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惠阳月嫂13825404095坚持胸怀群众,用心用情用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医疗、教育、卫生、未成年人保护等民生话题展开热议,积极建言献策。
关键词:医疗
打造更多“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进“两院一体”医养结合建设试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贴近社区、服务便捷、成本可控,并且配备全科医生和护士,相比普通养老机构更具优势,是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的理想载体。”市人大代表,惠城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肖霜建议,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养老服务,整合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等服务,推动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建成“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市政协委员、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李雪松建议,通过加强数智赋能卫生健康领域,推进医疗机构提升生命健康全周期服务能力。面向未来大力发展生命健康绿色产业集群,比如以医工交叉为切入点,加强医院和企业联动协作,设置生命健康及医疗产业相关创新转化研究院,面向市场需求,将基础性、原创性、实用型研究和企业精准对接,为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市人大代表、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卫生院执业医师陈锦芬建议,加大对医养结合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产业。推进养老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健全养老机构监管机制,加强人才培养,鼓励本地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强与养老机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培养实用型养老服务人才。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市人大代表,惠城区龙丰街道花园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丁丹建议,完善社区应急救护设施,织牢织密应急救护网,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米”,以便社区居民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能够第一时间为开展现场紧急急救提供设备和技术,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词:环卫
升级改造公厕设施
“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关键一环,对市民生活品质及城市形象塑造意义重大。”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委员,民盟仲恺高新区支部主委、惠州金太阳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华说,他走访调研发现我市公厕存在部分设施老化、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分布不够均衡、24小时开放公厕比例低等问题。
对此,钟华建议升级改造公厕设施,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设施更新与维护,及时维修更换损坏设施,严格按照无障碍设施建设规范,对全市公厕无障碍设施进行升级。加强卫生管理,将卫生清洁任务细化到个人,节假日重点区域公厕保洁人员增加50%,提高保洁频次。引入智能清洁设备,确保公厕内无明显异味,地面、便器清洁无污渍。进一步扩大惠城中心区24小时开放的公厕数量,参照广州、深圳做法,环卫公厕全部免费提供厕纸、洗手液等,让更多市民享受便捷的如厕服务。
关键词:教育
加大人才招引培育,推动教育向新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惠州学院高水平建设能源与物理学院,引导高职、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有别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直面市场,市场主体是企业,我们在为企业输送职业人才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委员、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秀英说,尽管近年来政府对中职教育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推动校园环境提升及设施设备完善。但中职院校学生依然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建议政府部门牵头搭建平台,推动产教融合,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前的实习锻炼机会,让学生能尽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
针对农村教育、师资力量等问题,市人大代表、龙门中学七级职员刘森权指出,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专业校医、财务、心理健康老师、体育老师等缺口问题,建议细化教育、师资力量的配备条件,加大人才招引和培育。“校园足球是龙门的教育特色,近年来,龙门大力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全国及广东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表现尤为突出。”刘森权建议,大力推动足球教练的培育和招引,强化足球类人才储备,进一步做强龙门校园足球,擦亮品牌特色。
加快公办高中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我市对教育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增加学位供给,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
市人大代表,惠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小勇说,目前仍然存在公办高中学位供给不足、中考录取率较低等问题,建议加快公办高中建设,推进惠州一中田家炳校区高中复办、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扩建和惠州市第八中学高中部二期建设,多形式增加高中学位教育资源供给,缓解公办高中学位紧缺问题,保障更多学子就读高中。
市人大代表、惠州金日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申建议,结合我市实际,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地生根,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增加高中学位供给,将普职分流重心调整到高中阶段,给予学生更多成长空间与选择权。
惠州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市政协委员、惠城区政协副主席甄红认为,要吸引人才来惠州生活工作,子女教育是重要一环,在增加优质公办学位供给的同时,要打通惠城区和其他县区普通高中学位的壁垒,在不影响其他县区学生高中学位比例情况下,提供部分学位给市区学生,让市区学生到县区高中读书。同时,要解决城乡师资均衡的问题,分步推行教师轮岗制度,积极推行集团化办学,让当地一所好中学辐射带动其他学校,用同样的师资、课程、理念教育学生。
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市政协委员、惠州开放大学校长杨祖武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老年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惠州市老干部(老年)大学划入惠州开放大学后,持续用心用情做好老年教育服务保障,扩大教学面积,目前市区招生8000多人次,有些专业的学位依然“一位难求”。杨祖武建议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市、县、镇、社区教育网点,推动教育网点向基层延伸,方便老年人就近入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
建立联动机制,共筑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未成年人保护涉及很多方面,既涉及食品药品安全,也涵盖网络游戏、电竞酒店等新兴领域。”市人大代表、博罗县统计局副局长袁春妹提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亟须社会各界协同发力,要通过正面宣传,营造关爱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厘清各相关部门职责边界,建立联动机制,共筑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面临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小胖墩’‘小眼镜’现象频发,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增多。”市人大代表,博罗县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林翠玉建议,要进一步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首先优化校园课程安排,确保1~6年级每天一节体育课,并每天安排两个大课间活动。利用校内课后服务,聘请校外培训机构教练入校教学,推进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跆拳道、武术、无人机等运动类课程。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按照标准配备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加强体育教师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并通过家校合作等方式,鼓励家长支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向青少年免费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服务,中小学校100%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市人大代表、惠东县快乐宝贝幼儿园执行董事林振琼建议,惠州可以参照其他先进地市做法,在原有基础上打造更加普惠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通过升级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服务体系,开通线上热线电话、小程序和线下舒心驿站,加强学校心理健康老师队伍建设,建立青少年心理危机个案分析报告制度等,为青少年提供多层次心理疏导、咨询等服务。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香金群 侯县军 陈春惠 马海菊 刘炜炜 欧阳成 骆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