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惠阳保姆13825404095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去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相关负责人曾透露,我国有约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老年痴呆患者约1500万人。我国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凸显,促进健康老龄化刻不容缓。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这将给我国2亿多老年人带来哪些新变化,如何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加码”?
规划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制度框架,老龄事业和产业有效协同、高质量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初步形成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主要是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聚焦老年人的美好生活,为全体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确保老有所养,特别要做好鳏寡孤独、困难高龄失能老年群体的服务保障。”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64亿人,到“十四五”末期,将突破3亿人。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个世界性难题,规划明确表示,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解决好这一重大课题。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对兜底性养老服务、普惠性养老服务和生活性养老服务进行分类指导。“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设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推进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普惠养老服务等。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
记者注意到,“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在规划中被首次提出。规划明确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制造,广泛开发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的老年生活用品。还提出要在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发展嵌入式康复辅助器具销售和租赁网点,促进优质产品的应用推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璐提到,上海就有不少这样的“康复辅具社区租赁试点”。“一直以来在老年用品领域,尤其是康复辅具产品这个行业,目前没有完全被社会公众,尤其是老年群体(所了解)。在这方面还需要国内其他的一些地方看到这种群众需求,同时也设立一些类似于这样的调试点、供应中心等设施机构,来供老百姓能够寻找到他们满意的、理想的产品。”
规划提出,要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
国务院参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刘远立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还会将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5%,在大力发展互惠型的养老服务基础上,特别关注失去自主能力的老龄人群。
此外,规划明确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到2025年,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提到:“医养结合基本解决了在养老机构不能就医,在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医疗卫生服务不能延伸到居家和社区的问题,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成功举措。”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能在家安度晚年,规划提出,要构建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组织和引导物业企业、零售服务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拓展为老服务功能,培育老年人生活服务新业态,鼓励“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
在王海东看来,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可期。“我们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每年打造1000个全国示范性的老年友好社区,在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娱乐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支持,让每一个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