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家政服务13825404095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和(或)排便困难,目前主要根据罗马Ⅳ(Rome Ⅳ)标准和患者主诉(self-reported)进行诊断,即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其中至少近3个月有症状,且至少四分之一的排便情况符合下列2项或2项以上:排便费力感、干球粪或硬粪、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甚至需手法辅助排便,且每周排便少于3次[,]。老年人慢性便秘不仅常见,且患病率随增龄增加。多项以社区为基础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为15%~20%[],84岁及以上可达20.0%~37.3%[,,,],在接受长期照护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80%[,,,]。
慢性便秘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耗费了大量的医疗经费[,],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难题,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估、有效地处理老年人慢性便秘意义重大。为此,我们组织国内部分老年病、消化病学专家制订了本共识,供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参考。
一、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类型
老年人慢性便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结直肠和肛门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及药物,因此,也可将老年人慢性便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便秘是指结直肠和肛门功能性疾病引起的便秘,继发性便秘是指器质性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便秘。
1.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便秘类型,根据患者的肠道动力和直肠肛门功能改变的特点分为4个亚型[,]:(1)慢传输型便秘:老年人结肠动力减退,易发生慢传输型便秘[,],其特点是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费力[];(2)排便障碍型便秘:即功能性排便障碍,既往称为出口梗阻型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甚至需要手法辅助排便等,此型便秘在老年人中亦多见[];(3)混合型便秘:患者同时存在结肠传输延缓和肛门直肠排便障碍的证据;(4)正常传输型便秘(normal transit constipation,NTC):多见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腹痛、腹部不适与便秘相关,排便后症状可缓解[],老年人较少见。
2.器质性疾病相关性便秘(organic constipation):
导致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常见器质性疾病见。
点击查看表格
表1
导致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常见器质性疾病[]
表1
导致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常见器质性疾病[]
分类 疾病3.药物相关性便秘(drug-induced constipation):
老年人常用的可引起或加重便秘的药物有阿片类镇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抗震颤麻痹药、神经节阻滞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含碳酸钙或氢氧化铝的抗酸剂、铋剂、铁剂、钙拮抗剂、利尿剂及某些抗菌药物等[]。
二、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并发症及危害[,,,,,,,,]
1.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常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因便秘排便时费时费力,腹压增高、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2."粪石性"肠梗阻、肠壁溃疡、肠穿孔:
粪便长时间停滞在乙状结肠或直肠壶腹部,水分被吸收,粪块变硬,甚至形成"粪石" ,可堵塞肠腔导致肠梗阻,长时间压迫肠壁可形成肠壁溃疡,偶可导致肠穿孔而发生粪汁性腹膜炎可危及生命。
3.诱发憩室病和憩室炎:
老年人结肠平滑肌张力降低、肌层变薄;慢性便秘者,结肠内压增加,使肠壁薄弱处膨出而形成憩室,同时由于便秘导致憩室内的粪便不能及时排空,易诱发憩室炎。
4.诱发或加重痔疮、直肠脱垂:
便秘者排便用力屏气,直肠颈压力增高,阻断静脉回流,使肛垫充血性肥大并反复向远侧移位,其中的纤维间隔逐渐松弛,直至断裂并伴有静脉丛瘀血、扩张、融合,甚至夹杂细小的动-静脉瘘,最后形成痔;原有痔疮者,则会因便秘而加重。老年人盆底组织薄弱而松弛,同时患有慢性便秘,导致腹内压长期增高,诱发或加重老年人直肠脱垂(即脱肛)。
5.增加结肠癌风险:
便秘患者粪便滞留在结肠,以致使粪便中各种致癌物质浓度升高,与结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增加老年人患结肠癌的风险。
6.诱发或加重腹壁疝:
老年人腹壁肌肉萎缩,老年便秘者腹内压长期增高,易诱发或加重腹壁疝,甚至诱发嵌顿疝。
7.结肠黑变病:
长期便秘及经常应用蒽醌类泻药者,易发生结肠黑变病。
8.诱发缺血性结肠炎:
慢性便秘增高肠腔压力,肠黏膜血供减少,增加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风险,是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9.精神心理障碍:
慢性便秘可导致患者坐立不安,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失眠、焦虑、抑郁,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降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10.尿潴留及尿道感染:
慢性便秘患者的直肠内粪块压迫尿道,可导致尿潴留及尿道感染。老年人慢性便秘还可导致大便失禁(假性腹泻)、乙状结肠扭转等。
三、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综合评估
(一)危险因素评估
1.液体摄入:
尽管液体需要量因人而异,但是每天总液体量(包括食物内的水分)摄入少于1.5 L时,肠道内水分减少,可造成粪便干结及粪便量减少而发生便秘。老年人口渴感觉功能下降,即便体内缺水也不一定会感到口渴,可根据患者尿量、皮肤弹性及口唇黏膜干燥程度帮助判断液体摄入是否充足[,]。
2.饮食情况:
