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情况调研报告(2023年江西统计分析报告第25期)惠阳月嫂1382540409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9 02:03

开展居家和社区环境适老化改造,惠阳月嫂13825404095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更温馨的家庭和社区环境,是构建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为深入了解江西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情况,反映居家社区养老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助力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政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近期江西省统计局在南昌、赣州、抚州三个设区市开展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调研,与江西省民政厅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座谈交流,向107个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和490位60岁以上老年人或其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江西省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服务内容多、设施配备齐全,老人满意度普遍较高,但社区养老服务力量相对薄弱,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面临资金、设施配建、供需匹配等问题,需有关部门进一步关注加以解决。

  一、江西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总体情况

  江西属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地区,截至2022年末,江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06.51万人,较上年增加37.4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7.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590.11万人,较上年增加3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0%。近年来江西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积极实施适老化改造项目,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养老品质,取得较好成效。

  1、做好顶层设计强化规范引领。近年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西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关于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等多个养老适老化指导性文件,明确对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进行补贴;对6.2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对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分别具体提出配套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要求;在全省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工作。

  2、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超进度完成七成。2020年,省民政厅联合9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委托有关单位研究起草了江西省地方标准《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南》,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作出部署指导按照平均每户3000元的标准进行改造,省级财政安排1200万元给予资金补助。截至2022年末,全省已完成改造任务3.7万户,占民政部下达我省十四五任务的70.3%。

  3、社区适老化改造配建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大力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截至2022年末,全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累计完成审批3920台,正在施工1291台,完成加装1954台,实现全省县级地区全覆盖。二是引导物业企业提升服务水平。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建立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小区老年业主提供家政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在住宅小区内的物业管理用房中开办老年餐桌,为老年业主提供用餐服务。全省已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863家,新增社区嵌入式养老院113家、老年助餐点228家。三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全省竣工新建小区244个,其中242个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达标,达标率99%;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的小区337个。

  二、问卷调查呈现的适老化改造效果

  (一)107个社区(居委会)的调查情况

  1、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较高。

  调研的107个社区中,65个社区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占调研社区总数的60.7%;40个社区有提供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全托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占比37.4%;19个社区有养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占比11.8%;2个社区有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机构,占比较低。

  调查显示,调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以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室外健身设施居多,分别为86个、73个、54个和69个,占比均超过了一半。但需要更大资金投入的老年食堂、全托服务设施、康复保健设施较少,分别只有25个、24个、14个,占比分别为23.4%、22.4%、14.0%。

  2、社区适老化改造工作综合成效明显。

  (1)社区适老化改造项目丰富。调查显示,社区可提供的适老化改造项目涉及地面改造、门改造、卧室改造、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厨房设备改造、物理环境改造等多个方面。其中,超过70%的调查社区可提供地面改造的平整硬化、防滑处理、安装扶手,卧室改造的安装床边护栏,如厕洗浴设备改造的安装扶手,厨房设备改造的台面改造等内容。

  (2)社区适老化设施配备齐全。调查显示,89.7%的调查社区配备了无障碍通道(坡道),73.8%的调查社区配备了扶手,53.3%的调查社区配备了无障碍厕所,37.4%的调查社区配备了无障碍停车位,29.0%的调查社区配备了低位服务柜台,28.1%的调查社区配备了紧急呼救装置,28.0%的调查社区配备了无障碍电梯,23.7%的调查社区配备了有声提示标识。

  (3)社区适老化服务内容广泛。调查显示,多数调查社区提供的老人生活照料服务有助餐、助浴、助洁等内容,其中助洁服务中开展室内清洁、理发剪甲修脚服务的社区较多,占比分别达78.5%、65.4%;助餐服务中开展代为取餐服务的社区较多,占比48.6%;但助浴服务中开展擦浴服务的社区较少,占比28.9%。

