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①惠阳保姆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2 13:28

近日,惠阳保姆13825404095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公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名单。江苏省共有南京市《把养老院“搬回家” 》、南京市江宁区《协调发展事业产业 构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南通市《创新“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和淮安市《明确产权归属 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五统一” 》4个优秀案例入选。江苏民政今日起推出专题,介绍入选案例的创新做法与经验。

把养老院“搬回家”

南京市民政局

2017年9月,南京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南京市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实施办法(暂行)》(宁民规〔2017〕1号)正式在全市全面启动建设工作。经过5年多试点探索、总结提升,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五化”:

“一体化”管理。明确家庭养老床位是指按照普通养老机构服务标准,由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的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家庭床位,并要求家庭养老床位老人与入住机构老人“六个统一”,即:统一评估、统一协议、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流程、统一人员调度。

“适老化”改造。把服务对象的家庭设施和床位适老化改造作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基础,安装扶手、烟感探测器、燃气报警器及床头一键呼叫设备等必要硬件设施。同时,配置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和智能穿戴等电子信息服务设备,动态掌握老人生理指标及活动情况。借助24小时应急响应,老年人可通过紧急呼叫设备主动发起,或通过智能生命监测设备自动发送远程求助信息,由专业养老机构实施响应。

“专业化”服务。在主体上,明确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必须是民政部门设置批准的一级以上养老机构、三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确保服务提供者具备相应能力和资质水平。在服务内容上,为家庭养老床位老年人提供助餐、保洁、代购、健康档案、定期巡诊、医疗康复等“机构式”服务套餐。同时,老年人也可定制“套餐”,享受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在质量监管上,明确要求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由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调查,且满意率不低于90%。

“规范化”流程。首先,由老人向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提出申请。其次,养老服务机构上门调研服务需求、根据量表评估确定老人护理等级。接下来,在老人与养老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后,养老服务机构对家庭养老床位进行适老化和信息化改造,并按机构标准提供服务。

“同等化”扶持。家庭养老床位可以享受综合运营补贴,养老机构收住本市户籍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基准运营补贴分别按每人每月200元、300元的标准发放。四级以上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分别享受基准补贴的1.1倍、1.2倍。补贴经费由市、区各承担50%。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按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补贴文件执行。

南京家庭养老床位已初具规模,建设水平日臻成熟,综合效益不断显现:一是有效化解主城区养老床位紧缺困局,目前全市共建成家庭养老床位8751张,相当于80家中等规模养老院,而其中,71%又集中在鼓楼、秦淮、玄武等主城区。在主城区,家庭养老床位已成为养老床位的重要供给渠道。二是有效降低老年人养老负担,家庭养老床位替机构省去建设和租金成本,反过来就能向老年人让利,相较入住机构节省费用超过30%。三是有效促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使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向居家延伸,医养资源向末端流动,成为践行规划要求的生动实践。

原标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①|南京:把养老院“搬回家”》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