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发布 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05 16:02

  鲁网10月11日讯 (记者  张明振  通讯员 郭文嘉)10月11日,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情况。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泰安市老年人口达到120.71万,占总人口数的22.06%,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五位,养老任务、发展任务艰巨。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发展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实现100%,建成143处养老机构、314处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投资500万元建设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全力打造“养老泰安·养生泰山”服务品牌,取得显著成效。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服务快速发展,泰安市养老服务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养老服务在“量的拓展”和“质的提升”两方面的需求都越来越迫切。当前泰安市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为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质升级,亟需以立法的形式来进一步规范居家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服务供给、监督管理等内容,以解决居家老年人遇到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 

  据悉,条例共七章,49条,主要对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工作机制作出规定,条例对各主体的责任进行明确。一是进一步明晰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职责。同时,规定了民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的职责任务,并将卫健、医保、人社等部门的工作职责予以细化。二是明确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履行运营、管理和维护养老服务设施等职责,处理好社区与养老服务组织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做好监管工作。三是对家庭责任以及社会主体的参与作了明确规定。

  条例规范了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强化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要求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明确新建和已建成的城镇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建标准,要求乡镇、街道至少配置一处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完善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定。还对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规范、无障碍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等进行规定。

  条例着力深化基本服务保障。一是规定老年人可以享受的七项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对养老服务组织连锁化、品牌化以及融合发展作了规定。三是拓展服务内容,整合各方资源,鼓励医养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助餐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居家护理保障、志愿服务、文体服务、法律服务等。四是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老年人巡访慰问、养老服务组织服务规范等方面进行规定。

  条例明确养老服务的支持与保障措施。一是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鼓励拓展融资渠道,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老年学习教育。三是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培育医养康养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是对养老服务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进行规范,同时规定了投诉举报的相关内容。

  条例的发布,将为泰安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为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坚实保障,有利于破解当前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服务供给,构筑家门口“养老幸福圈”,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居家社区和养老服务。

  据了解,《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于2024年8月29日经泰安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9月26日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泰安市第一部保障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规范、良性发展的重要地方性法规,填补了泰安市养老方面的立法空白,对促进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