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老观念有新需求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02 16:36

最近,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绍兴晚报》一则关于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工程的报道格外引人注目:去年,我市成功创建了30家示范引领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建80家老年食堂,新增297个老年助餐服务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照料与护理问题愈发凸显。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好,是客观比较下来的选择也罢,反正,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大多数老年人依旧将居家养老视为首选的养老方式,那么我们当务之急是“顺从”居家养老的模式,而不是“逆反”传播“居家养老落伍了”之类的所谓新观点,唯有不断改善、推进“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模式,才能让老年人真正在家门口安享幸福晚年。

居家养老是老观念,但居家养老的需求却随着时代发展在更新。譬如,上网已经是许多老年人的刚需,不少老年人也是手机发烧友,因此老年人家中的宽带网络,就如同水电一样,需要确保其安全、便捷。我们要及时发现这些新需求,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让居家养老的舒适程度与时代同步。

在老年人的居家生活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由于许多小区建成时间较长,设施陈旧、功能落后,多数老年人家中缺乏必要的呼叫、报警设施,卫生间缺少安全扶手,室内光线昏暗等问题较为普遍。推进适老化改造,需要全社会从顶层设计出发,充分调动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以及每一个老年人家庭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其中。

当前已进入个性化需求时代。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也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根据活力老人、半自理老人、卧床老人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用品、健康租赁”三位一体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在居家改造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改善小区的公共设施,如优化小区坡道设计、增设或改造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逐步解决老旧小区适老性差、老年人出行不便、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

当下,各地致力于将居家养老的服务网络延伸至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使“老有所养”逐渐成为社会常态。然而,与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以及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现实需求相比,部分居家养老机构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服务供给不够充分、设施利用率不高、设施设备较为单一等。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需要走品牌化运营与多元化投入的道路,推动机构养老实现提质增效,同时大力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能力,真正实现“养中有医”“医养协作”。

居家养老具有分布范围广、服务对象基数大、服务需求零散化等特点,传统的养老服务手段显得力不从心。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科技力量与人力资源有机结合,能够实现养老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提升居家养老的智慧化水平,一方面要做好现有智慧养老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服务;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丰富“智慧养老”服务应用场景。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使相关产品与服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真正贴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养老服务。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