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目的探讨产前及产后全程护理对有乳头畸形母亲哺乳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惠州保洁13825404095选择了在本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自愿接受产科护理门诊全程护理干预且在本院分娩的32例乳头缺陷孕妇,将其列为研究对象。利用产科护理门诊展开产前、产后(住院期间、出院后6个月)的母乳喂养宣教及乳头缺陷个体护理干预,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微信交流平台等方式,在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对产妇在产后的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了调查。结果:通过在妇科护理门诊进行的产前和产后全程护理,产后的母亲在产后的自我效能得分都比产前的要高,尤其是在产后的自我效能的总维度,以及在技巧的维度上,都显著地比产前的要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28%乳头有缺陷的孕妇,有50%的乳头改善和矫正。结果:4个月,6个月,全哺乳率为59%,全哺育率为53%,全哺哺乳率达81%,全哺母乳率为75%。13名产后4个月和6个月的母乳喂养比例分别为54%和38%,母乳喂养比例分别为77%和69%。结论:本研究采用全过程的照护介入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有乳头缺损母亲的哺乳成功率,并扩大和充实了本研究的内容。关键词:产科:护理门诊:乳头缺陷:母乳喂养研究指出[1],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母乳是最好的自然食物,提倡宝宝在6个月以内都要用完全的母乳来喂养。然而,一些母亲因先天乳头畸形(NiPledefect)而造成哺乳失败。据调查显示,乳头正常和乳头缺陷者的全母乳哺育率为85.8%和15%[2]。因此对于乳头缺陷产妇母乳喂养支持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一种先进的护理实习方式,即“护士长”,在提供病人多样化的卫生服务的基础上,扩大了护士的工作领域和责任,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程度。本文以本院收治的有乳头缺陷的孕妇为对象,在产前和产后实施专人护理,对其进行全程、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并追踪其对其哺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对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自愿接受产科护理门诊全程护理介入,并在本院生产的乳头缺陷产妇进行了调查,一共32例。其中10名患者在21~25之间,15名患者在26~30之间,占46.88%,4名患者在31~34之间,占12.50%,3名患者在35~30之间,占9.38%。乳头缺陷具体如下:乳头扁平11例、乳头短小8例、乳头凹陷13例(包括凹陷I型3例、凹陷
II型3例、凹陷Ⅲ型7例)。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怀孕妇女及其家庭成员对本次试验已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此签字。不包括:精神错乱,精神有问题的人。怀孕期间伴发疾病的妇女。怀孕期间和分娩期间有哺乳禁忌症的女性。患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枫糖尿病的新生儿。1.3一般方法开设妇产保健门诊,于每个星期四的中午13:30至16:30,上门服务的医生以妇产护士长和具有哺乳顾问资格的专业护士为主。服务的目标人群以怀孕妇女与家人为主,其服务方式具体包含了1对1个体咨询指导、群体健康教育等内容,并对孕妇及家人展开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指导。1.3.1产前护理干预1.在产科护理门诊,让专业的护士对有乳头缺陷的妇女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自信心、乳头缺陷等方面的评价,以确定其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水平、产前母乳喂养自信心水平和乳头缺陷等方面的认识。2.针对怀孕28周之前有乳头缺陷的孕妇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孕妇学校,发放宣传手册,口头教育,帮助孕妇建立母乳喂养的自信,并了解有关母乳喂养,乳房护理,孕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益处,增强孕妇在孕期母乳喂养的自信,进而增加产妇在孕期母乳喂养的成功率。3.在怀孕28到37周期间,对有乳头缺陷的妇女进行乳腺照护示教,并按照乳头缺陷的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照护介入,并在模子上做一些实践,使妇女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把握介入方式的要领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在生产之后,就可以及时地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进行哺乳。4.针对超过37个月的有乳头畸形的女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际作业,并针对有扁平和短小的女性,开展了奶头拉伸训练和奶头推拿训练。对于乳头凹陷的怀孕妇女,除了进行乳头拉伸训练和乳头手法牵引训练之外,还可以利用乳头吸引器或注射器进行抽吸法,同时还可以戴上乳头纠正器,这样可以让产妇在分娩前做好充足的准备。1.3.2住院期间护理干预1.在分娩期间,由于分娩时出现的创伤或宫缩等原因,请产检门诊的专业护士对分娩后的孕妇重新进行哺乳自信心和乳头缺陷的评价。