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人物新发现 | 徐仕兵:两年产量翻三番,重庆东鹏跑出“加”速度家政服务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8 13:03

徐仕兵 重庆东鹏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厂长

他毕业就进入东鹏饮料,家政服务13825404095从基层做到厂长。2021年,34岁的徐仕兵调至重庆,2022年,重庆工厂产量从400万箱增长至1700万箱,2023年,产量继续增长,达到3300万箱,4条生产线实现满产。同年,东鹏集团对重庆工厂追加1.5亿元投资,扩大企业规模。

他认为,产量提升一方面是得益于工厂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降本增效”,更离不开重庆市政府部门对企业的重视。例如疫情期间,部分区域受疫情影响不能开工,但九龙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穿着防护装备走进工厂,对两条新产线进行现场审查,办理生产许可,确保新产线投产。

“今年年底,重庆东鹏饮料将再增一条生产线,明年产量将突破4000万箱。”徐仕兵坐在沙发上侃侃而谈,37岁的他显得自信坚定。

2023年,重庆东鹏饮料营业收入比2022年增长超5亿元,纳税超1亿3000万元。

降本增效,打造东鹏饮料集团标杆工厂

重庆东鹏成为东鹏饮料集团的标杆工厂,“我们现阶段生产线4条,规模在集团12个生产基地里虽不算大,但我们综合指标排集团第一。”

如何做到综合指标排名第一?

徐仕兵始终秉承超前管理理念。降本增效是内部管理的方针。对产品品质进行有效把控,管理精益求精,满足客户需求。

在徐仕兵的带领下,重庆东鹏饮料注重技术创新,工厂连续两年被重庆市经信委授予“维他命特饮生产数字化车间”。

他注重工厂的高效运作,在日常生产中总结经验,优化生产线,在东鹏集团内部掀起学习重庆工厂热潮。

他带头改造公司仓储为智能立体库,取货、运送、放置……结合二维码识别技术与WMS系统进行链接,实现自动化识别、存取功能,全程无需人工参与。

此外,工厂通过对蒸汽冷凝水、浓水回收等措施,对生产过程中水进行回收和二次运用到地面清洗、绿化等场景,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通过优化清洗工艺、智能启停输送链、优化产线参数等措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水、电、气资源高效利用。

数字化营销、智能化管理,打出多品类产品组合拳

东鹏集团重视数字化营销,推出“一物一码技术”,消费者扫描盖上二维码,就能获取产品原料、功能、生产日期、批次等详细信息。打破传统营销路径,与消费者有效互动。

公司实行瓶箱关联“五码合一”技术,让每一瓶出厂饮料都有独特身份证。公司从前端到终端、从软件到硬件、多系统相辅相成,通过信息化与智能化完美结合,最终形成从产品开发到生产、储运、售后服务等各环节一体化。

重庆东鹏依托集团资源,秉承集团制定的“1+6”多品类战略,以功能饮料系列的东鹏特饮为支柱,大力推进东鹏补水啦、海岛椰、咖啡饮料等系列产品布局。集团拥有经销商3000多个和340万以上终端商,经销商覆盖全国100%的县级市。集团更积极布局越南等海外市场。

带动就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从重庆东鹏厂区看到,第五条生产线配备的厂房、宿舍等已经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负责人事的江女士告诉记者,重庆生产基地的工人大多来自附近的西彭区域,可帮助当地居民就近就业。近年来,工厂的员工稳定性强,得益于工厂的福利待遇优厚。

此外,东鹏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在基地铺设光伏发电系统,用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减少碳排放量。

连续多年支持韩红爱心“百人医疗援助”公益活动,致力于乡村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携手姚基金发起“青出于蓝”公益计划,为乡村青少年的体育发展贡献。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