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进“物业+养老”模式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4 17:39

  12月15日,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住建部、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广泛运用5G、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对接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链接各类电子商务平台。

  其中特别提到,要以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线上线下齐发力

  今年以来,物业成为城市管理领域炙手可热的一个关键板块,其重要性被不断提及,相关公司也迎来了新一轮上市井喷。

  在发展居家养老方面,特别是智慧物业将成为重要支撑。《意见》具体提出,要通过线上预约,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保洁、送药等生活服务;同时,对接医疗医保服务平台,提供医疗资源查询、在线预约挂号、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医保信息查询、医疗费用报销等医疗医保服务;为了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还需要物业加强动态监测,为居家养老提供安全值守、定期寻访、疾病预防、精神慰藉等服务。

  此外针对智慧物业建设,《意见》还提出构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全域全量采集数据、推进物业管理智能化、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加强领导统筹推进等六大方面18条措施。

  比如,实现车辆管理智能化。加强车辆出入、通行、停放管理;增设无人值守设备,实现无感支付,减少管理人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拓宽物业服务领域,要求物业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同时,为家政服务、电子商务、居家养老、快递代收等生活服务提供便利。

  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居住社区延伸,对接房屋网签备案、住房公积金、住房保障、城市管理、医保、行政审批、公安等政务服务平台,为政务服务下沉到居住社区提供支撑。

  促进城市管理下沉,把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作为城市管理政策宣传、政策解读、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的重要窗口,推动居民参与城市管理。

  政策密集发力

  事实上,这并不是物业首次被“点名”支持社区居家养老。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就提到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养老服务。

  今年12月3日,住建部、发改委、民政部、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和全国老龄办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再次强调了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

  “未来我国的养老市场空间较大,而社区物业或将成为提供便捷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物业+养老”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社区物业“近民”的特点,补充养老市场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现有社区特点进行“适老化”的软硬件改造,解决老人不愿离家但又需要特殊看护的需求,便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广泛应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根据民政部最新信息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国家政策层面多次提及‘物业+养老’,也为物业企业后续转型明确了思路。”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他表示,相关政策提到了三个方向:养老服务营收实行单独核算、支持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经营和组建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特别是针对“持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经营”,严跃进分析,这意味着已经取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营业执照的物业企业,将允许其跨区域经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相比于传统物业管理,社区增值的毛利率一般更高,但据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上市物业公司中来自于社区增值服务的收入,基本不超过总收入的10%。

  中国企业家发展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此举一方面能够为社区养老人群提供更到位、更便利、需求响应更快、效率更高的各类助老与照护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相对降低物业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让物业企业的社区养老服务成为可持续的事业。

  多城市试水“物业+养老”

  “物业+养老”究竟如何落地?记者注意到,目前北京、上海、山西、湖南等地都已出台了专项文件或进行了探索。

  今年5月,北京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就提出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

  按照计划,到2022年底,北京各区至少建成一所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建成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不少于35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不少于1200家。同时,建立养老服务顾问制度,支持物业企业做好服务需求对接。

  今年10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劲松北社区开始试点“物业+养老”的新模式。在该模式下,物业员工兼任起“养老领事”,每位领事包楼包片,对接近200个老人家庭。领事们每周要开展至少一次入户巡视或电话联系,若是独居、高龄老人,巡视频次还要增加。“养老领事”入户后,还会梳理一张需求清单,如老年餐、理发、电器清洗、保洁、助浴等,随后与附近的第三方机构对接,而清单项目也会根据老人的反馈每月更新。

  上海市长宁区在探索“物业+养老”模式创新时,则把一部分重点放在了“适老性”改造上,支持物业公司以及社会力量利用社区闲置设施改造成社区小型养老服务设施。此外,还有嵌入式养老设施提供养老顾问、电梯加装咨询等服务。

  今年5月,山西出台《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

  而据湖南省民政厅日前透露,常德、湘潭等地已有部分小区试水“物业+养老”,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便捷养老服务。

