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效果家政服务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9 11:49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效果,家政服务13825404095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效果

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效果篇1

分娩是育龄期女性特殊的生理现象,该阶段因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等作用,导致孕产妇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其中抑郁比较典型,若未能及时发现与干预,甚至会影响妊娠结局,导致剖宫产率升高,严重情况下还会威胁母婴安全[1-2]。产后抑郁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既往文献中看出,大部分产妇在产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为此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尽量消除或缓解其产后抑郁状态[3]。心理护理指的是在护理服务期间,护理人员利用多种心理学知识、途径、技术等,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针对性干预负面心理情绪,尽量促使他们心理状态的改善。随着心理护理在产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心理护理应用于产科的研究也不断增多,但在基层医院这方面的报道比较缺乏。本次就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孕产妇80例实施了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其分娩效果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程度,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纳入对象80例,均为孕产妇,应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而联合围生期心理护理为观察组,入组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对照组:年龄21~38岁,均值28.39±2.33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孕次1~6次,均值1.98±0.34次;孕周36~41周,均值38.71±1.03周。观察组:年龄21~38岁,均值28.31±2.47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14例;孕次1~6次,均值1.92±0.37次;孕周36~41周,均值38.66±1.05周。基线资料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病例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9-003。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产前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估,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状态,其中焦虑评分>50分、抑郁评分>53分;③有良好的认知水平,可配合完成调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如心肝肾等病变;②恶性肿瘤;③精神障碍性疾病;④不愿意配合调查;⑤严重妊娠期并发症如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等。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维持室内安静、舒适及干净的环境,保障其睡眠质量,若无法睡眠,可按照医嘱予以镇静剂。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其日常饮食,维持清淡、易于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同时要限制每天盐分的摄入。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便于缓解子宫对腹腔静脉的压迫,可改善静脉回流,从而提供胎盘充足的血供。请本院产科专家定期进行围生期相关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促使其积极配合分娩。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出现负面情绪后,予以疏导。观察组:本组除了予以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外,还重点加强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从产前、分娩期间及产后三个阶段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如下。产前心理干预: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采取相关量表调查孕产妇的心理状态,主要以SAS与SDS评估她们的焦虑、抑郁状态,做好详细记录。因纳入本研究的对象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产前评分焦虑评分>50分、抑郁评分>53分,这些不良心理情绪会影响产妇的精神状态,增加心理压力,为此要对她们进行宣教,告知她们分娩知识、步骤,告诫她们不良心理情绪对分娩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分娩有恐惧或焦虑心理,则产后更易发生抑郁症状。产前除了普及分娩知识,还要鼓励产妇倾诉,将内心的想法疏导出来,护理人员尽可能予以开导,多鼓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请既往成功案例亲身说教,从而更好地提高产妇的分娩信心。分娩期间心理干预:按照心理学理论,正常信息交流中,语言仅占7%左右,面部表情则高达55%,其余则是语气与语调[4],为此护理人员应注重自己的身体外观、仪表、姿态、目光、表情及手势等情况,多建立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比如抚触、微笑、眼神交流等,尽量改善护患关系,从而增强产妇的心理状态。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家属一起与产妇沟通交流,一方面多宽慰和疏导产妇的情绪,另一方面要分散她们的注意力,尽量让其摆脱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从而避免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其分娩期间宫缩乏力。分娩期间,护理人员在旁陪护,多予以鼓励性语言,强化她们顺利分娩的信心。产后心理干预:分娩结束后,产妇的心理与生理有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导致部分产妇难以接受,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产后产妇的心理与情绪波动过大,容易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为此,产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产妇已顺利分娩,并简单介绍新生儿的情况,提高产妇的自信心。胎儿娩出后,产妇要尽快转变角色,护理人员要做好疏导,告知其如何适应新的角色,多与她们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同时,发挥家属的作用,尤其是产妇的丈夫,让其多关心产妇,陪同产妇一起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让产妇感觉到温馨与关爱,通过家的温暖来改善她们的心理状态。此外,产后要及时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于有焦虑、抑郁症状者,及时针对性疏导,尽量减轻或消除负面情绪,从而促使其积极配合完成产后康复。

