积性肺炎和肺不张往往因为老人缺乏运动、无力咳嗽而引发,需要定时帮助翻身、拍背,并鼓励老人咳痰,避免分泌物堆积。
   此外,压力性损伤(褥疮)也是长期卧床老人面临的重大风险,建议使用气垫床、保持皮肤干燥、定期检查皮肤状态。
  调节老人排便习惯
   失能老人中许多人因身体虚弱或疾病丧失了自主排便能力。成毅建议,使用假性尿套或纸尿裤以保持个人卫生,同时通过训练和药物调节老人排便习惯。对于长期失禁的老人,应格外注意皮肤护理,避免由于潮湿导致的皮肤感染。针对排便困难者,家属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便药物或进行灌肠,以减轻他们因用力排便可能产生的压力和疼痛。
  防跌倒、防走失
   家属在布置居家环境时要考虑防滑地面、无障碍通道等细节,并安装安全扶手等设备。对于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建议使用智能手环或定位设备,确保老人能够在走失时及时被找到。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袁金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