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 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磅文件来了!家政服务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20 15:03

央视网消息:11月24日,家政服务1382540409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18.7%,我国正在快速迈向中度老龄化社会。印发的这份文件会有哪些亮点?又能为老年人解决今后一段时间的哪些急难愁盼问题呢?

新亮点:积极老龄观 健康老龄化

首先,刚刚印发的这份《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一个新亮点总结来说就是: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意见》提出,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这个文件有一个新亮点,就是强调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我们要积极地看待老龄社会,积极地看待老年人,积极看待老年生活,创造一个老年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健康的老龄化(观念)是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健康是每个老年人自主生活和参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推进优质资源向老年人身边家边周边聚集

《意见》强调,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要推进优质资源向老年人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注重发挥家庭养老、个人自我养老的作用,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担、老龄化风险梯次应对、老龄事业人人参与的新局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九成多老人为居家社区养老 如何更舒心?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床位合计821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1张。不过调查显示,我国只有3%左右的老年人是入住机构来养老的,90%左右的老年人是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是依托社区养老,也就是说在我国,绝大部分老人是居家或者社区养老。

那么,在这份《意见》中,未来要如何创新服务模式,让居家和社区养老更舒心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所以,未来的养老工作重点就放在居家和社区,要大力加强居家和社区的养老服务的供给,要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提高可及性和服务质量。

“15分钟养老服务圈”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意见》强调,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地方政府负责探索并推动建立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的模式,街道社区负责引进助餐、助洁等为老服务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要引进相关护理专业机构开展居家老年人照护工作。政府要培育为老服务的专业机构并指导其规范发展,引导其按照保本微利原则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鼓励以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为依托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

建立基本清单制度 分类提供适宜养老服务

《意见》要求,各地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要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这就体现了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能作用。第一,要针对不同的老年人提供他所需要的、适宜的养老服务。第二,要制定好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对象、标准内容和支出的责任,以便于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的前提是对老年人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定老年人需要的服务项目和补贴标准。《意见》要求,在2022年年底前,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评估结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跨部门互认。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杜鹏:比如说,要发展社区的居家养老就要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的清单,清单里面是针对老人的失能的状况、需要帮助的状况,分门别类给予补贴支持,这时候前提就是建立基本失能状况或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第二个就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补贴的前提是要进行老年人能力的综合评估,使那些最需要帮助的老人得到更大的支持。

加强养老保障 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

如何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意见》指出,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

《意见》指出,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保障领取待遇人员基本生活,探索通过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等增加农村老年人收入,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退休时,按照在该企业工作年限的长短,从经办机构领取相当于其在职期间工资收入一定比例的养老金。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杜鹏:这次提出建立一个多元责任共担的机制,企业年金使得将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风险能够由企业也做出一部分分担。这是在企业和职工付出基本养老保险之上,加入企业年金制度,将来职工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又有了更高水平的保障。

如何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

如何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意见》提出,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切实减轻失能老人家庭负担。

国务院参事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 刘远立:我国目前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群大概是4000万,而大部分这些老人目前只是靠没有受过任何专业培训的家庭成员在家照看。所以,我们期待“十四五”期间加快建立,基于失能状况评估和家庭经济能力评估的“双评估”长期照护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使得无自主能力的长者能够得到及时他助。

《意见》提出,完善从专业机构到社区、居家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按照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要求,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依托护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服务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发展“互联网+照护服务”,积极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和护理型养老床位,方便失能老年人照护。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稳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鼓励继续发挥作用

如何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意见》提出,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提升老年文化体育服务质量,引导老年人践行积极老龄观,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各地要通过盘活空置房、公园、商场等资源,支持街道社区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实现老年人娱乐、健身、文化、学习、消费、交流等方面的结合。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老年人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比10年前老年人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另外,现在老年人口当中,60到69岁的老年人中,年轻的老年人比例过半,达到56%,这是新的人口学方面形势的变化。同时,老年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对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参与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意见》要求,把“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等活动。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

发展特色老龄产业 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意见》提出,鼓励各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老龄产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第一,要制定老龄产业的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引领产业的发展。第二,就是要大力发展适老的产业,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老年产品、老年服务。

《意见》提出,各地要推动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以及老年用品行业规范发展。企业和科研机构要加大老年产品的研发制造力度,支持老年产品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创新,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康复治疗等方面的产品,满足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鼓励企业设立线上线下融合、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和体验店。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老年人健康保险产品。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维护老年人消费权益,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