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供给 打造颐养高地——河南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报 2022-04-29 18:55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如何发力
——访河南省民政厅厅长朱良才
本报记者 柳 旭
2021年11月,惠阳保姆13825404095河南召开全省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郑州现场会。会后,各地落实会议要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时间过去近半年,河南民政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速推进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有哪些构想和实践?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河南省民政厅厅长朱良才。
记者:养老服务是民生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对幸福生活的新需求,河南省提出建设“五个一”养老服务设施。请问“五个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推进工作过程中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朱良才:为缓解老年人家庭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服务设施基础薄弱的矛盾,河南省民政厅紧紧围绕省重点民生实事,积极推动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五个一”,即在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每个街道建设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每个社区建成1处养老服务场所,省级补助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户,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老年人达到1000万人以上。这项工作计划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目前,结合各地的工作进展情况看,需要破解的难题主要集中在选址布局、资金保障、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
记者:数据显示,我国依然是“9073”养老格局,90%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和社区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完善用地、用房支持政策,请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谈谈您对该问题的思考。
朱良才:河南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多个地市已步入深度老龄化,亟须加速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就我省而言,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房,我认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民政部门要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在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中预留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加快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对新建小区严格按照配建标准提出规划审核意见。二是建立民政、住建、财政等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工作机制,在制订城镇老旧小区年度改造计划时,配合住建部门完成养老服务设施选址、项目编报和建设工作,将需要补建、可以插建的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同时,可考虑将县城和城关镇的特困供养机构与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统筹建设、一体使用。
记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社会对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期待愈发强烈。发展养老服务、建设养老设施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支持,在您看来,怎样才能有效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
朱良才: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资金保障,要畅通投融资渠道,融合各方力量,形成投资合力。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及早上报审核,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二是用好财政资金。民政部门留存的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要拿出55%以上用于养老服务,用于设施建设、安全能力提升、适老化改造、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同时,还可以统筹用好重度残疾人照护资金、支持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各类扶持资金。三是民政部门要主动与财政、发改部门沟通,争取将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资金支持范围。四是要充分运用市场化融资手段,撬动养老服务业投资。
记者:目前,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是群众对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社区养老设施建成后没有投入使用,造成闲置浪费。与此同时,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也对养老服务设施提出了新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河南有哪些设想和探索?
朱良才:解决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难题,需要供需双向发力。一是构建“以大带小”服务网络。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大中心)和若干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小中心)交给同一机构运营,让小中心成为大中心的“前哨”,帮助培养客户群体,并依托大中心带动小中心。二是提供“线上线下”居家服务。各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将医院、超市、物业等服务主体引入平台,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服务。三是创新“养老+行业”融合模式。推动家政、物业、文旅体育、医疗康复、辅具租赁、老年产品制造等产业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融合,拓展延伸养老服务领域。
记者: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养老从业人员缺口大、专业能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日渐凸显。在拓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评价渠道、增强养老服务的职业认同度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朱良才:破解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评价难题应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申请认定机构备案。鼓励100张床位以上,具备独立法人、薪酬制度、专业人员、评价资源、经费保障“五要素”的养老机构,积极向人社部门申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二是组织开展技能评价。指导已备案评价机构尽快完成本机构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并与用工较少的养老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为其开展上门或集中评价。同时,可对接社会评价机构、职业院校等,推进养老服务人才评价。三是鼓励“一人多证”。引导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照护师等职业评价,提高为老服务能力。
优化服务供给 打造颐养高地
——河南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赵刘尊 陈燕南 姚 方
养老服务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民意、连着民心,是重大民生工程。去年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把养老服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楼阳生将“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牵头领办项目,省长王凯安排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党政主导、部门联动、上下贯通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各地、各部门在养老设施用地用房、财政金融支持、医养结合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有力破解了养老服务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联席会议凝聚合力。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坚持横向联动、纵向推进,按季度组织开展常态化联合调研。省民政厅将“高品质提升普惠养老服务”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成立了养老服务高品质发展“8+1”工作专班。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都成立了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明确重点任务,实施挂图作战。全省民政系统开展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万人助中心”活动,安排民政干部包联养老机构,定期实地查访,帮助纾困解难。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形成了系统协同抓养老的良好氛围。
地方政府主动担责。各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洛阳、信阳、驻马店等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推进会,许昌、安阳、济源等地党政主要负责人多次实地调研养老工作。各地积极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或协调机制,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为落实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三门峡、漯河、开封等地出台了实施意见,南阳、鹤壁、洛阳等地出台了贯彻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创新举措。