1.3观察指标

1.3.1调查与比较两组产前、分娩后即刻、产后3d负面心理情绪:采用Zung编制的SAS、SDS来评价[5]。SAS、SDS均含有20条目,评分范围1~4分,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得到原始分,原始分×1.25取整数为标准分,即最高100分,且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7、0.885,说明量表信度较高。其中SAS临界值为50分,评分越高则焦虑越严重,其中正常<50分、轻度焦虑50~60分、中度焦虑61~70分、重度焦虑>70分;SDS临界值为53分,评分越高则抑郁越严重,其中正常<53分、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1.3.2调查与比较两组产前与产后抑郁程度:抑郁程度包括正常、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1.3.3记录与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率:包括产后出血、感染、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发生例数/本组例数×100%。1.3.4调查与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满分100分,满意>90分、尚可70~90分、不满意<70分,患者满意度=满意率+尚可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围生期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产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后即刻、产后3d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有下降(P<0.05),但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产前与产后抑郁程度比较

两组产前抑郁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观察组抑郁程度更轻,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不良妊娠结局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2.4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分娩是女性特有,并非疾病,而是生理现象。孕产妇虽然不是病人,但有患病风险,比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一旦发生,会直接影响母婴健康[6-8]。分娩过程会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焦虑、抑郁是分娩期间最为常见的心理反应[9]。分娩使产妇经历非常强烈的躯体与情感体验,这种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会给她们带来巨大的冲击,极易出现心理状态的波动[10]。比如,有些初产妇从亲友、同事等处听到分娩的不良体验消息,容易出现害怕与恐惧,怕手术、怕疼痛,担心自身与胎儿意外等,在分娩时容易出现宫缩乏力,造成不良妊娠结局[11]。基于此,针对孕产妇,应对她们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干预,尽量缓解或消除她们的负面心理情绪,以便更好地改善妊娠结局,并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本次对收治的80例孕产妇进行研究,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而联合围生期心理护理为观察组,结果显示:产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后即刻、产后3d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有下降(P<0.05),但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前抑郁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观察组抑郁程度更轻,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孕产妇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她们的负面心理情绪,促使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降低,减轻产后抑郁程度,改善妊娠结局,最终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对于孕产妇而言,不论是妊娠还是分娩,都会对其心理产生应激性刺激,一方面,妊娠后体内性激素水平改变,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水平增高,从而影响其心理状态[12];另一方面,分娩时间越近,则心理应激源对其影响就越大,更易发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但焦虑、抑郁更加明显[13]。在围生期加强孕产妇的心理干预,产前,先评估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她们焦虑、抑郁症状,针对性疏导,对于负面心理情绪高危风险的产妇,也要提前做好干预,尽量避免负面心理状态的发生[14];在分娩期间,语言交流对心理情绪的影响作用不大,为此要配合抚触、目光交流等方式处理,尽量缓解她们分娩期间的恐惧,促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分娩,从而减少宫缩乏力所致的不良妊娠结局[15];产后,产妇进入“母亲”角色,会出现心理情绪波动,为此要对其进行疏导,评估有无负面心理状态,然后用专业的心理知识进行干预,从而缓解产后抑郁。综上所述,孕产妇加强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更好地减轻围生期负面情绪,有效减轻产后抑郁程度,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冬冬 徐娟 赵丽娟 单位:郓城县随官屯镇卫生院

