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擅长做饭的人,家政服务13825404095一定很擅长生活。
然而当下,生活节奏快,预制菜也越来越“日常化”。对不少年轻人来说,自己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是略显奢侈的事。
今天夜读,小编想和你分享蒋勋《母亲的料理时代》中的散文。在那个做饭前要先用木柴点火的年代,物质虽贫瘠,但年少的蒋勋在母亲的厨房里习得了许多人生的感悟。
酸、甜、苦、辣、咸,是生活的滋味;煎、熬、闷、炖、煮,是处事的方法论。当你感到焦虑,不如试试走进厨房,在五味杂陈的日常中,好好对待自己的胃,治愈自己的人生。
母亲的烧饭烧菜
本文选自《母亲的料理时代》,作者蒋勋
01
母亲的菜教会我许多事,包括物质的处理。认识一根柴木,认识一只铁锅,认识土制的炉,认识柴木如何在土炉里燃起火来,如何在水沸腾时,利用蒸气蒸熟馒头。
应该先说明,那个年代,所有使用的物质元素都和今天不一样。
用五行的观念来看,那时候厨房有炉台,是土做的,炉子里面烧的是木柴。烧饭时跟兄弟姊妹帮忙母亲生火,先选细树枝,用报纸点燃,等火上来了,再添加大一点的柴。台湾潮湿,木柴不容易燃着,平日就要日晒让柴干燥。干柴烈火,懂了木柴,也懂了火,顺便懂了自己或他人的情欲。
木柴如果潮湿,烟很大,熏得眼睛张不开,灰头土脸。因此吃饭的时候,家家户户常把炉子搬到后巷通风处,避免烟往屋里蹿,火也容易盛旺。
火旺了,才在柴上加炭,好的炭烟少,但贵。一般家庭还是多用生煤,烧饭的时候一条巷子都是黑烟。柴火炭烟,热烈的树木还报给世间的气味,总觉得可以感恩。
02
在炭炉上烧饭并不容易,现代瓦斯炉轻易可以调大火小火。炭炉如何控制火的大小?
炭炉都有炉门,拳头大小,炉门有铁片做的,开阖容易。我记得最早用的炉门也是土捏制的,有一次炉门摔破,母亲要我去对门理发店要一点地上落的头发,回来掺在湿土团里,捏一捏,就先做一个炉门。
需要火旺,打开炉门,用扇子扇。长大以后也很容易知道社会上什么人在“扇(煽)风点火”。
汉语的民间词汇、成语多从生活中来,和知识分子用来考试的思维十分不同。
煮饭当时是难事,水煮沸了,往外潽,要把炉门关小,却不能让火灭了。微微通风,细微的风里含蓄的火温,慢慢蒸烤,散逸出饭在不同温度的香气。同时要移动锅子,让锅底的火温均匀,等微微焦香散出,饭就熟了。锅底有一层焦黄锅巴,我最爱吃,因此常常故意让锅子在炉上久一点,多一点锅巴。
锅巴好吃,不只是米香,还有脆硬紧实的口感嚼劲,牙齿好,自然爱锅巴的干脆。
03
没有瓦斯,没有电饭锅,人类也活了上万年,有幸接到万年的尾巴。面对有瓦斯、有电饭锅的一代只有羡慕(包括自己),但以为没有瓦斯、电饭锅就活不下去,却不以为然,因为曾经用柴火煤炭煮过大铁锅饭。
台湾家用燃料史很值得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烧柴、烧煤炭,后来有过洋油,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用煤球。
煤球闽南语叫炭圆或炭丸。用煤渣、煤屑混在土里制成,烟味呛鼻,燃烧时黑灰屑乱飞。
煤球大概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记忆,家家户户墙角都堆着一摞长排煤球。煤球约十五厘米高,圆筒状,中间有孔。煤球也要用柴火先燃着,好处是一个煤球换另一个煤球,不用再生火,直接把新煤球放上去就燃着了,方便很多。
煤球炉也有炉门,烧过晚饭,关了炉门,炉里还有文火余温,炉子上总坐着一只铁壶,保持家里永远有热水用。
汉字的“家”是屋顶下要养“猪”的,我记得的家是有文火余温的炉子。
用过的煤球多用钳子夹到马路上,用来填路上坑洞。那时道路多没有铺柏油,下雨泥泞,坑洞很多,废弃煤球刚好可以填坑。
04
想谈谈母亲的烧饭烧菜,结果谈起了家用的燃料。
我总觉得不同燃料、不同炉子料理出的饭菜都不一样。从柴火到煤炭,我记得相思木、龙眼木在火里燃烧的香,记得它们烧成灰时的声音,记得它们留在铁锅上焦黑的烙印。
跟“锅巴”相关的料理,大多来自柴木煤炭时代的记忆。把焦酥的锅巴淋上各式浇头的菜肴,在“抗俄”的时代加上很政治的菜名“轰炸莫斯科”,大概已经是今天有选举权的人都不知道的事了。
台湾什么时候普遍平民家庭都用了瓦斯,大概是料理史上的重大变革吧。俄罗斯攻打乌克兰的时候,有人剖析欧洲对天然气的抢夺,我也才惊觉今日认为理所当然应该有的“天然气”,有一天会不会没有。
燃料的火,来自柴木、煤炭,来自油或天然气,会如何影响到我的生活?
理所当然,会不会是人类存在下去的最大危机?
料理离不开火,离不开水。自来水今天在台湾也是“理所当然”。我的童年,没有自来水,在溪流边洗衣服、洗菜,去附近井里提水烧饭,都是“理所当然”。
使用柴木,使用溪水,使用炭火,使用大铸铁锅,使用土灶,木火土金水,我重回母亲料理的时代,重新记忆起她生活里的五行。
一九六○年,台湾有了第一台电饭锅,彻底改变了民间煮饭的方式。改朝换代,面对崭新的一只电饭锅,全家的喜悦、整条巷弄的喜悦,难以言喻。到一个年龄,知道真正的改朝换代是说庶民生活,与历史喜欢夸张的所谓“大事”无关。
最近朋友怀念锅巴,试着用柴木生火烧饭,弄了一屋子烟,灰头土脸,还挨了老婆一顿骂。
晚安~❤
蒋勋:厨房开伙,房子有人气,才叫作“家”
小时候没有外卖,为什么每顿饭都吃得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