我国推进“物业+养老”模式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阿嫱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12月21日   第 03 版)

  12月15日,住建部、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广泛运用5G、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对接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链接各类电子商务平台。

  其中特别提到,要以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线上线下齐发力

  今年以来,物业成为城市管理领域炙手可热的一个关键板块,其重要性被不断提及,相关公司也迎来了新一轮上市井喷。

  在发展居家养老方面,特别是智慧物业将成为重要支撑。《意见》具体提出,要通过线上预约,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保洁、送药等生活服务;同时,对接医疗医保服务平台,提供医疗资源查询、在线预约挂号、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医保信息查询、医疗费用报销等医疗医保服务;为了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还需要物业加强动态监测,为居家养老提供安全值守、定期寻访、疾病预防、精神慰藉等服务。

  此外针对智慧物业建设,《意见》还提出构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全域全量采集数据、推进物业管理智能化、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加强领导统筹推进等六大方面18条措施。

  比如,实现车辆管理智能化。加强车辆出入、通行、停放管理;增设无人值守设备,实现无感支付,减少管理人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拓宽物业服务领域,要求物业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同时,为家政服务、电子商务、居家养老、快递代收等生活服务提供便利。

  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居住社区延伸,对接房屋网签备案、住房公积金、住房保障、城市管理、医保、行政审批、公安等政务服务平台,为政务服务下沉到居住社区提供支撑。

  促进城市管理下沉,把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作为城市管理政策宣传、政策解读、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的重要窗口,推动居民参与城市管理。

  政策密集发力

  事实上,这并不是物业首次被“点名”支持社区居家养老。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就提到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养老服务。

  今年12月3日,住建部、发改委、民政部、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和全国老龄办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再次强调了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

  “未来我国的养老市场空间较大,而社区物业或将成为提供便捷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物业+养老”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社区物业“近民”的特点,补充养老市场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现有社区特点进行“适老化”的软硬件改造,解决老人不愿离家但又需要特殊看护的需求,便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广泛应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根据民政部最新信息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国家政策层面多次提及‘物业+养老’,也为物业企业后续转型明确了思路。”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他表示,相关政策提到了三个方向:养老服务营收实行单独核算、支持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经营和组建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特别是针对“持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经营”,严跃进分析,这意味着已经取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营业执照的物业企业,将允许其跨区域经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相比于传统物业管理,社区增值的毛利率一般更高,但据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上市物业公司中来自于社区增值服务的收入,基本不超过总收入的10%。

  中国企业家发展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此举一方面能够为社区养老人群提供更到位、更便利、需求响应更快、效率更高的各类助老与照护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相对降低物业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让物业企业的社区养老服务成为可持续的事业。

  多城市试水“物业+养老”

  “物业+养老”究竟如何落地?记者注意到,目前北京、上海、山西、湖南等地都已出台了专项文件或进行了探索。

  今年5月,北京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就提出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

  按照计划,到2022年底,北京各区至少建成一所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建成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不少于35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不少于1200家。同时,建立养老服务顾问制度,支持物业企业做好服务需求对接。

  今年10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劲松北社区开始试点“物业+养老”的新模式。在该模式下,物业员工兼任起“养老领事”,每位领事包楼包片,对接近200个老人家庭。领事们每周要开展至少一次入户巡视或电话联系,若是独居、高龄老人,巡视频次还要增加。“养老领事”入户后,还会梳理一张需求清单,如老年餐、理发、电器清洗、保洁、助浴等,随后与附近的第三方机构对接,而清单项目也会根据老人的反馈每月更新。

  上海市长宁区在探索“物业+养老”模式创新时,则把一部分重点放在了“适老性”改造上,支持物业公司以及社会力量利用社区闲置设施改造成社区小型养老服务设施。此外,还有嵌入式养老设施提供养老顾问、电梯加装咨询等服务。

  今年5月,山西出台《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

  而据湖南省民政厅日前透露,常德、湘潭等地已有部分小区试水“物业+养老”,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便捷养老服务。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