因为乳头缺陷,会造成喂乳困难、乳头皲裂、婴儿吵闹等情况,从而造成了孕妇缺乏自信的情况,要重新展开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有关的知识的引导,同时还要确保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自己的情绪处于一个好的状态。2.对经矫正的出生前,给予正确的哺乳方法及婴儿正确的含抱姿态的教育。加强对乳腺和乳头的保养,预防和治疗乳头皲裂和乳腺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利于哺乳。在这个阶段,向孩子们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3.出生后,若有改善或未改善,则应在2号标准的基础上,持续进行奶头拉伸训练和奶头牵拉训练,并配戴奶头矫正装置。在母乳喂养的时候可以戴上一个密切接触的乳头防护罩,还可以用一个电动吸乳器来帮母亲把乳汁抽出来。1.3.3出院后护理干预1.妇产门诊的专家护士和孕妇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微信和电话进行指导。如有需要,可邀请孕妇到妇产科门诊做实地辅导。1.4观察指标本研究藉由对母乳喂养相关资讯的了解,以及对母乳喂养相关资讯的了解,以及对母乳喂养的认知,以及对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感的评估。注意乳头缺损的改变。注视哺乳。1.5统计学方法所得资料经
SPSS16.0处理,以P<0.05者为有显著性。2结果2.1乳头缺陷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本次调查的乳头缺陷者母乳喂养知识(总分为16分)、及其益处和技能平均得分分别为(12.87±2.32)、(6.88±1.45)、(6.00±1.29)。见表1。表1乳头缺陷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及母乳喂养益处、技能得分分析结果变量最小值最大值X̅±S母乳喂养益处486.88±1.45母乳喂养技能386.00±1.29母乳喂养知识71612.87±2.322.2乳头缺陷产妇产前、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情况在分娩前后,总体的自我效率、技巧和心理行为都显著高于分娩前后,尤其是在分娩前后;对产妇总体自我效能,对技巧方面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表2乳头缺陷产妇产前与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比较X̅±St值P产前自我效能总分118.00±16.87-2.6180.014*产后自我效能总分126.59±21.32产前技能维度得分55.78±9.29-3.3280.002*产后技能维度得分61.38±11.34产前内心活动维度得分62.22±9.21-1.6950.100产后内心活动维度得分65.21±10.262.3乳头缺陷产妇乳头护理干预前、干预后变化情况对有乳头畸形的孕妇采用妇科门诊的护理方法,除了乳头平坦者4例,乳头短小者3例,乳头不变者4例。78%的有乳头畸形的母亲都能得到改善或矫正。见表3。表3乳头缺陷产妇护理干预前、后乳头变化情况(例,%)护理干预前乳头分型n护理干预后乳头变化无变化有好转纠正乳头扁平114(36)0(0)7(64)乳头短小乳头凹陷8133(38)0(0)0(0)9(69)5(62)4(31)ⅠⅡⅢ3370(0)0(0)0(0)1(33)2(67)6(86)2(68)1(23)1(14)2.4乳头缺陷产妇不同阶段母乳喂养率情况在对乳头缺陷孕妇展开了护理干预之后,在32例乳头缺陷孕妇中,产后4个月、产后6个月,分别达到了19例、17例,纯母乳喂养率为59%、53%,母乳喂养率为81%、75%。见表4。表4乳头缺陷产妇不同阶段母乳喂养率情况(例,%)母乳喂养分型n产后42d产后2个月产后4个月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3218(56)22(69)19(59)17(53)母乳喂养3231(97)28(88)26(81)24(75)2.5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率情况乳头缺陷产妇中,13例乳头凹陷产妇经过护理干预,产后4个月、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54%、38%,母乳喂养率为77%、69%。见表5.表5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率情况(例,%)母乳喂养分型n产后4个月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137(54)5(38)母乳喂养1310(77)9(69)讨论3.1母乳喂养知识认知的重要性母乳可为婴儿提供充足营养,是婴儿不可代替的最佳食物[3]。母乳包含较多的免疫类物质,可有效提升婴儿抵抗力,且母乳经济实惠,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并增进母婴感情[4]。研究显示[5]母乳喂养虽然是自然行为,但是,一些母亲对哺乳的认识不足,导致哺乳率偏低。为提高哺乳成功率,应在哺乳过程中,对哺乳婴儿应采取适当措施。在此基础上,对32名乳头缺陷孕妇采用团体健康宣教(孕妇学校)和1对1辅导的方法,对32名乳头缺陷孕妇进行了指导和解释。结果表明,对母乳哺育知识的认识的平均分数(12.87±2.32)比孙娜【6】的调查结果(11.83±2.66)要高。3.2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重要性孕产妇的信心是影响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11个社会心理学、人口统计学因素中最重要的1个,低信心的产妇早断奶的危险性是高信心产妇的3.1倍[7]。结果表明,在分娩前,产妇的总体自我效能、技巧、心理活动等各方面都比分娩前有显著提高;其中,与分娩前比较,分娩前后的技能总维度,技巧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32名乳头缺陷的孕妇,在产前,可以让专门的护士通过现场交流、现场指导,特别是产后,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对她们进行跟踪和指导,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到妇科护理门诊进行现场指导,这样可以将她们在哺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及时地解决掉,这样就可以增强孕妇哺乳的自信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哺乳率。