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出“无陪护”病房服务
山西太原62岁的李女士因为髋关节疼痛,住进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病房进行治疗,由于涉及手术、行动不便,谁来陪护成了难题:“我丈夫走得早,就一个女儿,她工作忙,还得管两个正上学的孩子,不想给她增加负担。”幸运的是,该医院就有专门的护理员队伍,可以为住院患者提供“小组式”生活照料服务,从身体清洁、送水送餐、大小便处理,到陪同检查、手术前后搬运、辅助康复,都由护理员们负责。“护理员细心又专业,让病人和家属都省心,孩子们有空时过来看看、说说话就行,不需要从早到晚在这儿守着。”李女士说。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山西省从2016年开始探索开展“无陪护”病房服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成为首批试点之一。骨科病区护士长程宏介绍,其负责的病区有39张床位,共有护理员8名,护理员由医院引入的第三方公司派出,接受医院和公司的管理和监督,目前入住病区的患者90%以上都会选择“无陪护”服务,这项服务正在向院里更多病区推广。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是福建最早开展“无陪护”病房的医院。这里的病房在每天15点至19点开放家属探视,其余时间主要由护理员负责患者的生活照护。半月谈记者看到,与其他医院病房只有一个护士站不同,这里每隔三四间病房就设一个移动护理站,以便随时响应患者需求,高危患者都戴有便携式心电监护设备。“心血管病起病急、猝死率高,‘无陪护’减少了干扰,也对医院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更加实时地掌握患者状况。”该院副院长陈媛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病区 马晓媛 摄厦门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陈兰介绍,目前厦门市三级公立医院均已着手准备“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将有13家医院的70个病区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浙江、福建、山西、天津、广东等至少十地卫健部门在相关文件中提到开展“无陪护”病房服务。“无陪护”病房的推出,可有效缓解家属陪护压力,且相较自聘护工而言经济负担更低;同时有助于破解过去“黑护工”管理难题,使医疗护理员队伍更趋规范化、专业化。推广面临三道坎
“无陪护”病房在各地做法不尽相同,推进进度不一,但整体而言,这一工作仍然面临以下一些难点和堵点。
——护理员队伍是否可承接。“无陪护”病房所需的医疗护理员,已被列入我国职业分类大典,但目前这一群体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需求。福建省卫健委发布的一份针对护理员的调研报告显示,福建在岗的医疗护理员平均年龄为5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占比为93.3%,学历低、年龄大等因素制约着行业整体技术能力的提升。
泰心康护山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闫晓刚说,与需求激增相比,愿意做护理员的人甚至有减少的趋势。“目前护理员的主体仍然是‘4050’人员,年轻一代多嫌护理员挣得少、干活脏、不体面,这些年招工一年比一年难。”
——服务质量是否能保障。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无陪护”护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患者表示满意,也有院方坦言针对护理员的投诉较多。有医院管理人士表示,目前对于“无陪护”病房管理模式不同,服务质量也没有统一标准;一些医院无力管理或不知道怎么管理护理员,又对第三方公司缺乏约束手段。此外,由于家属对医疗过程参与少,一旦发生意外,还容易发生医疗纠纷。
——成本分担机制是否可持续。多位受访者表示,“无陪护”病房的费用由谁来负担,是这项服务能否持续和推广的关键。一些医院与第三方陪护公司签署入驻协议,陪护费由患者直接支付给公司。一些医院则是向第三方公司购买服务,再向患者收取费用。福建一医院就曾因“无陪护”项目投入大,一度亏损800多万元,目前仍是“收支紧平衡”。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确定的“小组式”陪护费少则每天五六十元,多则每天一两百元,只有少数地区将部分陪护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对于经济不宽裕的家庭来说,这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考虑到当前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国家医保局近日明确,现阶段“免陪照护服务”仅适用于特级、Ⅰ级护理患者,且暂不纳入医保。
持续用力,稳步推进
“无陪护”病房有助于推动住院患者生活护理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这是应对老龄化、少子化社会的一项积极探索,还应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首先要加强护理员队伍建设。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张颖惠表示,护理员是开展“无陪护”服务的主要力量,应当加强护理员队伍建设,推动其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有陪护公司负责人建议,不断完善护理员的薪酬待遇,强化护理员职业价值的激励导向,让更多人愿意从事这一工作。
一位护士在病房照护患者 赵启瑞 摄其次要强化质量管控,完善陪护标准。不论采取何种管理方式,陪护服务质量始终是根本。业内人士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尽快制订更加细化的陪护服务行业标准。要完善对护理员队伍的管理监督机制,避免出现虚假服务、敷衍服务等乱象,真正保障患者权益。
最后要持续探索完善“无陪护”费用分担机制。要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既要保障护理员的合理收入,又要让患者能负担,还要让医院和第三方公司能维持运营。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探索。
此外,推行“无陪护”病房还要注意尊重患者和家属意愿。照护生病亲人是亲情或孝道的体现,加之部分家庭会有经济压力方面的考虑,因此推行“无陪护”病房还需遵循自愿原则,不宜成为所有患者的“必选项”。
半月谈记者:马晓媛 颜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