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点下班,孩子3点半放学,谁来接管?”教育部回应:延迟放学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5 09:41

各地的新学期陆续开启,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神兽归笼让家长们白天松了一口气,但与此同时,又有了新的问题——三点半娃就放学了,自己 6 点下班,谁能去接管?

在 2 月 23 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 2021 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并针对「接放学难」这一所有家长的痛点,提出了策略:

中小学课后服务要与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

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

小学生的放学时间在 3 点到 4 点,可大部分家长在 5 点 6 点之后才下班,中间几小时的真空,的确非常尴尬。

有些大孩子即使能自己回家不用接的,家长也无法放心,每天一到孩子们放学时间都不能安心上班,总担心孩子到家没、写作业没、会不会在外面疯玩……

无人接管的「课后三点半」问题,一直以来都让家长们揪心挠头。

孩子放学了你还没下班

全民焦虑「放学难」

孩子放学早没人接,很多父母都疲于奔命:

有的家长全权委托老人来接送孩子;

有的家长比较潇洒,直接把娃带到办公室;

有的得到老板默许,下午准时请假去接孩子;

有的送去晚托机构;

有的妈妈干脆辞职,全职在家带娃……

像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家中无老人可帮忙,是身边很多人的现实写照:

放学后让孩子在幼儿园等到 6 点半,别的孩子都走了,只留娃一人,心理上会产生不良影响。

送去上兴趣班,又心疼孩子还小,不想让 TA 有那么多负担。

请钟点工的话,对于安全问题也不放心。

为了配合孩子的上学时间,而改变自己工作的家长大有人在:

有的父母想出奇招,和小区其他家长互助,同校同学一起上下学:

可见,大部分家长上班时间都很难分身接娃回家,家中老人要能帮忙倒还好,帮不上忙的,只能再另外掏钱请人或者送去托管机构。

总之,家长们的解决办法是,要么有钱、要么有时间、要么有人。

早放学后孩子都去了哪

「小饭桌」让人喜忧参半

为了破解「三点半」的难题,「小饭桌」成了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行业。

小饭桌,是在学校周边区域,开设在家庭住宅附近,为中小学生提供餐饮、休息、学习的托教中心。

本来只是家庭式为孩子提供饭菜和休息场所,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小饭桌」成了校外托管机构的代名词。

服务项目也变得多样化:

午托、晚托、日托、校门口接孩子、准备学习档案、辅导作业、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接送、吃饭、做作业问题都解决了,「小饭桌」等校外托管机构成了无法按时接送、看护孩子的家长的刚需。

图片来源:电视剧《明天,妈妈不在》

一位家长表示,小饭桌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对于我们两个都要上班的家长来说,需要从公司到学校把将孩子接回家做饭,随后又得送孩子去学校,再回到公司。且不说一般公司中午几点休息和回到家的做饭时间,就单从接送孩子上的路程上来看,时间成本很高,精力也很难跟上。」

在 2018 年,教育部曾摸排校外晚托机构 38.2 万家,其中发现问题的有 25.9 万家,占比 67.8%。

这么高的比例加上庞大的学生基数,风险隐患很大,校外晚托机构的安全问题屡屡出现。

海南省儋州市的一家校外托管班,在租用的 80 平米的民房内,挤了 43 个学生。

长春交警巡查校外托管班接送学生车辆时,遇到最极端的超员现象是,一辆核载 7 人的车辆,装了 15 名小学生。

此类事件,不胜枚举。

还记得今年 1 月有个在小饭桌托管的北京确诊 6 岁男童吗?

当时这家违规开设的小饭桌,先后查出了 4 例确诊和 5 名无症状感染者,还企图藏住不上报并隐瞒流调,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小饭桌」也无法成为家长和孩子的「安心桌」。

可有时间谁不想亲自带孩子呢!一切都是生活所迫。

延迟放学、校内托管

朝九晚五的父母松了口气

如今,教育部「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与下班时间衔接」的政策出台,把孩子放学时间延迟到和家长们下班时间同步,帮助父母解决「放学难」问题。

随着「三点半」问题的发酵以来,各地围绕放学问题已经采取了不少「校内托管」的举措。

深圳市在 2 月 18 日正式印发了《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要求自 3 月 5 日起,推动全市中小学开展 1-2 课时的免费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超过 18 点,按每位学生每年 1000 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正常上课日的下午,延长 2 个课时;

服务内容为自主作业、教师答疑,就近去少年宫、美术馆、社区活动中心等活动;

不得给学生布置任何形式的作业,不得统一补课或变相统一补课;

由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参加,学校不得收费;

教职工可以参与,按照每人每次不低于 150 元、不高于 300 元给予补贴。

消息一出就有人双手赞成,并希望全国推广,小学生放学太早而家长还未下班,实在太崩溃了。

也有人担心,延迟放学对家长是减负了,可对老师来说却是增负了。

老师也有家庭和孩子,平时的备课任务繁重,还要考虑通勤时间。如果因为参与校内的课后托管,会不会影响正常教学,得不偿失。

南京早年就开始试点「弹性离校」,平均每年全市有 5 万多名学生参与延时托管服务,一二年级学生占大多数。

上海发布的「2021年10项为民实事项目」中,有一项就是全面开展公办小学学生校内课后服务。

闵行区针对这一问题,准备在今年开始推行「3:30」+「晚看护」服务,进一步延长放学至下午 6 点。

校内提供托管听起来很完美,但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报名延迟放学时,有家长表示自己「被自愿不参加」:

有一位浙江的小学老师表示,她所在学校实行「小额收费」,每学期要交近 700 元。

可实际上并没有按照教育部所说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阅读、兴趣小组……」,取而代之的是老师争分夺秒的变相补课!

「对于很多老师也很无奈啊,你有时候不讲题目,其他老师会讲,那进度不就落下了吗?」

「课后服务全覆盖」的政策虽然很理想,但具体怎么执行,还需要时间和结果来慢慢推进,期间势必要经历一些磨合。

延迟放学对很多朝九晚五的家长来说,是握在手里的幸福,让我们有喘息的空间,让家庭、工作更协调。

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学校教育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教育孩子,从来都需要家长的亲力亲为。

我也经历过这种纠结,最开始是我自己全职带娃,后来是我母亲过来帮忙才好一些。妈妈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留言里可以说说哈。

咱们最近一期视频是关于给女儿底线教育的。有女儿的爸爸妈妈们可以看看↓↓↓

来源简介:父母堂(askjane)融合中西,聚集海内外精英家长,开拓国际化教育视野。

创办成长树这个平台4年了,收获了200多万妈妈的关注,现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宝爸宝妈,每天为大家提供原创育儿好文、精选好物、有声绘本,累计发布了300多篇原创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