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效果篇2

剖宫产术是妊娠28周或28周以上,经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手术。剖宫产术是一种有效快速、相对安全的常用手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能够解决难产等问题,及时挽救母儿生命。剖宫产术有以下风险和并发症可能:术中出血、术后出血,切口撕裂及血肿,术后感染、口愈合不良,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肠道损伤,羊水栓塞,子宫肌炎及盆腔炎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面部、臀部、躯干和肢体皮肤、皮下组织损伤,新生儿骨折、颈椎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及内脏损伤等并发症。剖宫产对于骨产道和软产道梗阻或异常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巨大胎儿,多胎妊娠及有子宫手术史或是胎儿窘迫的产妇较为适用。剖宫产需要进行硬膜外麻醉或是在腰硬联合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在产妇取仰卧位,经过消毒铺巾以后,在产妇的腹部做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分离肌肉、剪开腹膜、切开子宫将胎儿娩出,再将胎盘娩出,之后再缝合子宫肌层切口,依次缝合腹膜、肌肉、筋膜及皮肤、包扎伤口[1-2]。部分产妇在进行剖宫产之前会出现不良情绪,在产后会因为伤口疼痛而引发不良情绪,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将全程心理护理运用于进行剖宫产的初产妇护理当中,其对于产妇心理状况和疼痛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的入组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78例在此期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生产的初产妇,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接受产科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9例和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全程心理护理的实验组39例。78例产妇均为初产妇,年龄集中在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14±2.39岁。对照组的39名产妇年龄集中在23~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14±2.59岁;实验组的39名产妇年龄集中在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3±2.17岁。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进行本次研究前递交相关资料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号:2020053),所有产妇均表示对此次的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初产妇。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疾病;②恶性肿瘤;③伴有语言及听力障碍无法配合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的39例初产妇接受产科常规的护理:在产前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剖宫产相关注意事项,在产后对产妇进行基础的产科护理。实验组的39例初产妇接受产科常规护理的同时还接受全程心理护理,全程心理护理的主要方法如下。①在产妇初入院时,主管护士向产妇详细讲解科室环境,讲解住院期间相关注意事项,并向产妇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科室主任以及科室长,与产妇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②对产妇进行心理评估,在进行剖宫产前主管护士对产妇进行心理状况评估,通过日常沟通了解产妇心理状态,针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不良情绪严重的产妇,可通过倾听、安慰、举例、共情等方式,缓解其焦虑情绪,同时教会产妇转移其注意力,在住院期间进行手术生产之前可以看一些轻松的书籍,听一些轻松的音乐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告知产妇的家属要给予产妇足够的支持,陪伴在产妇身边。③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剖宫产手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手术当中的操作情况,向产妇普及剖宫产知识,告知产妇该项手术发展较为完善,减轻产妇的恐惧及焦虑情绪;同时向产妇讲解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其术中的配合度。④在产妇进入手术室前陪伴在产妇身边对其进行鼓励,告知其尽量放松深呼吸增强产妇的安全感,提高配合度。⑤在剖宫产后对产妇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若疼痛轻微,告知产妇这是正常现象,不用过于担心;若疼痛严重影响了产妇的休息和睡眠,则告知主管医生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5-9]。

1.3观察指标

①运用状态-特质问卷[3]对产妇术中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估,状态-特质问卷量表的分值为20~80分,分值越高表明产妇的症状越严重;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4]对产妇的产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选择10cm标尺,产妇根据疼痛程度选择标尺刻度,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高;③采用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5]对产妇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共含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若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在50分以上则为轻度焦虑,在60~69分则为中度焦虑,在69分以上则为重度焦虑;④采用W.K.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6]对产妇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抑郁情绪越严重,若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在53~62分则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0来对本次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状态-特质量表得分、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本研究中,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产妇状态-特质情况对比

如表1所示,护理前两组状态-特质量表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状态-特质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的初产状态-特质量表得分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更轻,两项指标相比,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产妇疼痛评估情况对比

如表2所示,护理前两组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的初产妇剖宫产后其疼痛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更轻,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3两组产妇焦虑情况对比

如表3所示,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的初产妇剖宫产后其焦虑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更轻,两项指标相比,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4两组产妇抑郁情况对比

