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杭州的霍先生遭遇了一场麻烦,开法拉利跑车到学校送孩子上学,结果在门口时,被其他孩子的家长看到了。
当天晚上,老师就在家长群向霍先生发起建议,让他以后不要再开跑车来接孩子上学。理由是:会引起孩子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
而霍先生回怼,被踢出了家长群↓↓
对此事,他认为“钱是我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想给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对”。
在群里,霍先生为自己辩解称:
如果开跑车就攀比,那是不是你们孩子太脆弱了?另外,我凭什么再买一辆“普通”的车来为你们服务呢?
如今霍先生非常担忧,害怕在学校自己孩子会遭到其他人的孤立和针对。这也让他想不通,开个法拉利也成错了?
开跑出送孩子上学有错吗?
网友这样说……
此次事件中,矛盾的焦点主要在于——
一、同学家长和老师认为开跑车接送孩子有炫富之疑,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
二、开跑车家长反驳:这是我自己的生活,难道要为照顾大家心理再买一辆“普通”的车?
聊天记录背后的具体情况,有待查证。但对于“开法拉利接孩子”这个问题,网友却各有看法:
一种看法:
站家长,开法拉利送孩子上学没错。
站老师,做法有道理。
关键是家长和老师的引导。
老师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做法有待商榷:
@唐伯虎点蚊香:老师有这种担忧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不是在一个贵族学校读书,但是老师和跑车家长的情商都稍弱,这种时候应该老师和家长私聊而不是在群里面聊,这样很容易激发家长们的对立情绪。
延伸阅读
跑车接送孩子引发攀比?
“不攀比”不是要消除所有差异
作者:北京青年报蒋理
家长开跑车接送孩子,说到底是家长的权利,是否引发学生攀比,这取决于教育引导学生如何看待家庭财富。
教师把开跑车接送孩子的家长移出群,一是没有搞清楚家长群的性质,二是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财富观。
家长群本质是工作群,而非自发建群,建家长群的目的是要通过群布置学校工作,因此,老师不能一言不合就把家长移出家长群。近年来,围绕家长群的争议颇多,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家长群的性质,移出家长群变为惩罚不配合学校工作家长的手段。
具体到这件事上,家长开跑车接送孩子,这属于家长的权利,只要没有在接送孩子时故意炫耀,也无可厚非,总不能要求家长专门再买一辆车来接送孩子。难道为防止攀比,今后学校都要求所有家长开一样的车,穿一样的衣服?否则都会有攀比。
也许老师会用规定学生穿校服来分析要求家长不要开跑车送孩子,但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件事。规定学生穿统一的校服,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而且穿统一的校服,除了教育学生不要攀比之外,还有增强集体荣誉感的作用;而要求家长不用什么车送孩子,是学校越权管理家长,也是对教育法职责理解错位。
现实中,一些学生确实存在对家庭经济条件的攀比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就要求妈妈开家长会穿漂亮一点。但是,这不能通过要求所有家长都必须开什么车或穿什么衣服来解决,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财富,对待家庭不同的经济条件,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告诉孩子家庭的财富并非值得炫耀,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进步才值得骄傲。
也有部分家长有炫耀心态,表现得很高调,戏精味十足。对这类家长的行为,老师的态度应该是不卑不亢,对所有家长、学生一视同仁,并确立家长群群规,要求家长不能在群里上传与家校沟通无关的文字、图片。像对待有家长开豪车接送孩子,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家长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要培养孩子自立自强,提醒家长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富观,富裕家庭应教育孩子不要炫富,而一般家庭要教育孩子不能盲目攀比。
教师对学生家庭环境的差异这么敏感,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缺乏教育孩子正确价值观念的信心,不知道怎样引导学生对待不同家庭环境的差异。
在市场经济时代,家庭环境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应该正视家庭环境的不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环境的差异,要给所有孩子创造平等的成长环境,不因家庭环境不同而对贫困家庭学生歧视性对待,这才是有效的教育。
相对来说,学校教育平等对待所有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对学生形成平等的价值理念更重要。
本条微信下方评论区说说吧
↓您可能对这些也感兴趣↓
■
■
■
制 作|冀青工作室
编 辑|万万
须 知|转载注明"河北共青团(HBGQT87903800)"
来 源|河北共青团综合济南时报、新晚报、腾讯新闻、北京青年报等。
允许别人优秀,是自己变优秀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