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没有“被上下学时间‘定格’的爷爷奶奶们”?9月12日起,家政服务13825404095记者通过华商报微信公众号发起《关于父母是否帮忙照看孩子的小问卷》,截至9月18日,已有超过2000名读者参与。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55.15%的受访者由老人照看孩子,43.6%的受访者是自己照看孩子,仅有1.26%的家庭采用其他方式(如亲友或保姆)。
“让老人照顾孩子的原因”一题中,71.61%的家庭选择因父母双方都需要工作,22.15%的家庭因与老人生活在一起,还有8.46%的家庭因为夫妻双方一人在外地。
对于老人照看孩子的周期安排,35.39%的家庭选择老人每天照顾,35.34%的家庭选择在上学日由老人照顾,26.21%的家庭偶尔由老人带孩子,3.44%的家庭周末由老人照看孩子。
在老人照顾孩子的主要职责方面,49.89%的家庭选择照顾孩子的饮食,43.51%的家庭老人负责上学接送或送孩子去参加兴趣班;5.26%的家庭老人带孩子外出活动,1.35%的家庭老人辅导作业及其他任务。
关于老人对带孩子的感受,43.73%的受访者认为老人感到比较疲惫,而35.55%的老人觉得尚可,20.72%的老人欣然接受这一角色。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老人照顾孙辈已是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也许这解决了许多家庭的育儿难题,但老人也可能因此面临很多的新问题。
>>专家建议社区和小区物业可以为老人提供“定制”服务
也可开展老幼共托服务
对于这群照顾孙辈的老人群体,社区能做些什么呢?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团队建议,对固定在孙辈上下学时间的老人群体,社区和小区物业可以尽量在孙辈上学时段提供“定制”服务。
“首先,社区为这些老人群体提供养老服务时应不限户籍。在具体服务内容方面,我认为应优化智能设备使用培训服务,缩小老人的数字鸿沟,方便老年人与家庭、社区联系,同时重视对老人心理健康慰藉、健康咨询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助理教授葛廷帅博士认为,“基于社区托育服务,社区可定期举办关于现代育儿理念等主题的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为老人讲解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教育方式,并帮助老人明确和子女间的育儿责任,避免因职责不清引发冲突。有条件的社区也可设立育儿咨询点,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协助家庭分析具体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促进家庭和谐。”
博士生韩青认为,社区可开设老幼共托服务的日托机构,也可打造老幼共同活动的空间,比如既有老人娱乐休闲服务,又有孩子游戏、阅读设施并提供餐饮的场所,同时满足养老和托育需求。“社区还应开展社区融入计划,如打造社区共享种植园、组建戏曲班等,并把主要活动时间设定在孩子上学时间段,帮助老人们建立起稳定、连贯的社交网络。”
姜全保教授认为,对于这些老人群体来说,应帮助老人认识到社交的好处,鼓励老人主动建立自己的社交圈。“社区工作人员可以细化对这些老人群体信息收集的内容,包括兴趣爱好、所需服务等,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通常来说,社区可帮助他们建立互助组织,通过定期开展交流会等活动,营造互相交流、彼此帮助的热情友好的社交氛围,也可组织各类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活动,鼓励老人在照料孙辈等家务事中发展个人爱好,开拓视野。”
对部分不愿社交的老人,姜全保建议社区可提供较少社交的娱乐服务。“一方面,组织养生操、太极等体育活动,鼓励老人参与,不仅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也能在活动中促进老人间的交流;二是提供阅读室、语言学习等文化服务,让老人有机会学习、接触新知识;三是推荐适合的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或在社区定期集中播放电影,为老人们创造打开心扉,建立起新社交联系的平台和机会。”
>>医生提醒老人看娃若过度操劳
对关节与心血管影响较大
建议每天最好进行轻中度运动
退休后“二次上岗”的老人成为育儿中不可或缺的家庭角色,并承担长期且稳定的责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人的健康风险。
9月15日,西安市中医医院医务科副科长王辉说:“我们经常会遇老年人因看娃过度操劳影响身体健康的病例,如失眠、焦虑、关节退化和常见的心脑血管病等,其中关节和心脑血管病是最高发的。关节问题是老年患者易发疾病,对于经常接送孩子的老人,不仅可能经常上下楼梯,甚至还要陪孙辈运动,导致原有症状如膝关节疼痛、无力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亦然,常言道隔辈亲,老年人对孙辈心思重,容易产生焦虑,还有一些陪睡的老人,因怕孩子蹬被子着凉,整晚不停查看被子是否盖好,因此导致失眠,失眠加上过分焦虑特别容易诱发高血压、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
