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惠阳保姆13825404095一名养老院护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展示老年人护理技巧。
护工的诉说
护工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为人知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让我们走进其中,看看这里的江湖,听听这里的心声。
护工的心声
熟练地帮一旁的病人翻好身轻轻盖上被子,再查看一遍输液情况是否正常……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49岁的护工胡文松和往常一样忙碌着。高高瘦瘦的个子、黝黑的皮肤,鞋子擦得一尘不染,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在护工这个行当做了10多年,老胡去年考取了四川的“护工证”,再加上口碑很好,现在已经是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正式护理员,算是端上了护工的“铁饭碗”。
“忙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在老胡看来,护工的工作非常琐碎,常常还要受委屈。老胡说,做护工这么多年,其实最怕的还是家属的不理解。有一次,老胡照顾一位瘫痪在床的老大爷,年纪其实比老胡也大不了几岁。半夜大爷发烧、一直呕吐不停,儿女忙着工作又不在身边,全是老胡一人照看,喂药、擦洗身体、换尿布,帮大爷翻身。一夜下来,老胡的膀子都累得动不了了。但是,第二天早上,大爷的子女来病房时,还是责怪老胡没照顾好,还说了些难听话。“当时我心里挺窝火的,但也理解他们做儿女的心情,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回忆起这些年受的委屈,老胡笑着说,做护工的一项看家本事就是“心大”能忍,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让老胡难过的是,还是有很多人并不理解护工,觉得护工是“伺候人的”“低人一等”。“在医院里碰到老乡,也不好意思说我是干啥的。”老胡低下头说,这么多年,因为害怕乡亲们笑话,每年春节回家时,亲戚问起来他们老两口在成都做啥工作,老胡和老伴就说“做点杂事”,从来没在亲戚面前提过做护工的事情。“主要是怕他们不理解啊。”老胡有些无奈地说。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护工对工作满意度处于中下水平。这是因为,护工要24小时全程护理患者,还要时刻预防患者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事件,工作繁重且压力很大。“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就很麻烦,挨骂是常事,而且病人住院本来心情就不好,我们常常就成了发泄的对象。有时候是真挺委屈啊。”一位护工说。
采访中,记者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养老护理基本成了“老年人干不动、中年人嫌太累、青年人不愿干”的行业。
市场中有暗战
护工市场虽然是求大于供,但是记者调查发现,这里的竞争依然激烈。
几年前,经过医院的简单培训,安徽人小刘就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当起了护工。她干过“大护”,一个人同时照看三四个病人,也当过“特护”,24小时负责一位病人。几年下来,除了能给病人洗脚、翻身、按摩外,还能帮助护士进行输液等简单的治疗工作。
说起当护工的经验,她说:“护工要跟护士和清洁工搞好关系,从他们那里得知哪个病人有需要,以便顺利找到活儿。我们平时还会在病房转悠,看到没人陪的病人就上前询问需不需要护工。如果只是傻等,好活就会与自己擦肩而过。”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护工主要通过老乡介绍,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还会拉帮结派,在医院中形成“科室垄断”,排挤外人。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医院确实有人会轮流守在那里,看到病人就主动推荐自己的护工,有的则直接干扰其他护工工作,甚至采取威胁的手段。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杜丽群介绍说,医院从2008年开始,护工数量明显上升,护工间的矛盾也随之增加。
“他们有的几个老乡在一起,霸占某一个或者几个病区病房,只能是他们圈子里面的才能进去揽活,甚至出现不同圈子护工间对骂的情况,已经影响到病人休息和医院管理了。”杜丽群说,近年来,医院已经好几次出面协调,召集护工开会,并严厉指出如果再出现“抢客”情况就全都不许在医院里做工,这才平息了矛盾。
护工群体的流动性非常大,南昌瑞祥陪护中心负责人雷存光最发愁的一件事就是员工的“叛逃”。雷存光公司的员工上岗前须经过医院护理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这样的员工在岗位历练后,成为护工市场上的“香饽饽”。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护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医院委托瑞祥公司托管的护工群体,一部分则为人们俗称的“黑护工”。雷存光告诉记者,除了封闭的科室,其他开放科室几乎全部“失守”,他派到开放科室的员工也纷纷被“策反”。
“黑护工”往往按地域、家族为纽带,形成各自群体和势力范围。“其他护工想要进入这个科室,往往需要交纳一定的‘管理费’。”40岁的李伟远在南昌各大医院做护工将近3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曾亲眼所见,有的“黑护工”因为进入别人“地盘”而遭遇人身威胁。
亟待规范的市场
护工服务的专业性主要是依赖各种专业的培训来不断完善。但是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护工市场不仅进入门槛低,而且培训等也亟待完善。
“护工行业除了入职时最基本、最简单的培训是要求公司必须做的外,其他培训很有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负责人介绍说,北京前几年对护工做过免费培训、补贴培训,但推行起来有一定难度。首先就是护工缺乏积极性,他们上一天班可以拿一天钱,关键是护工供不应求,不少人没培训也照样能够找到活。其次,由于流动性强,一些公司对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
“按照每学时1小时计算,这个专业需要100学时方能算合格,同时国家还规定了采取集中授课的,每天最多不能超过7个学时。这样算起来,一期培训班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南宁市绿城南方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徐斌介绍说,这样的安排,现实中很难做到。
同时在护工市场还存在雇主与护工间合同签订率低,维权难等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无论是长期工作的住家护工还是从事短期工的医院护工,与雇主签订合同的都很少,双方权利义务往往仅通过口头协定,出现问题后,给双方的维权都造成一定困难。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52岁护工韦丽珍说,有时候雇主说只护理半天不能算工钱,我也没有什么凭据,也就自认倒霉了。
在护工的社保方面,江西省红杜鹃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涂拥军告诉记者,红杜鹃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推行员工制管理,按照规定应给员工缴纳社保。然而,受公司的财力、人员流动性过大等多个因素影响,企业只能给达到四星级以上的员工缴纳社保。全公司一线家政员工627人,四星级以上的不到30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养老院护工多由养老机构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医院护工则多处于“单干”状态,并未购买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即使是实行公司化管理的护工队伍,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统一购买社保的操作难度不小。同时,有业内人士介绍,医院护工的工作风险大,目前有保险公司推出了家政意外保险,但是购买的护工并不多,一旦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将给雇主和护工造成很大麻烦。(半月谈记者 高皓亮 董小红 鲁畅 翁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