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在行动:政协委员畅谈养老服务2025年发展趋势惠阳保姆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0 12:28

(特约通讯员陈洁、左月圆)

 老有所养、老有善养,惠阳保姆13825404095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养老领域2024年十大进展与2025年五大趋势”,梳理过去一年来我国养老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展望2025年养老服务工作将重点发力的领域。

结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养老服务工作建言献策,以期为广大老年人提供预期更加稳定、服务更加多元、质量更有保障的养老服务。

2025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让农村养老服务更加触手可及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因地制宜扩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将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其探索谋划和系统布局将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奠定坚实基础。”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表示,要从设施建设、服务供给等多个方面入手,保障农村老年人不出村、不离乡就能便捷享受专业养老服务。

如何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建设短板?孙洁认为,要拓展和强化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的服务示范、行业指导、资源协调等综合功能,统筹推动县域养老服务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改扩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发挥专业照护、服务转介、资源链接等作用,促进上下联动,推动供需衔接。

“有困难大家一起帮一帮的互助养老,正在搭建起家门口的‘养老圈’。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也能最大程度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孙洁看来,农村互助养老既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更是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孙洁表示,正如《意见》中提到的“大力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过去一年来,为着力破解我国农村地区农民养老难问题,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时间银行、结对帮扶、长者饭堂等契合农村实际的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可持续。

“偏远农村公共服务相对欠缺,互助性养老服务这一新型养老模式,能够有效破解农村养老面临的资金、服务、人力资源匮乏等困境,以较低社会成本实现农村老年人生活互助和情感慰藉。”新的一年,孙洁期待进一步探索创新互助服务,满足农村老人就餐就医、生活关爱、文化娱乐等养老需求,让农村养老服务更加触手可及。

2025

全国政协委员李岩:让居家社区养老更加安心、舒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

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如何真正变“养老”为“享老”?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会副主委李岩认为,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契合中华文化传统,是用心用情关爱老年人、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

“无论采用哪种养老模式,首先要解决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在李岩看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必须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从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积极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推进适老化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意见》提到“探索为居家失能老年人建设具有连续、稳定、专业服务功能的家庭养老床位,开展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技能培训”,李岩对此颇为认同,他坦言居家养老服务仍需依托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同时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不仅为尚有能力的老人提供专业照护、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还要发挥辐射作用,方便社区内失能老人获得上门服务。

聚焦破解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小散弱”、持续运营难的问题,李岩建议总结推广一些地方鼓励星级养老机构托管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经验做法。引导有实力、信誉好的专业品牌机构连锁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过以大带小、上下贯通,推动居家社区机构资源共享、转接顺畅、服务连续。

“此外,可推动各地落实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多渠道增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场地。”李岩表示,2025年,希望继续多举措提升完善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引导各地关注高龄、失能、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需求,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康复护理、心理支持等社区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更加安心、舒心。

2025

全国政协委员齐明亮: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丰富养老服务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2024年1月,《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正式发布,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德恒(石家庄)律师事务所负责人齐明亮在调研中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从开发老年用品到培育养老产业集群,银发经济不仅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还包括医疗保健、护理康复、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齐明亮表示,一年多来,随着相关政策支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应用提升、人才培养得到重视,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展,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齐明亮注意到,地方两会近期密集召开,从各地政府2025年工作安排来看,扩大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是重点。广东省提出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黑龙江省提出扩大数字、养老、托育等服务型消费,重点发展中医康养、智慧养老等银发经济……

“发展老年人急需的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等服务,繁荣老年用品市场。”在齐明亮看来,银发经济发展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失能失智照护、老年食品与保健品、老年医疗健康管理等基础性需求;老年旅游、老年文体活动、老年教育等高阶性需求;智慧产品、养老金融等品质性需求,“这些将是银发经济当前和未来的热门赛道。”

为此,齐明亮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发展银发经济,在各行各业对老年人加深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以创新生产力推动我国银发经济提质扩容,增强老年群体消费活力。

“养老服务供给,要着眼于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齐明亮表示,随着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出台,社区养老、智慧养老、养老金融等多种养老模式的不断兴起,必将进一步激发各类服务主体市场活力,带动我国养老产业不断健康发展,满足老年人对晚年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