膳食中纤维素不仅可增加粪便容积、保持水分,从而软化粪便,且可促进肠道的蠕动,但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脱落、缺损,咀嚼功能减退,饮食往往过于精细,纤维素摄入不足(<25 g/d),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进而影响结肠传输时间、肠蠕动频率以及粪便量[]。
3.活动量:
活动量减少增加便秘的风险[]。坐轮椅、卧病在床、躯体移动障碍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期缺乏运动,肠道蠕动功能减退,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过多的水分被吸收,结果导致大便干结,诱发和加重便秘。运动减少导致腹肌萎缩、肌力降低,屏气乏力,也不利于排便。活动量减少相关的便秘在衰弱以及久病卧床的老年住院患者中最为常见[,,]。
4.环境因素:
不适宜的排便环境,如缺乏私密性、不能独立如厕、需要他人协助排便、厕所设施不便利等,均可引起老年人便意抑制,诱发或加重便秘。
5.精神心理因素:
老年人常同时面临多病、丧偶或独居等问题,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事件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精神心理因素影响胃肠道的感觉、运动和分泌功能[,,],通过对副交感神经的抑制,钝化排便反射,诱发或加重便秘[,,]。临床上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工具对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进行评估。
6.社会支持:
包括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泛指物质上、经济上的直接援助以及稳定的婚姻、子女的关怀等;主观支持指患者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上的满意程度。同时,社会支持还包括一个维度,即患者对社会支持利用的情况,以及利用他人支持和帮助的程度。与老年人其他慢性疾病一样,老年人慢性便秘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增加社会支持可以降低老年人便秘的发病率[];慢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可以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初步判断患者是否缺失社会支持。
(二)临床评估
1.便秘症状及粪便性状:
包括排便次数、排便习惯及排便困难的程度等,是否伴随腹胀、腹痛、腹部不适以及胸闷、胸痛、气急、头晕等症状;粪便性状可采用"Bristol粪便形态分型"进行评估[]。
2.报警征象:
包括便血或粪隐血试验,贫血、食欲、体重变化、腹痛、腹部包块、排便习惯改变等[,,]。同时要了解患者有无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家族史[,]。
3.便秘相关器质性疾病:
主要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对前述可能引起便秘的器质性疾病予以甄别[,,]。
4.共病与全身状况:
老年人生活经历漫长,器官功能随增龄衰退,且常多种慢性疾病并存,因此,衰弱(frailty)在老年人群中甚为常见[,];衰弱是老年综合征之一,指随增龄,多系统、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储备功能下降到接近阈值时的一种状态或一组症状,外界较小的刺激即可引起临床事件的发生。健康老年人肠内粪便运转至直肠的时间<5 d,而衰弱老年人可长达8 d[]。老年人的膈肌、腹肌、提肛肌和结肠平滑肌收缩能力随增龄普遍下降,排便动力不足;另外,盆底结构的老化、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以及老年女性会阴下降等局部结构的改变,也是导致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慢性便秘高发的原因之一[,,,]。
5.用药情况:
(1)仔细询问前述导致药物性便秘的药物使用情况:老年人共病多,常多重用药,服用前述诱发便秘药物的机会增多,这也是老年人群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2)仔细询问泻药的使用情况:包括服用泻药的种类、剂量、频率和期限,是否使用栓剂、灌肠剂或其他通便的处方或非处方药物等。老年人长期服用泻药,尤其是刺激性泻药,可损伤肠肌间神经丛,导致结肠对肠内容物刺激的反应性降低,结肠运动功能孱弱,甚至失去自行排便的功能,即所谓"泻药结肠" 。
6.认知功能状况:
老年便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便秘随认知功能障碍的加重而加重[,],因此,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有利于制定个体化的便秘干预措施。认知功能状况评估可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
7.体格检查:
包括全身检查、腹部检查和肛门直肠检查,注意有无腹部压痛、腹部包块等;直肠指检尤为重要,不仅可了解有无粪便嵌塞、肛门狭窄、直肠脱垂、直肠肿块等病变,还可了解有无矛盾性或不松弛性的耻骨直肠肌运动[,,]。
8.筛选检查:
血常规、粪常规和隐血试验应作为老年便秘患者的常规检查和定期随访的指标之一[,,]。对严重慢性便秘或有报警症状的老年患者应进一步行大肠镜、血生化、甲状腺功能等检测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便秘是否为器质性疾病所致。疑为功能性便秘患者可行肠道动力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测,包括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球囊逼出试验等[,,],还可行肛门直肠(或盆底肌)表面肌电测量等。对老年患者尤其是对高龄患者或者有重要脏器疾病、活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应充分考虑和评估患者对筛选检查的接受程度和可行性,避免过度检查[]。
9.便秘严重程度评估:
可根据便秘症状轻重以及对生活影响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症状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可通过整体调整、短时间用药等恢复正常排便;重度:便秘症状重且持续,严重影响工作、生活,需要药物治疗,不能停药或药物治疗无效[];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难治性便秘又称慢性顽固性便秘,属于重度便秘,指经药物及各种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见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结肠无力、重度IBS等患者[]。
四、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处理
(一)生活方式调整
1.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
