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是世界性趋势,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但中国速度最快、规模最大,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最具综合意义的重要特征,也是未来发展必须妥善应对的世纪挑战。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变成为国家意志,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发展养老保障事业作出了相应的部署。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为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统筹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总体而言,仍需进一步完善。
树立积极老龄化、有为老龄化的发展理念。目前,社会普遍存在养老焦虑症,这与人们对老龄化的全面认识不足有关,而动辄以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之比或者以其绝对数规模发展态势来描绘老龄社会并将老年人视为社会负担的思维定式,是导致养老恐慌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老龄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消极的老龄化、不健康的老龄化、无准备的老龄化。因此,我国需要树立积极老龄化、有为老龄化的发展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之中。新的理念至少包括:一是通过提高老年人的年龄门槛来改善社会氛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超77岁,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应以发达国家普遍奉行的65岁为标准,让跻身老人的年龄门槛随着寿命延长而提升不仅是长寿社会调整人生周期的内在要求,更有助于逐渐改变公众心理与社会氛围。二是将老年人依然视为社会建设者。事实上,老年人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低龄、健康老年人都在劳动之中,国家在保障老有所养的同时,还要助力实现老有所为。三是推进健康老龄化至关重要。应当促使人人健身,努力做到身心健康,将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余命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水准。四是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融入养老保障体系之中,畅通参与途径,倡导以老助老。
做好养老保障统筹规划,做到高效协同推进。一方面,全面、综合应对老龄化需要统筹规划。包括统筹规划老年人的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不让养老金制度与养老服务制度失衡;统筹规划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不让社会与家庭关系失衡;统筹规划资源配置,如公共投入、市场主体投入、社会力量投入、个人及家庭投入,避免责任分担严重失衡。还要统筹规划区域联动、城乡一体应对,统筹规划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及服务保障体系,统筹规划养老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统筹规划老龄产业拓展、科技创新,统筹规划近、中、长期应对举措并构建长效机制等。只有做好科学的顶层设计,才能对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精准定位,对养老保障的方式与途径作出合理且有效率的选择。另一方面,必须同步完善养老保障工作的体制机制。因为我国的养老保障涉及人社、民政、卫健、住建、医保、老干部等多个部门,没有高效的部门协同,再完美的规划设计也易陷入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的困境。因此,基于应对老龄化需要全社会动员,应当尽快理顺老龄工作秩序,而设置超越部门之上的决策与督促机制、强化多部门协同配合实属必要。应当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将现行分割管理的老干部、各类退休人员、一般老年人、特困老年人等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障视野。还要创新养老保障事业的运行机制,打破官民分割、城乡分割、群体分割的传统格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尽可能地调动市场、社会力量、社区及家庭与亲友的积极性,以公共政策引导各方参与,以公共投入撬动市场、社会、家庭投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形成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大格局,并为全体老年人安享晚年并老有所为提供健全的保障。
加快完善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安排。对老年人而言,需要的不是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而是一个由多项制度安排组成的制度体系,虽然对不同的老年人轻重有别,但均属缺一不可。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一是养老金制度。关键是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公平、可靠地保证老年人维持基本生活的经济来源,同时在职业年金已经普及化的条件下,将企业年金推向适度普惠,这构成了促进养老金制度公平和提升大多数老年人基本生活水准的重要条件。二是养老服务制度。关键是尽快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由政府兜住低收入困难老年人群体的服务保障底线,由政府、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及个人或家庭共同确保一般或中等收入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要得到满足。三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它是解决失能老年人护理费用来源的必要制度安排,可以大众之力化解小众之危。四是医疗保障制度。这一制度并非专门面向老年人,但老年人属于需求最大者,目前需要妥善解决老年人的慢性病的保障待遇问题。五是重视精神保障。包括在所有养老保障制度实践中注入人文关怀,制定帮助老年人实现社会参与的政策,解决老年人社会交往等途径,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合,使老有所养与老有所为有机结合。此外,还需要将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与传统的家庭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完善的家庭政策体系。如支持家庭照顾与邻里、亲友照顾老年人,借鉴一些国家对与父母一起居住或就近居住的子女提供购房税收优惠等的做法,传统的邻里、亲友照顾亦应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抓住主要制度重点环节发力,确保政策精准有效。在养老保险方面,让法定养老金制度定型最为重要,须在切实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时,同步优化其筹资机制与待遇计发办法,不断缩小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职工和城乡居民三大群体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在养老服务方面,须从孤寡老人向离退休人员及老年居民扩展,形成全覆盖的新局面,同时改变过去单纯以年龄为依据享受待遇的政策,采取以年龄为基础、以失能程度为主要依据的新政策,并将护理型床位的供给和支持居家养老的实践效果作为政绩考核指标,以此确保真正有需要者得到满足。还要根据不同老年人群体特征、地区老龄化差异、养老文化差异等要素分地区、分类别、分层次发展养老服务,唯有如此,才能杜绝“一刀切”和“大水漫灌”现象,确保养老服务政策的精准有效。
[ 责编:王晓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