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陪护’,我是护工我不能退缩”惠阳保姆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3 21:16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疫情防控之下,惠阳保姆13825404095我们的护工一个也没退缩,他们吃苦耐劳,24小时贴心照护病人。”8月5日下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陪护机构,项目经理人孔松介绍。

  “医院的护工实行互联网实名制认证,持身份证、健康证、护理员证三证上岗,而且护士长还参与员工管理监督工作,目的是为更好地照护病人。”孔松说,目前医院有150多个护工,年龄在40岁至60多岁之间,大多来自于长沙县、浏阳、宁乡、益阳、安化等地。都是经过严格培训,考核上岗的。

8月5日下午,长沙市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慰问护工代表,并为他们送上预防新冠肺炎的中药汤剂。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摄

  “每天都做核酸检测,能看着病人康复很有成就感”

  “做护工4年了,医院神经内科、泌尿外科、肾内科我都干过,这次是护理肺部感染的病人。”57岁的何秉刚,来自于宁乡。记者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见到他时,他正从食堂帮病人打饭回来。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期,对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来说,严防严控成为常态,护工每天须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进出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他们配合得非常好,自觉自律。”何秉刚回来前,内科片科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刘川介绍。

  “是的,我们24小时照护病人,帮病人洗澡、洗衣服,翻身拍背,在护士的指导下协助病人排痰,以及帮助病人做些康复性运动。”何秉刚说很喜欢护工工作。

  “尤其是看到神经内科的病人,从偏瘫中风、不能动弹,到慢慢能翻身、坐起来,站立起来,到康复出院,与病人一起经历这个过程,与他们一起悲喜欢乐,很有成就感呢!”何秉刚憨憨地说。

  “疫情回升,女儿劝我不要干了,但我不能退缩”

  “我刚从老年医学科一病区出来……”来自于常德安乡的58岁女护工周德梅,虽然戴着口罩,一看就很显年轻、开朗、精干。

  “我做护工有十多年了,曾获得过国家培训机构颁发的高级护理师证、职业培训证、育婴师证书……”周德梅说,从事过餐饮、月嫂、护工工作,每每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得益于自己阳光的心态。

  “当然,护工有时也免不了受委屈。”周德梅曾护理过一名神经内科的老年病人,病人性格有些古怪,时喜时悲,甚至疑心很重。周德梅从不与病人计较,她说谁愿意生病呢?病人是非常值得同情的,尤其是老人。

  有一次,周德梅照顾一位80多岁的娭毑,听说曾有30多个护工被娭毑赶走,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一见面,她对娭毑说:“我是您的女儿,您哪里不舒服、需要做什么,尽管跟我说就是。”周德梅帮老人洗头、洗澡、洗衣,老人病情好时,周德梅陪老人聊天,还唱歌给老人听,带老人散步、做操……最终,娭毑出院时舍不得周德梅,家属还盛情邀请她做家庭护工。

  “眼下疫情回升,医院只允许家属‘一人一陪护’,很多病人没有家属照料更需要护工,女儿劝我不要干了,我是护工我不能退缩。”周德梅说,“服务态度好,就是一块金牌,你理解病人,病人就会尊重你。”

“能帮助别人是件开心的事,愿家乡早日战胜疫情”

43岁的付红英是凤凰县人,嫁到宁乡已有多年,生有两个孩子。记者通过进病房的手续后,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见到了付红英,她正在协助一名脑部疾病患者吸痰。趁着短暂的休息,付红英说,她是2014年到医院做护工的,已有七八年,个个科室都做过。

  “我从电视上看到,家乡凤凰县受疫情影响很大,心里非常牵挂父母及亲友,但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做好护工工作,我暂时不能回去看他们,愿家乡早日战胜疫情。”付红英说。

  “说起当护工,心里充满感激。”付红英说,最初,她带着孩子在长沙做护工,孩子在上幼儿园。生活虽然辛苦、艰难,但病人和家属,待她非常友好,还给她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她觉得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暖。

  很多时候,病人因受疾病的折磨,心情不好、脾气大,付红英能体谅,从不对病人给脸色看。尤其是在神经内科、外科护理病人,难免碰到暴躁骂人的病人,付红英也从不做声,24小时病床边随喊随到。有时晚上只睡几个小时,第二天照常做事。“能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帮助到人,是一种开心的事。”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