这是防治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基础,因此,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的摄入(≥25 g/d),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常口感较差,且老年人口腔咀嚼功能减退,难以下咽,应通过烹调工艺(细切、粉碎、调味等)制作成细软可口的食物。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可溶性纤维比例较高的食物细滑、口感较好,还可以作为肠道菌群的底物,具有益生元性质,对老年人尤为合适。鲜、嫩的蔬菜瓜果富含可溶性纤维、维生素和水分,应成为慢性便秘老年人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售的菊糖粉剂是从菊苣等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可溶纤维,是一种优质的膳食纤维补充剂[,],对吞咽障碍及管饲的老年便秘患者尤为适用。
2.足够的水分摄入:
老年人应养成定时和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每天的饮水量以1 500~1 700 ml为宜,每次50~100 ml,推荐饮用温开水或淡茶水。
3.合理运动:
散步、拳操等形式不限,以安全(不跌倒)、不感觉劳累为原则。避免久坐,对卧床患者,即便是坐起、站立或能在床边走动,对排便都是有益的。
4.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
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与患者共同制定按时排便表,利用生理规律建立排便条件反射,每天定时排便。结肠活动在晨醒、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 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二)药物治疗
1.容积性泻药:
是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常用药物[],代表药物有欧车前、麦麸、车前草、甲基纤维素以及聚卡波非钙[,,,,,]。容积性泻药在肠道内不被吸收,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使粪便变得松软,从而易于排出,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的治疗[,]。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补充适量水分,以防肠道机械性梗阻[]。粪便嵌塞、疑有肠梗阻的患者应慎用。该类泻药与华法林、地高辛、抗生素等同时服用时可能会影响后者的吸收[,]。
2.渗透性泻药:
常用药物有乳果糖、聚乙二醇以及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等)。这类药物口服后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状态,保持甚至增加肠道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加,同时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适用于轻度和中度便秘患者[,,,]。其中,乳果糖还是一种益生元,有助于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除少数患者因腹泻、胃肠胀气等不良反应需调整药物剂量外,一般可长期服用[],特别适用于合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便秘患者[]。盐类泻药过量应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硫酸镁可引起高镁血症等,因此建议老年人以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刺激性泻药:
包括比沙可啶、蓖麻油、蒽醌类药物(如大黄、番泻叶及麻仁丸、木香理气片、苁蓉润肠口服液、当归龙荟片、通便宁片等中成药)、酚酞等,这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通便起效快,主要通过对肠肌间神经丛的作用,刺激结肠收缩和蠕动,缩短结肠转运时间,同时可刺激肠液分泌,增加水、电解质的交换,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这类泻药虽起效快、效果好,但长期应用会影响肠道水电解质平衡和维生素吸收,可引起不可逆的肠肌间神经丛损害,甚至导致大肠肌无力、药物依赖和大便失禁[]。蒽醌类药物长期服用还可导致结肠黑变病[]。酚酞因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可能有致癌作用,已被撤出市场[]。刺激性泻药作用强而迅速,但因有前述不良反应,故目前不主张老年患者长期服用,仅建议短期或间断性服用[,,,]。
4.润滑性药物:
包括甘油、液状石蜡、多库酯钠等,可以口服或制成灌肠剂,具有软化大便和润滑肠壁的作用,使粪便易于排出,适合于年老体弱及伴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排便费力的患者。采用润滑性药物制成的灌肠剂,10~50 ml/次灌肠,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特别适用于排便障碍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粪便干结、粪便嵌塞的老年患者应用[],安全有效[,]。由于液状石蜡可干扰人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对于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还有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应尽量避免口服。
5.促动力药:
目前常用的促动力药物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胆碱酯酶抑制剂伊托必利、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和普芦卡必利[,]。体内及体外研究显示,伊托必利可促进结肠运动[,,,];临床研究显示,伊托必利单用或与乳果糖口服溶液合用,对慢性便秘、甚至卒中后长期卧床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有一定疗效[,,]。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促进排便,主要用于排便次数少、粪便干硬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普芦卡必利是一种高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促进结肠蠕动,缩短结肠传输时间,而对胃排空和小肠传输无明显影响,可用于治疗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国外研究认为,普芦卡必利与老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明显相关,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缺乏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安全性研究资料[]。促动力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腹痛、恶心和头痛等[,,]。
6.促分泌药:
