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惠州保洁13825404095乌兰浩特市创新推动“养联体”建设,通过在都林街赛罕社区幸福食堂引入人脸识别系统、吸引企业与食堂合作等方式先行先试,推动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不断升级,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的幸福食堂吃出“幸福滋味”。
临近中午,随着阵阵饭菜香飘出,老人们陆续来到社区幸福食堂。大家在饭桌前聊着家常,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食堂的饭菜经济又实惠,吃着也可口。社区还为我们准备了免费餐具,特别方便。”赛罕社区居民赵阿姨满意地说道。
赵阿姨口中提到的免费餐具是乌兰浩特市为降低食堂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养老助餐服务品质推出的又一新举措。乌兰浩特市民政局积极引导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养联体”建设,支持社区幸福食堂与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银联商务、农垦面粉等餐饮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通过广告推广的方式,吸引企业为社区幸福食堂免费提供餐盒、筷子、打包袋等餐具,有效降低食堂运营成本,提高养老配餐效益。
一菜一汤品出温暖民生,一粥一饭尝出幸福晚年。为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乌兰浩特市民政局与银联商务合作,在都林街赛罕社区幸福食堂引入人脸识别系统,眼下,工作人员正在指导社区居民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快速完成身份验证和支付过程,老年人录入人脸信息后,后续到食堂就餐便可直接刷脸使用并享受各年龄阶段优惠服务,不仅减少了老人排队等候的时间,满足了老年人的助餐需求,还进一步提高了食堂的运营效率。
“社区食堂积极创新经营方式,引入了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让老人们无需携带任何证件就能完成身份验证和支付过程。我们还为老年人提供聚会特色包房,让老年人能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和温暖。”赛罕社区幸福食堂负责人陈雪姣如是说。
据了解,“养联体”即养老服务联合体,是指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通过多主体参与、多资源整合、多平台共享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全链条、整合型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打破养老服务资源的壁垒,实现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养老需求。
“乌兰浩特市已从公共交通、金融行业、适老化产品供应、家政企业等方面吸纳‘养联体’单位11家。”乌兰浩特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中华表示,下一步,乌兰浩特市将继续与相关企业达成深度合作,积极发挥“养联体”优势,将从品牌商超、结算支付等方面新增10余家“养联体”单位,从“幸福助餐”“安心享老”“科技助老”等方面全方位助力乌兰浩特市养老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