服务设施不断完善。2021年,全省新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027个。今年一季度,全省正在建设(含新建、续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730个。省政府办公厅、财政厅等部门拿出9个闲置物业改造成养老设施。省、市两级民政部门积极动员省直、中央驻豫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盘活资产。南阳市委、市政府整合部门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养老用地用房清理,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许昌市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设施运营良好。鹤壁市加强设施建设,实现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各地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多种方式,加快补齐养老设施短板。开封、驻马店等地将腾退的办公楼改造为社区养老设施。信阳市平桥区将特困供养机构与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统筹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识,实现兜底保障和社区养老的有机结合。
创新探索积极有效。为切实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各地积极探索,积累了一批好的经验和做法。在运营服务上,郑州市建立街道综合养老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连锁体系,根据收住的老年人失能、半失能、可自理等情形,分别给予相应的运营补贴;洛阳市建立“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在区、街道和社区层面养老设施建设基础上,下沉到小区建设服务站和居家服务平台,实现调度和派单服务直通家庭。在市场培育上,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促进本土养老企业迅速发展,吸引多家养老企业进入河南;鼓励家政、物业企业进入养老领域,依托或承接社区养老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在人才培养上,漯河市对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本科毕业生,每月给予补贴;新乡市将护理员持证率作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的必要条件,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部门协同
河南省财政厅
不断完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资金监管和绩效管理,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强化协同配合,研究制定财政支持政策,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多渠道筹集资金,持续提升居家社区养老保障水平,加大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绩效管理和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养老服务资金在线监控信息平台,实现资金全流程可记录、可监控、可追溯。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科学规划用地空间,切实保障用地需求,努力把这件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办好、办实。切实保障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用地空间,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用地规模和布局。规范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程序。鼓励利用存量资源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积极做好不动产登记,切实保障抵押权能。建立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用地监管机制,防止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行为发生。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紧扣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清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百城建设提质范围、务实解决存量房转型发展养老服务消防审批问题三项重点任务,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各项工作推进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为厅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完善推进机制,加强督查督导。聚焦任务,对症施策。结合摸底排查情况,指导各地建立整改清单,实行挂图作战,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南阳市
以『两清』行动破解养老用地用房难
南阳市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用地用房清查清理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两清”行动),着力解决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用房难题。
抓政策,定标准。出台《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素保障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其中,全市养老服务用地标准从人均0.1平方米提高到0.3平方米,养老服务用房标准从每100户30平方米提高到100平方米。
抓清理,明奖惩。严格对照标准,以县(市、区)为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限时清查清理到位。在养老用地方面,对已批已建的养老服务机构用地,全部办理用地手续;对未批已建的养老服务用地,通过划拨、出让、租赁等方式,限期完善用地手续。在养老服务用房方面,建立排查台账,采取清理、补建、整合等方式,配齐补足。同时,把清理工作纳入县(市、区)绩效考核,倒逼清理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抓执法,保运行。成立“两清”行动工作专班,坚持“四个结合”,确保清理到位、规划到位、使用到位。“四个结合”,即自查自清和综合清理相结合、集中整改和综合执法相结合、规划和建设相结合、政策法规宣传和执法执纪相结合。
抓规范,谋长远。巩固“两清”行动成果,形成长效机制。制定《社区配套养老服务用房移交确认书》,明晰建设单位和规划、住建、民政等部门权责,明确用房移交的程序、标准、条件,对用房的登记、管理、使用进行规范。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养老服务用地进行清理核查和规划布局,明确用地标准、面积、具体位置等。加强对闲置公有用房的整合利用。
鹤壁市
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蓄势
鹤壁市把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督办事项,积极探索体系化支撑、网络化推进、品牌化运营、智慧化联动的“四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全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构建体系化支撑,夯实养老服务工作保障。建立组织体系,成立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政策体系,编制“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打造标准体系,建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目录,加快提升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加快网络化推进,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编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在新建住宅小区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的原则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在老旧小区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保障养老用房供给。建立养老服务资金保障和管理制度,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出台街道、社区、楼院养老设施建设标准,构建街道、社区、楼院、家庭相结合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坚持品牌化运营,提升养老服务发展质效。出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和税费优惠政策,建立市场化养老服务主体遴选机制。支持本土养老服务品牌走出鹤壁,吸引行业龙头入驻鹤壁,打造彰显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整合社会力量,优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医养签约、医疗托管等方式,将老年医疗健康服务向养老机构和社区、楼院及家庭延伸。
实施智慧化联动,增强养老服务发展动能。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市、县、街道、社区四级智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双向联动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加快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广运用和人工智能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实现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和对老年人的健康医疗监护。
许昌市
为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布局
许昌市立足实际,探索创新,着力抓重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转变观念,把定位厘清。出台《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推动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培育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市场主体,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推进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引入优质专业社会养老机构对敬老院进行管理运营,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
紧盯目标,把设施建好。把提升养老设施覆盖率作为重点,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规范化建设,通过新建、改建、租赁、置换等多种途径,进一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增强养老服务设施有效供给,“15分钟养老服务圈”持续完善提升。
创新模式,把资源用足。探索推广由大中心辐射带动小中心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作为大中心,发挥全日托养、上门服务、需求对接、资源统筹等功能;周边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农村幸福院)作为小中心,发挥日间照料、服务推广等功能;支持有条件的社区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
需求牵引,把服务做精。把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接需求,精准发力。建立健全以“小超市、小菜园、小服务队、小文艺队、小劳动队”为主要内容的乡镇敬老院“五小”管理模式,激发老年人参与院务管理的积极性。强化数字赋能,积极推进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持续深入推进医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