3.3产科护理门诊的重要性母乳哺育是WHO和UNICEF大力提倡的一种科学养育子女的方式,也是保证孩子们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8-9]。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少于35%的孩子接受了4个月的完全母乳哺育,而在发展中国家,三个月之内,完全哺育孩子的比例更是不足半数[10]。不同区域间的哺乳比例有很大差别。2010年,在上海一些二级和三级医院,完全哺乳的女性比例为24.8%[11]。2012年对上海市龙华社区的调查发现[12],纯母乳喂养率为41.9%。2016年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调查中显示[13],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完全哺乳的比例仅为28%。尽管不同地区间的母乳哺育状况差异很大,但是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所要求的0-6月龄全母乳哺育比例超过50%的指标仍有很大的差异,显示了我国目前的母乳哺育状况并不理想。罗福孝等报告显示,乳头正常和乳头缺陷者的全乳哺育率为85.8%,乳头缺失的全乳哺育率为15%[2],这样的话,有乳头的母亲哺乳的几率就更低了。陈燕[14]研究认为,产科护理门诊在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率中有重要意义。雷明等[15]研究认为:与正常的乳头患者相比,在离开医院后,他们更需要来自于专家的强大支持和不断的协助。这种“产后护理干预”的服务模式,为乳头缺陷孕妇从医院向家庭的转型搭建了一座桥梁,有效地防止了从医院向家庭的转变过程中产生的脱节现象,还可以有效地解决了产妇在出院后没有足够的母乳喂养支撑的问题,因此,在乳头缺陷孕妇中开展产后护理干预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本文对32位有乳头畸形的孕妇进行了一次多形式的、适时的、连续的调查;妇产科护士站是一个个体化的全过程的健康宣教平台。目的:了解哺乳相关知识,了解哺乳相关知识,提高哺乳意识。藉由哺乳的自我效能来建立哺乳的自信。根据孕妇的乳头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通过对产妇产后的电话和微信反馈,帮助产妇在哺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答,保证哺乳持续进行。研究发现,在妇科门诊对有乳头畸形的妇女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后,78%的妇女出现了改善和改善的情况。在32例有乳头缺陷的母亲中,分别有19例在产后4个月和6个月内完全哺乳,分别有17例和19例在产后4个月和6个月内完全哺乳,分别占59%和53%,哺乳比例分别为81%和75%。临近201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关于0-6月婴幼儿全母乳喂养比例超过50%的具体要求[16]。对13名母亲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在产后4个月和6个月中,完全母乳哺育率分别为54%和38%,母乳哺育率分别为77%和69%。与黄诚等人报告的乳头低洼妇女哺乳比率为7.87%[17],有所提高。总而言之,在妇科护理门诊中,可以对乳头缺陷妈妈展开个体化的哺乳护理干预,在产前、产后进行全程性的护理干预,可以让她们对哺乳的认识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提升哺乳的自信心,进而提升哺乳率。在对乳头缺陷孕妇进行医疗保健的延续工作中,搭建了一座连接着她们从医院到家庭的桥梁,帮助她们在出院之后,在哺乳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还将妇科护理门诊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领域进行了扩展,从医院向家庭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李淑玲,廖惠璇,钟玲,等.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4):21-25.[2]罗福孝,涂素华,冯光连.影响四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2):136-137.[3]关渐明,汤艳霞,梁柳华,等.延续性护理对母婴分离母乳喂养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2):2847-2848.[4]余慧,吴娜,庄薇.初产妇参与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体验的质性研究[J].上海护理,2013,13(4):5-8.[5]王爱,张丽萍,王丽颖,等.母婴自媒体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影响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6):710-712.[6]孙娜.初产妇母乳喂养的认知及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D].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2016.[7]O’CampoP,FadenRR,GielenAC,etal.PrenatalFactorsAssociatedwithBreastfeedingDuration:RecommendationsforPrenatalInterventions[J].Birth,1992,19(4):195-201.[8]CattaneoA,YngveA,KoletzkoB,etal.Protection,PromotionandSupportofBreast-feedinginEurope:Cu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