代表药物有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通过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目前中国尚未上市。
7.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可改善肠道内微生态,促进肠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可作为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辅助治疗。最近有荟萃分析报道,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与常规泻药联用可提高功能性便秘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部分常用便秘治疗药物的循证医学评价见。
点击查看表格
表2
便秘治疗药物的循证医学评价[,]
表2
便秘治疗药物的循证医学评价[,]
分类 药物 证据水平 推荐级别8.药物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以生活方式调整(足够的水分及纤维素摄入、合理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为基础;(2)梯度用药,依次为容积性泻药或渗透性泻药、促分泌药、刺激性泻药,在此基础上,可视病情需要联合用药:慢传输型患者可加用促动力药物,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粪便干结、粪便嵌塞者加用或首用灌肠剂等;(3)对轻度和中度慢性便秘患者,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及衰弱的老年患者,应慎用含镁、磷酸、钠、钾等的渗透性泻盐,宜选用温和、安全的乳果糖等泻药,一种药物疗效不佳时,可联合应用通便药;(4)注意识别粪便嵌塞所致的假性腹泻,常发生于粪便嵌塞的老年虚弱患者,粪块长久嵌塞在直肠壶腹部,导致直肠壶腹部扩张、直肠括约肌松弛,粪块上部稀便自粪块周围间断或持续下泻。
(三)中医药治疗
按照证候,中医将老年人慢性便秘分为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及津亏血少证等证型[]。中药(包括中成药制剂和汤剂)、针灸和推拿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具体可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及其分支组织制订的有关指南或共识[]。但须谨防长期服用中药可能发生的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四)精神心理治疗
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便秘的认知水平,使患者充分认识到便秘是可防可治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睡眠及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便秘,对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存在严重精神心理异常的患者应转至精神心理科接受专科治疗[]。
(五)健全社会支持
根据前述社会支持评估结果,动员各方力量,健全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充分使用社会支持系统。
(六)认知功能训练
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慢性便秘患者,应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包括时间及空间定向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语言沟通能力训练,不仅可改善认知功能,还间接增加了活动量、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便秘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七)生物反馈治疗
通过反复训练患者排便时腹肌、盆底肌和肛门括约肌的适时舒张和收缩,消除两者在排便过程中的矛盾运动,促进排便[,,],尤其适用于排便障碍型便秘(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可持续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是该型便秘的一线治疗措施[],生物反馈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患者对治疗要领的掌握,因此不适用于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群。
(八)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经规范的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重度便秘患者。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手术治疗术式包括结肠部分或全部切除术,手术适应证包括(同时具备)[]:(1)症状严重、病程长且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顽固性便秘患者;(2)结肠慢传输型便秘;(3)经放射学检查及测压研究证实无假性肠梗阻的便秘;(4)进一步排除可能引起便秘的腹部器质性疾病。
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手术主要针对直肠脱垂和直肠前突进行治疗[]:(1)直肠脱垂目前多采用经肛门手术,如直肠黏膜纵行折叠术加硬化剂注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缝合术(Delorme手术)[],近年开展的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STARR)操作简单,可切除直肠前突和直肠内脱垂部分直肠,疗效较好[];(2)直肠前突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直肠和阴道修补、PPH、STARR等[]。
存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 muscle syndrome)的患者可选择经肛门或经骶尾入路的耻骨直肠肌部分肌束切断术和闭孔内肌筋膜、耻骨直肠肌融合术[],从根本上缓解由耻骨直肠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症状[]。其实,在临床上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顽固性便秘并不多见,如在美国,每年因慢传输型便秘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仅104例[]。由于老年人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老年人慢性便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应持谨慎态度,术前必须充分权衡利弊[,]。
(九)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分型治疗
