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北京市政协举行“提高养老服务针对性,破解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专题协商会。市政协委员和与会专家针对老年餐、子女护理假、农村养老服务等热点问题进行建言。
利用人工智能提供定制化老年餐
北京市政协委员、医养康(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立新建议,针对家庭照护者实施一系列具体的支持措施。首先,推动子女护理假的落实,细化养老护理假的适用范围、天数、申请流程、工资待遇等具体规定,确保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例如,子女父母年满一定年龄后患病住院期间,子女每年可享受一定天数的带薪护理假。
助餐服务是老年人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需求。市政协委员,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海淀区总工会主席李卫华建议,建设集“供需匹配、支付体系、服务过程、实时统计、监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同时,鼓励科技企业在助老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通过收集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结合其健康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提供适合老年人饮食特点、价格优惠、营养全面的老年优惠套餐,或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餐食方案。
“引入语音订餐功能,老年人只需说出自己的需求,系统就能自动识别并完成订餐流程。利用智能物流技术,根据老年人地址和送餐时间要求,自动规划最优配送路线和时间表。”李卫华建议。
建议优化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
民建中央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建市委副主委,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石松建议,优化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探索建立不同老年人家庭的梯度补贴机制。比如,根据老年人家庭状况,分别制定更为精准化的补贴政策。再如,优化补贴资金的发放和使用方式,补贴直接发放到老年卡,特殊情况也可发放至老年人指定的个人银行账户,由老年人和家庭自行决定购买哪些产品、品牌和服务,简化改造的申请、审批等手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参与度。
“据调查,北京生态涵养区98.7%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针对农村养老问题,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副中心研究院副院长崔铁宁建议,适度提高农村高龄老年人居家养老福利津贴,推动建立“政府+村集体+机构+社会”等多元化养老资金保障机制。同时,发挥村集体互助养老作用,对于“老老人”助餐、就医等进行帮助和补贴,并提供互助养老设施资源支持。对偏远地区邻里互助服务难以覆盖且独居的“老老人”,根据本人及家庭申请,可集中收入养老照料中心。
她认为,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养老医疗照护人员下乡,补充农村医疗照护能力不足;采取“线上+巡诊”模式,推广热线问诊应用。
新京报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