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探索新型康养模式,让“夕阳”嗨起来惠州保洁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3 05:11

每当旭日东升,惠州保洁13825404095一位年近九十岁的阿公总会出现在海南省临高县老年大学操场上,步履稳健,闪展腾挪,动作娴熟,与其他“夕阳”一起享受着太极拳带来的运动快感。

他就是许思泰,曾任临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1983年退休后发挥余热,帮助当地获得“太极拳之乡”等荣誉,极大地激发了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的热情。

而像许思泰这样的退休一族,越来越多地驻留文澜江畔,步入乡野村道,打太极或跳广场舞等,享受着生命给予的幸福时光。

许思泰(黄衣者)与其他老人一起打太极拳。许尔生摄影

回归自然,修身养性,颐养天年,这也许是许多老年人向往的晚年生活。

海南岛,这座天然的大氧吧,是本岛居民的主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满足了白发族群的所有向往。

人们扶老携幼到临高深山密林中呼引新鲜空气。许尔生摄影

临高,海南岛西北部的一座小城,濒临北部湾,年平均气温23℃~24℃,这里森林覆盖率达60.2%,负氧离子含量约10000个/立方厘米,宜居宜业。近年来,临高不断探索建立新型康养模式,赢得了多方赞誉。

阿公阿婆老有所为快乐生活

幸福生活的基本特征就是老有所乐。许尔生摄影

养生之道,源于自然;栖居之道,在乎山水。

临高天然优越的环境,让那些向往诗和远方的人们找到了归宿。当走进临高康养人群时,发现阿公阿婆们的生活竟然如此多姿多彩。

与共和国同龄的王阿姨来自辽宁省沈阳市,退休前系沈阳医学院教授,2012年8月在临高买了一套房子。每年10月份至次年4月份,王阿姨和老伴回到临高度假,享受闲适生活。

王阿姨说,临高养老环境特佳,空气湿度高,节省了购买化妆品的费用。平时生活、锻炼非常有规律,练习太极拳、太极刀、太极剑、功夫扇,均按课表进行。与当地的老姐妹组成“快乐天团”,整日乐不思蜀。

相对于王阿姨来自内地,68岁的张阿姨则来自海口,退休前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退休后便回到出生地——临高,平时与跳广场舞的阿婆一起“脖子扭扭、屁股扭扭”,重新找回青春与快乐。

来自武汉的“候鸟”老人拉着孙女的手在海南解放公园游玩。许尔生摄影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的梁姓工程师现年69岁,而65岁的老伴在临高定居,平时带孙女出游,老两口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与孙女共同吟唱《蜗牛与黄鹂鸟》。

53岁的董大姐是一位军嫂,目前在临高县图书馆工作。她经常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忘我地学习,她说“再过两年退休后的爱好依然不会变”,在书海中寻找到人生的真谛。

到图书馆阅读,成为“候鸟”生活新时尚。许尔生摄影

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是当地居民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许尔生摄影

近年来,临高县非常重视“候鸟”人才发展工作,在2020年成立临高县候鸟人才工作站的基础上,今年又成立临高县长岛蓝湾候鸟人才工作站、海港小镇候鸟人才工作站。“候鸟”老人上岛疗养、休闲度假的同时,结合自己所长发挥余热,与当地退休老人一起,用“窖藏”的聪明才智再次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让自己继续嗨起来。

计划打造田园康养生活样榜

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目前,临高县总人口达51万人,其中老龄人口达5万多人,和全国一样,逐步进入了老年社会,迫切需要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临高县民政局承建临高县阳光康养基地,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健身、医疗等服务,项目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1亿元。基地包括六栋现代化的别墅式楼宇以及休闲公园等,并预留了项目扩建用地。

新建成的临高县阳光康养基地。许尔生摄影

去年项目竣工后,受到多方关注。临高县民政局局长符巍瀚透露,他一直在考虑如何将基地办成现代化的田园式康养中心。

符巍瀚认为,“田园式康养非常适合当代老年人,未来将临高县阳光康养基地打造成田园康养样榜。”临高县土壤里微量元素含量比较高,加上四季如春的气候,以及人们乐观豁达的态度、悠闲自由的生活方式,曾有两对百岁夫妻,一度让临高享有“世界长寿之乡”美名。

老人们跟着音乐节拍跳起广场舞。许尔生摄影

“目前,正在推行公建民营模式,希望有实力的企业前来洽谈合作事宜。”符巍瀚如是说。

据悉,临高县东英镇“长寿五粮”(淮山、大薯、毛薯、芋头、地瓜)闻名遐迩。东英镇由于背山面海,地形结构独特,长期受高山和海洋气候的影响,土壤富含硒、镁、钙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种植淮山、大薯、毛薯、芋头、地瓜等耐干旱农作物的优质传统粗粮出产地。

“长寿五粮”在种植过程深耕细作,保证了原汁原味,具有粉性好、口感佳、营养丰富等特点。

“候鸟”老人与当地居民结对子,在文澜江畔晨练。许尔生摄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海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海南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健康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19)》显示,2019年海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6.08万人,全年先后有1934位百岁老年人领取百岁长寿补助金,全省百岁夫妻有12对,百岁老年人中最年长者118岁。

为行动不便老者提供居家服务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者,临高也在探索建立新型康养模式,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

当地政府因此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2020年9月通过公开招投标并进行竞争性磋商,友善社工中标于当年10月进驻运营。

社区护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饭。临高县民政局供图

临高县民政局副局长符精堃表示,“社工+护工+义工”三方联动模式,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家政服务和信息咨询等服务。

同时,由专业的社工队伍上门为老人提供情绪疏导、精神慰藉等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推进社区福利社会化,进一步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协调发展。

目前,临高县临城镇、皇桐镇开始试点此项服务,逐步覆盖全县各乡镇,复制已有的可行性模式,加快助老服务体系建设。

截至2021年6月份,临高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工队为临高县(临城镇、东英镇、调楼镇、波莲镇、博厚镇及皇铜镇) 211名服务对象开展定时探望、保洁、洗衣、做饭、陪医就诊、购物等生活照料,共计服务12631人次,服务时长达18230小时,完成服务对象档案201份。

社区护工到老人家中为其理发。临高县民政局供图

未来,临高引导吸收各种服务资源和爱心人士进入康养领域,有效聚合区域内的服务资源,衍生法律援助、康复理疗等内容,解决老年人遇到的实际困难。

针对高龄、独居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临高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也将推出居家安全及紧急援助服务,建立特殊养老群体分级分类办法,满足其多样性的服务需求。

生活在临高的老人们伴随着日出日落,享受着当地政府提供的便利,在大自然的馈赠中温馨又从容。

撰文|许尔生 林平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