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喊了很多年 昆明的接受度如何?惠州保洁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6 03:25

居家养老喊了很多年 昆明的接受度如何?

2023-10-08 17:27

发布于:云南省

导语:

截至2022年,惠州保洁13825404095昆明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15.21%,意味着每6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

我们谈论过很多次,最近两年是小学一年级的入学高峰,却忽视了家中还有“另一代”的问题:在未来5到10年,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养老照护的浪潮即将袭来。

如何养老?不仅是老人要考虑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居家养老是养老主流

无论是全国还是昆明,居家养老是目前来说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养老模式。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25个。其中,农村敬老院31个,城市公办养老福利机构14个,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80个。全市共有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88个,互助养老服务站976个,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188个。”(数据来源: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昆明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发展整体解决方案》)

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肯定无法满足昆明130多万的老年人口需求。因此,昆明大部分老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部分高龄且无人照顾的老人可能会选择社区养老或者机构养老。

这里要说明一点,居家养老并不是指自家管自家老人。居家养老虽然以家庭为核心,但是仍然要依托社区的专业化服务。

虽然老人是住在自己家里,但是为了养老的质量,需要社区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可以说,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在服务范围上,有相互交叉的部分。

比如居家养老包含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的服务,但考虑到服务对象分散的现实,就会出现服务成本较高的情况。

因此,近几年,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或者是小区整体的适老化改造等等,都纳入了居家养老的范畴。

对老年人来说,在还未到看护阶段的高龄时,就帮着子女照顾孙辈,在多年居住的社区形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和情感纽带。随着年龄增长,也会更加倾向于在熟悉的环境中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的模式,产生了对“家”这个空间的需求,其实也是老年群体住房消费的动因。

一方面,是个人对适老化居住的改善需求;另一方面,是代际之间的互相支持,方便协助照料孙辈或者获得子女的照顾。

(图源:贝壳研究院《2022年老年人住房需求洞察报告》)

对于适老化改善的老年人来说,购房主要是考虑交通便利和医疗资源。

(图源:贝壳研究院《2022年老年人住房需求洞察报告》)

而对于和子女同住的老人来说,大多优先子女和孙辈的居住体验,只剩“留一间房”的基本居住需求。这类老年群体,其实更需要社区养老中心提供的服务。

养老服务设施是标配

事实上,昆明在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上,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

在2022年底发布的《昆明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发展整体解决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城区和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

这个目标其实和托育服务机构的覆盖率目标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为了促进出生人口增长,而提供的托育服务,和为了减轻家庭养老负担,而提供的养老服务,都需要做到相关设施的高覆盖率。

而且,昆明对新建住在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有明确的规定。

提几个关键信息出来:

新建住宅小区(居住区) 应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且单处用房使用面积不得少于 300 ㎡。

按照这个标准,大部分新建小区都会配建老年服务站,就像社区底商一样常见。

(昆明某项目对老年服务站的规划,其中备注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关规定是按照小区建筑面积配置,而非居住人口图源: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有些读者可能会说,我们小区外面就没有老年服务站。那大概率就是下面提到的集中配建的情况。

鼓励将配建指标进行适度集中,社区可集中配建不少于 800 ㎡使用面积的社区级养老服务用房,街道可集中配的街道 (乡镇) 级综合养老服务建建筑面积不少于 1500㎡中心。

集中配建可以使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能最大程度地集中资源,同时满足片区内更多老年群体的需求。

比如今年4月正式运营的五华区红云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面积1458.64㎡,为居家老人打造一套由“日间照料服务+心理支持服务+代际互动服务+文化教育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家政便民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构成的系统性服务体系,被当做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的改革试点。

(老年食堂分年龄段定价,对不方便做饭的老人来说非常方便)

(养老服务中心还能丰富老人的精神世界,让老人享受生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可集中独立设置,也可设置在地上建筑裙房;主要出入口应单独设置;宜临街设置于建筑一层;一层配建面积因设计规划确实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在二层。

这就相当于规定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所在的位置,虽然依附于小区,但是需要有独立的出入口。

原则上,这个出入口不能对着小区内部,不能占用小区内部公共空间。

比如矣六街道云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虽然位于小区住宅楼栋下方,但实际进出口各自独立,且对着小区外道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需求只会越来越多,作为标配的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也会越来越广,那么昆明的接受度如何呢?

争议仍然存在

比较矛盾的是,虽然大家希望老有所养,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无法接受在自家小区建养老中心。

比如去年年底交房的碧桂园kcc云南映象·云彩,在当时就有业主反映“入户大堂被改成了老年活动中心”。

(交房当天,9#一侧单元门被围挡)

这个老年服务站的设置看着和上述云秀康园住宅楼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类似。虽然是不同入口,但是,业主认为“你可以设置在社区底商楼栋里,不能占用住宅楼入户大堂。”

(官方回复老年服务站设置符合规范)

相当于是业主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

除了占用了小区内部空间,业主觉得养老服务中心也不可以挤占其他公共配套空间。

(图源:领导留言板)

从官方回复来看,上述养老服务中心的设置符合规范。那问题大概率是出在了信息透明环节。

在规划审批公示环节,养老服务设施的具体位置、面积、入口能否做到更加具体的解释。

或者在新房销售环节,能够开诚布公地告诉购房者,小区配套了养老服务中心。信息透明提前公开才能让业主更加理解,也便于需要的老人更好选择。

除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支持,对小区内部和家庭居住环境的适老化改造,同样能为居家养老提供更多便利。

比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居家设施的适老化改造。

昆明目前有很多老小区开始加装电梯,但是涉及低层住户和高层住户的不同意见,部分小区推进起来会遇到阻力。

(昆明某小区加装的电梯)

居家设施的适老化改造,不仅能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同时能减轻儿女长期照顾的压力。

考虑到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而且相关改造可以更加定制化和成本可控,未来应该会有更多家庭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人口老龄化是昆明未来社会的趋势,要实现老有所养,也许就从每个人开始关注“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设施开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