如表4所示,护理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的初产妇剖宫产后其抑郁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更轻,两项指标相比,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剖宫产是外科手术的一种。手术切开母亲的腹部及子宫,用以分娩出婴儿。通常剖宫产是避免因阴道生产可能对婴儿或母亲性命及健康造成损害。但近来有部分剖腹生产被用作替代本来的自然分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腹生产率不应超过15%,以5%~10%为佳。在自然分娩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实施剖宫产对母婴双方都是有利的[7-12]。本研究采取全程心理护理后实验组的初产妇状态-特质量表得分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更轻(P<0.05)。在术前产妇通常会产生害怕与担心的心理,由于产妇缺乏对手术的正确认识,怕疼痛,怕麻醉意外而危及生命,担心胎儿在手术中出现意外,因此充满紧张与恐惧,甚至不能很好地配合工作。常规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妇恐惧心理,但一般是在产前或者产妇已然出现严重精神障碍时进行。研究中通过全程心理护理可照顾产妇各阶段的心理需求并及时解答产妇疑问,可较好地安抚产妇情绪,使得产妇保持良好状态并增强产妇术中依从性,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同时,经全程心理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的初产妇剖宫产后其疼痛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更轻(P<0.05)。产妇心理状态会影响其对疼痛感知,部分产妇受个人既往经历影响对疼痛有强烈的恐惧心理,导致其疼痛耐受度偏低。通过强化心理护理,消除产妇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可提高产妇疼痛耐受度继而降低产妇VAS评分,这与彭艳玲[13]研究结果保持一致,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产妇疼痛感。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的初产妇剖宫产后其焦虑及抑郁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更轻(P<0.05)。在李娜[14]关于心理护理改善剖宫产初产妇不良情绪及疼痛的效果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产妇对剖宫产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可增加产妇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出现子宫收缩乏力,从而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15-18]。因此需要及时发现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以及担忧。在为产妇营造一个干净舒适优雅的环境使其心情愉悦之外,也要与产妇的家属进行交流,让家属明白产妇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应该格外给予帮助、理解和呵护,因为家属的态度对产妇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要消除家属对于手术的顾虑,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多与产妇进行交谈。向产妇介绍手术医师麻醉的一般情况和手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使产妇能够更加信任医师,从而麻醉师能更好地配合[19]。如今的护理工作已经从将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因此心理护理现代护理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能渗透到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当中,达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从而起到取长补短,提高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的效果。同时在心理评估上可加强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合作,提高心理评估与护理的专业性,并尽可能地增加样本数量,继而可更好地了解产妇焦虑、抑郁原因,提高心理护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对初产妇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可更好地照顾产妇各阶段的情绪需求,使得产妇产生强烈的被关注感,避免产妇因被忽视而情绪低落,继而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当中。同时在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时加强了产妇术中状态的关注,可更为全面地评估产妇焦虑、抑郁等情绪。但受样本数量限制,最终研究结果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心理评估时以产妇的自评结果为主要参考,在心理评估专业性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综上,本次采用分组对照的方式来探讨将全程心理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当中的效果,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程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剖宫产初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降低其疼痛程度。

