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奶奶,家政服务13825404095你吃完饭了吗?今天吃了什么呀?”5月12日17时30分,养老护理员黄小燕刚走进南昌市西湖区社会福利院,就看到78岁的黄奶奶坐着轮椅从餐厅出来,赶忙迎了过去,推着老人在院子里散步。一路上,两人聊着家常,时不时传出开怀的笑声,在夕阳的余晖中,这一幕显得尤为温馨和谐。
今年46岁的黄小燕是南昌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两年前成为养老护理员,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以及康复陪护等事宜。
日前,民政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等民政特色专业。近日,记者走近这个职业群体,倾听他们的故事。
福利院的老人们在餐厅围在一块儿吃饭聊天。
黄小燕每天都要推着黄奶奶在长廊里散步晒太阳。
一名家庭主妇的转型之路
5月12日傍晚,记者跟随黄小燕走进南昌市西湖区社会福利院。穿过绿荫掩映的长廊和安康亭,6层高的颐寿楼映入眼帘。根据当天排班,黄小燕是上夜班,从晚上10时到次日8时。“我们晚班交接第一件事,就是和中班做好交接,随后前往每个房间巡视,如果有老人要起夜,就需要帮助老人解大小便。”黄小燕说,饭后还会带着老人下楼活动。
自理型老人往往身体机能还不错,可以自己散步、吃饭,进行日常活动,护理员们需要做的是照料他们的日常饮食、生活起居;如果是失能失智老人,则需要24小时贴身照顾。
“你吃饭了吗?吃了什么呀?”黄小燕边整理床铺边与老人寒暄。她的日常工作涵盖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以及康复陪护等多项内容:定时为老人更换衣物,协助进餐如厕,组织老人户外活动、锻炼等,每一项都需要细致耐心,但她做得得心应手。
黄小燕的护理技能并非与生俱来。2018年,她因公公突发瘫痪辞去餐饮工作,开启了将近5年的居家照护历程。“起初连帮老人翻身叩背都不懂,只能24小时贴身照料。”谈及过往,她坦言当时常做手工补贴家用,专业护理知识几乎为空白。
转折发生在2023年。公公离世后,带着积累的照顾经验,黄小燕经朋友介绍来到西湖区社会福利院应聘。“在家照护和机构服务完全不同,机构需要系统化专业技能。”黄小燕说,当时很紧张,之前面对的是家里人,如果照顾不周到,他们也会包容,但现在面对的是陌生人,职业的转变让她倍感压力。
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成为关键过渡期,在学习为老人翻身叩背、换纸尿裤、鼻拭、穿衣、床椅转移等专业技能时,非科班出身的黄小燕总在课后反复练习。“我只能笨鸟先飞。”她说。
如今,黄小燕仅需一周便能记住老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等。“我一个人要照看五六名老人,这就需要我精准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生活习惯、饮食需求等,之前要背一个月才能记下来。”她说。
“你辛苦了”背后的双向治愈
2025年4月,黄小燕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锦旗。这是她工作两年来,第一次收到锦旗。“特别开心,这是对我专业技能的一种肯定。”黄小燕说,这份工作不单单是伺候老人穿衣吃饭,更多的是陪伴老人,让他们感觉到被关爱。
做一位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并不容易,刚入职时黄小燕曾打过退堂鼓。“我当时帮一名80岁的失智老人收拾桌上的东西,东西收拾归位后,老人回到病房找东西,没找到,就大骂我是小偷。”黄小燕无奈地说,照顾失能失智的老人,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此时,她不能辩解,只能等老人过一段时间忘记了就好了。“我会偷偷哭,觉得很委屈。”她说。
工作时也有欢笑的时候。“有时候老人一句‘你辛苦了,早点休息’,我会觉得心里暖暖的。”黄小燕开心地说,很多老人都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嘘寒问暖,让她感觉到家的温暖。
“经常都是她(黄小燕)来照顾我,我都不好意思。”黄奶奶告诉记者,她很喜欢下楼散心,自己坐着轮椅去,怕黄小燕照顾不过来,便不好意思开口,但是黄小燕经常会带她下楼。“她对我好,我真的很感动。”黄奶奶说。
“其实我觉得我没做什么,我只是做了我的本职工作。”黄小燕说,在她看来,平时就是照顾“老小孩”,看着老人开心,她也开心。
养老服务更加注重个性化、专业化与智能化
近年来,随着养老行业越来越受关注,一线养老护理员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目前,我们院区有60名养老护理员,他们要取得养老护理员证书(初级、中级、高级)证书才可以上岗。”南昌市西湖区社会福利院院长助理周克表示,暂时没有养老护理员固定的晋升通道,“我们想招优秀的养老护理员,但是很难招,也很难留”。
“未来,养老服务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专业化与智能化。社会对养老护理员的专业要求也将不断提高,需要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周克说。
今年3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强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加快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
江西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培育养老服务人才的举措。
2023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将养老护理员纳入本地区重点产业职业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对参加职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方案》还提出,对在我省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护理工作连续满3年的本科及以上、专科(高职)、中职毕业生(不含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别给予不低于3万元、2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在养老护理岗位从事工作满2年后,分别给予不低于500元、1000元、2000元、3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
《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类专业,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并加快推进江西管理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着力打造以培养养老服务人才为特色的职业院校。
文/图 周泽涵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