对这群老人,王辉建议,除定时、定量饮食,每天最好进行慢跑、游泳、舞蹈、太极拳等轻中度运动,同时最好午休半小时左右,夜间不要陪睡,一旦出现失眠、头痛、眼花、耳鸣等症状,并且心情压抑、郁闷、坐卧不安,提不起精神,为一点儿小事提心吊胆、紧张恐惧,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或心情烦躁、疲乏无力、胸闷、睡眠障碍、体重下降、头晕头痛等抑郁症早期症状,要及时进行调整,如调整不过来应该及时就诊,请专科医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
“同时,积极预防骨关节疾病、骨质疏松症,应做到每日保证奶制品摄入,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过量体育锻炼,尽量少下楼梯,控制体重以减轻下肢关节压力,增加日晒时间,提倡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通过步行或跑步等适度运动提高骨强度。”王辉说,“老人还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变化,定期体检。老年人每年至少做1次体检,积极参与由政府和大型医院等组织的普查,高度重视异常肿块、肠腔出血、体重减轻等癌症早期危险信号,一旦发现异常应当去医院就诊,早发现、早干预慢性疾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疾病风险,保存完整病历资料。”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袁金会 付启梦 采写
>>他山之石瑞典日本推动“育孙假”
祖父母可带薪照顾孙辈
全球生育率正在下滑,许多国家为解决出生率低迷的问题,陆续提出相关政策,希望增加民众生育意愿,减缓育儿压力。瑞典今年7月推动“育孙假”福利,祖父母将可申请带薪休假,在家照顾孙子和孙女。日本也宣布施行“育孙假”,让祖父母可以在家带薪照顾孙辈。
>>国外研究祖父母照顾孙辈
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2022年9月,一项对亚洲和西方社会进行比较的研究发现,牢固的祖孙关系可以为整个家庭带来互惠利益,不仅能帮助父母,也有助于祖父母保持思维敏捷,免受痴呆症的困扰。
南澳大利亚大学教授埃贝克在她横跨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代际关系研究中,发现在许多亚洲文化中,祖父母都深入融入家庭生活。
埃贝克说:“在香港和新加坡,孝顺和尊老的儒家传统仍然根深蒂固。祖父母通常和孩子住在一起,在孙辈的教育和成长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回报,孩子们享受着与祖父母之间亲密而尊重的关系,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文化和故事,这可能会让祖父母有更强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这些代际互动的增加也为祖父母提供了更多的社会联系。相比之下,由于生活的需要,许多澳大利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远离家人,其中许多人在养老院度过。结果,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很少和孙辈在一起。”
埃贝克说,照看孙辈可能会延长老人的预期寿命及认知能力。一项针对澳大利亚绝经后妇女的研究发现,每周照看一次孙辈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因为与爱讲话的学步儿童互动,能够激活她们大脑中负责形象、数学和语言能力区的神经元。
此前,德国柏林的一项研究对500多名70岁及以上的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发现照看儿童的祖父母能够延长其预期寿命。研究人员发现,照顾孙辈的祖父母在20年内的死亡风险,与不照顾孙辈的祖父母相比,降低了三分之一。
>>国外经验瑞典:祖父母带孩子也能领报酬
日本:祖父母可申请带薪休假照顾孙子
位在北欧的瑞典,虽然全国仅约1050万人口,却拥有全世界家长都非常羡慕的育儿福利,比如长达16个月的育婴假等。今年7月1日,这个育儿福利闻名全球的国家,通过了全球首项允许祖父母在照顾孙儿时享有带薪育儿假期的法案。
根据最新法案,瑞典政府允许当祖父母的民众在照顾1岁以内的孙子女时,向公司请最久3个月的带薪“育孙假”;还允许祖父母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领取报酬,这意味着瑞典父母可以将部分育儿假津贴转移给孩子的祖父母。
根据瑞典现行法律,每个孩子在出生后,父母能享有长达480天(约16个月)的育婴假,其中390天的育婴补贴,是根据父母现职的全薪计算;而剩下的90天,则是政府给予父母每天固定180瑞典克朗的津贴。不仅如此,为确保父母能在育儿过程中投注足够的心力,育婴假的其中180天(夫妻各90天)禁止转给配偶。
这意味着,瑞典政府为每个孩子的父母提供约16个月带薪育儿假期,由母亲和父亲平分,但父母任何一方都可以将其中5个月转赠给另一方。
近年来,为改善生育率问题,日本已有不少地区推行“育孙假”政策,爱知县自今年7月1日起也推出“育孙假”制度,允许在职的祖父母可申请带薪休假照顾孙子和孙女。
据悉,按照“育孙假”政策,爱知县扩大产妇带薪休假的适用对象,除了丈夫外,祖父母也可进行申请,包含分娩护理最多可请2天、分娩养育最多有5天休假,两者加起来可享7天的带薪假。市长中野正康表示,因退休年龄逐渐增长,推估未来60岁以上的职员人数将增加,因此决定推行“育孙假”福利政策。
此外,澳大利亚也已推出祖父母产假政策,为新祖父母提供5天的带薪假,或长达12个月的无薪假,以帮助照顾孙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袁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