作者:郭冉 张玲慧 周静 单位:郑州市中医院

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效果篇3

分娩作为正常的女性生理行为,分娩活动相对较为复杂,并且产妇因分娩内心压力较大,很容易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与此同时,产妇面对第一次分娩时,对于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分娩过程较为陌生,致使分娩中可能发生对胎儿以及产妇具有危险的事件,严重时会致使其出现流产,并对产妇的机体安全及生命健康产生威胁[1]。产房作为女性进行分娩的主要场所,在分娩过程中情况多变,加之分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诸多因素影响,临床风险较高。而其中助产的护士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加强对产妇的基础护理,还要对护理干预措施做以优化,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做以有效评估,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做以改善,保证分娩进行的安全性[2]。基于此,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产妇分娩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产妇负面情绪的具体影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进行分娩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12月,研究终止时间为2021年12月,以数字表随机抽签划分小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30例。纳入标准:①纳入产妇均为单胎且足月分娩;②均知晓此次的研究内容并且自愿参加,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③均无任何的妊娠期并发症出现。排除标准:①精神、认知、语言等出现障碍者;②合并肝脏等其他重要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病变者;③临床依从性较差者。对照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28.69±4.32岁,孕周38~41周,平均39.15±4.24周,体质量65~76kg,平均70.50±5.45kg,初产妇16例,经产妇14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8.54±4.34岁,孕周38.5~41周,平均39.24±4.35周,体质量66~77kg,平均71.50±5.49kg,初产妇17例,经产妇13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L2020015),两组产妇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其常规的护理干预,产房要依据手术室的相关要求做以隔离和消毒,对于产妇的分娩情况开展详细记录,对胎心做好监护,准备各种的急救药品,急救输血用品以及新生儿的复苏用品等,并指导产妇在分娩中进行正确用力以及恰当休息,对产程做以详细观察记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①建立心理护理小组。通过助产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等人员来组建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其小组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影响产妇心理状态的因素做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护理工作开展中,按护理计划来实施护理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分析能力的培养,创新其护理观念,优化护理措施开展的质量。②第一产程心理护理。为产妇提供良好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态度和善、热情地面对产妇,为其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确保产房中的空气新鲜。在规律宫缩直到宫口全开作为第一产程,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宫缩强度以及胎心状况的观察,护理人员及时为产妇讲解产程的发展状况,指导产妇做相关呼吸运动,掌握放松的技巧,对产妇的身体予以舒适干预,缓解其内心的紧张情绪,从而有效减轻疼痛程度。③第二产程心理护理。宫口全开直到胎儿的分娩作为第二产程,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不断给予产妇精神安慰,通过言语来鼓励指导产妇,在宫缩的过程中屏息,在宫缩间歇期间进行肌肉的放松以及休息,与此同时多用言语及动作来鼓励产妇,帮助其建立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以此来保证胎儿的顺利娩出。④第三产程心理护理。胎儿分娩直到胎盘的娩出作为第三产程,在胎儿分娩结束后,产妇情绪较为激动,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对产妇予以安慰以及引导,告知胎儿的具体情况,避免产妇由于情绪起伏波动较大而对宫缩产生影响,有效避免宫缩乏力而导致大出血,同时给予产妇宫缩剂来增加宫缩的强度,避免出血现象。⑤产后心理干预。在分娩结束后对产妇的身体做清洁并加强保暖干预,帮助产妇以及新生儿做亲密接触,指导产妇进行哺乳,并为其讲解母乳喂养的优势。密切对母婴情况做以观察,并对其子宫的收缩情况,会阴的伤口情况等予以观察,确定无异常现象可将其送进母婴室。安排相关的健康知识宣讲人员来为产妇讲解产后注意事项以及出现的问题,消除产妇内心的紧张、焦虑情绪,鼓励产妇多食用高热量且易消化食物,以此来补充机体所需能量。

1.3观察指标

①产妇分娩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后2h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分娩情况,并进行对比。②护理质量:医院结合产妇状况、护理实施内容、护理效果等方面自制护理质量评估量表来对纳入产妇开展护理质量状况评估,量表从产妇角度来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估,主要指标有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各项评估分值设定为0~100分,评分越高就表示此项护理质量越高。初次设计完量表后,先抽选60例产妇开展预测试,并在4d后开展二次测试,重测信度为0.910,Cronbach'sα系数为0.834。本次研究中此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26。③不良情绪:选择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3]和抑郁自评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4]来对两组产妇在分娩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各量表评估条目为20个,各项评分为0~4分,总分设定为0~80分,分值越高表示其不良情绪状态越严重,分值越低表示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低。④心理韧性:在干预后选择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CD-RISC)来对产妇的心理韧性情况做以评估,此量表的内容涉及坚韧、力量以及乐观等3个维度,其中涉及25个条目内容,各条目的评分为0~4分,维度评分范围是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产妇心理韧性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娩情况、护理质量、不良情绪、心理韧性等正态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来进行表示,行t检验。本研究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对比