1.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改进生活方式是基础,包括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膳食纤维、多运动、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慢传输型便秘应首选容积性或渗透性泻药治疗,无效时可加用促动力药物[,,,,,],避免长期应用或滥用刺激性泻药;排便障碍型患者可短期口服润滑性药物如甘油、液状石蜡等或进行灌肠导泻治疗[],无认知功能障碍者,可选择生物反馈治疗[,]。混合型便秘者,常需联合用药,可先用灌肠剂(必要时手法辅助排便)清除宿便后,改进生活方式、选用容积性或渗透性泻药加促动力药。正常传输型便秘者尤其是有认知或心理评估异常的患者,建议给予认知功能训练[]及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同时增加社会支持。
2.器质性疾病相关性便秘: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尽量减少或解除可引起便秘的诱发因素,缓解老年人便秘症状。
3.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治疗:
首先尽量停用前述可引起或加重便秘的药物,如不能停用,则需同时服用合适的通便药。
(十)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分级处理
根据老年患者的便秘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全身状况进行分级处理,既可有效合理治疗,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节约医疗费用[,]。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分级处理流程见[,]。
点击查看大图
图1
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分级处理流程
图1
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分级处理流程
1.一级治疗:
适用于多数轻-中度慢性便秘患者。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肛门直肠指检、粪常规和粪隐血试验,若存在报警征象,则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器质性便秘;经仔细询问和分析患者的用药情况,以排除药物性便秘。功能性的轻-中度慢性便秘患者推荐改进生活方式、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膳食纤维、多运动、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停止或减少可引起便秘的药物,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判断便秘类型,采用容积型泻药或渗透性泻药治疗,必要时辅以促动力药;对于认知及心理评估异常的患者,应给予认知功能训练及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同时增加社会支持。
2.二级治疗:
一级治疗无效,经进一步检查和评估排除器质性和药物性便秘的患者,则须进行结肠传输试验、肛管直肠测压、球囊逼出试验等肠道功能检查,结合临床评估便秘类型,对不同类型的便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改进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常需联合应用通便药,必要时辅以生物反馈治疗或短期应用刺激性泻药。同时重视认知、心理和社会支持的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3.三级治疗:
二级治疗无效者,应再次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精神心理状态、肛管直肠结构和功能、排除可能引起便秘的腹部器质性疾病等),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对顽固性重度便秘患者可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执笔:郑松柏、姚健凤、张颖
学术秘书:李小雯、卢萌
共识专家组成员
共识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新宇(浙江医院),段春波(北京医院),房静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甘华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郭永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江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瑞雪(辽宁省人民医院),刘世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罗庆丰(北京医院),缪林(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阮继刚(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邵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史丽萍(陕西省人民医院),吴本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万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刚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吴静(北京世纪坛医院),王瑞玲(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王凤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王小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许乐(北京医院),徐丽姝(广东省人民医院),徐世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仕明(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严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姚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健凤(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殷铁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航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郑松柏(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钟碧慧(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炳喜(河南省人民医院),张伟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竺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颖(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