观察组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2.3两组产妇不良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如表3所示。2.4两组产妇心理韧性评分对比对照组心理韧性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如表4所示。

3讨论

产妇在进行分娩过程中,因为精神压力相对较大,加之分娩时出现的疼痛情况,会加重产妇内心的恐惧、紧张、不安等负面的情绪,负面情绪可能会致使产妇心率加快,导致其子宫收缩功能紊乱,提高分娩发生风险的概率,并且提升了护理工作开展的难度。并且妇产科作为风险因素相对较高频发生的科室,在产妇开展护理工作中还有着较多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助产护士的责任心不强、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健康教育有所欠缺等情况都会致使产房发生护理风险的事件,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心理护理作为临床中应用较广泛的护理措施,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诸多方式以及途径来对病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以此来开展治疗。将此护理方式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帮助产妇调整身心状态,降低分娩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改善分娩不良结局[5]。心理护理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护理措施,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从而减少对分娩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为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做以良好保障,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影响产妇心理状态的因素所产生原因予以分析,在自身、环境等多个方面寻找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防御措施[6]。临床护理实施中可能由于诸多因素而使产房出现不良事件,不仅对分娩过程产生影响,还可能致使产后出现并发症以及产生不良分娩结局。在产房的护理干预中之所以会有不良事件的发生,探究其原因与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经验有所欠缺有着密切关系[7]。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于工作开展缺乏严谨性,很容易在操作中出现疏漏,会导致风险事件的出现。因此对产妇予以高质量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身心健康的状况,保证产妇可以顺利生产。在产房的护理工作中通过建立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培训,及时更新其护理工作开展的观念以及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开展中的专业水平以及操作技能,从而来保证护理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此同时详细分析产妇状况,探究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8-9]。采用正确的疏导方式以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发生剖宫产的概率,减轻产妇分娩中的疼痛,降低其体力以及精神力的消耗,进而有效减少母婴出现相关并发症[10]。与此同时为产妇营造良好的产房环境,调整产房的温度及湿度在舒适范围内,使其在舒适的氛围中放松心情[11]。

分娩作为女性必须经历的特殊生理阶段,在进行护理干预中,可以通过新型的助产方式,将注意力集中在产妇的心理情绪,通过语言的鼓励来使其树立良好的信心,缓解产妇内心的压力,并且通过沟通交流来安抚产妇,避免在分娩中出现较过激的反应[12-14]。在产妇的不同产程时间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支持,有效稳定产妇内心的情绪,提高其自然分娩的信心。为产妇及家属进行分娩意义以及安全性的讲解,并使其掌握分娩中的相关动作技巧,以此提高产妇分娩的自信心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产妇分娩结束后加强护理干预措施,为其讲解母乳喂养的优势,并协助产妇进行哺乳,在对母婴具体情况做以详细观察后可将其送进母婴室。为产妇以及家属宣讲产后相关的注意事项,依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用耐心的态度解答产妇内心的问题,消除其产后紧张情绪[16-18]。传统的产房护理干预会使其分娩时间相对较长,并且难产率有所升高,致使产妇有较大的痛苦,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19]。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分娩相关指标情况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优,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相关评分指标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优,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心理韧性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此分析结果与安笑莹等[20]的研究相一致。总体来说,在产妇分娩中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消除产妇的焦虑、抑郁、不安等负面情绪,降低分娩中出现不良事件概率,优化分娩中的相关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但此次研究开展也存在不足之处,如由于时间限制样本数量选取较少,未纳入多胎及早产孕妇资料,不能从多个方面分析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因此后续可增加样本数量,扩宽样本纳入要求,更深入地分析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