  此外,多数调查社区还常态化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文体活动、应急解难等服务内容。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调查社区开展了老人健康教育、测量心率血压血糖、关怀访视、心理咨询等健康服务;50%以上的调查社区开展了读书看报、广播电视、棋牌娱乐、户外健身器材等文体服务;50%以上的调查社区开展了应急呼叫、应急充电、恶劣天气临时避险、应急雨具借用、问路指引、走失临时联络等应急服务。

  (二)490位老年人调查情况

  接受问卷调查的490位老人中,从养老方式看,有471位老人采取居家养老方式,占比96.1%,18人在社区养老,占比3.9%;从年龄结构看,60-69岁年龄段的老人最多,占比50.3%,70-79岁老人占比30.4%,80岁以上老人占比19.3%;从独居情况看,独居占28.4%,非独居占71.6%;从健康状况看,身体健康生活基本自理的占75.1%,生活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的占24.9%。调查显示:

  1、居家适老化改造政府社区推动有力。

  受访老人中,有268位表示住房进行过适老化改造,占受访老人总数的54.7%。其中,通过政府部门改造的,占改造住房的比重为60.8%;通过社区/物业改造的,占比23.1%;自己或家人动手改造的,占比9.7%;通过市场化专业机构(装修公司等)改造的,占比4.5%。

  2、居家适老化改造结果得到普遍认同。

  进行了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受访老人中,表示总体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比高达97%,表示一般的为2.2%,表示不满意的为0.8%,没有人表示很不满意。少数受访老人表示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改造成本过高、改造麻烦会影响正常生活、改造类型不能满足需求三个方面。

  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主要为地面和厕所改造。调查显示,居家适老化改造户中,地面改造和如厕洗浴设备改造的占比均为65.7%、卧室改造的占比41.0%、物理环境改造的占比33.6%、门改造的占比27.0%、厨房设备改造的占比11.2%。

  居家适老化改造资金投入以国家免费补贴为主。调查显示,进行了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受访老人中,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免费实施改造的占比较高,占适老化改造户的83.2%;适老化改造家庭自行负担1000元以下,占适老化改造户的8.2%;适老化改造家庭自行负担1001—4000元,占适老化改造户的4.5%;适老化改造家庭负担4000元以上的,占适老化改造户的4.1%。

  3、社区适老化服务总体令老人满意。

  调查显示,受访老人对社区适老化服务中涉及的巡视探访服务、呼叫服务、健康监测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助急解难服务、助餐服务、助浴服务、助洁服务、助医服务九大服务中,满意程度整体较好。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受访老人占比在70%-90%之间,绝大多数社区适老化服务项目没有很不满意的情况。

  “成为社区适老化改造最需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受访老人认为社区适老化改造最需要关注的项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道路照明、道路状况和治安环境,分别占受访老人总数的63.5%、56.5%和53.3%。此外,环境绿化和文体活动场所的适老化改造关注度也较高,分别占受访老人的30.8%和34.3%。

  4、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的普及率较高。

  调查显示,有85.1%的受访老人平时会使用智能产品,仅有14.9%的受访老人从未使用过智能产品。智能手机成为老年人使用最多的智能产品。有72.4%受访老人会经常使用智能手机;其次使用较多的智能产品分别是智能电视和智能自动血压仪/血糖仪等,占比分别为44.4%、25.1%;智能音响/扫地机器人等使用最少,占比2.0%。

  三、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社区适老化改造遇到的困难

  1、社区提供老人照料服务难。受访社区表示,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时经常遇到各种困难。其中,63.6%的社区表示照护老人风险较大,如上门服务期间老人发生意外,责任难以界定;50.5%的社区表示服务人员数量少,供不应求;48.6%的社区表示老人家庭成员不配合或不理解;37.4%的社区表示照护补贴水平低、发放进程慢;25.2%的社区表示上门服务人员专业水平、服务态度欠缺;19.7%的社区表示家属对服务要求高,容易发生纠纷。

  2、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力量弱。调查显示,基层社区健康管理服务能力不足,力量薄弱。受访社区中,72.0%的社区表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健康管理较少;71.0%的社区表示居民健康管理意识淡薄;58.9%的社区表示欠缺医疗健康专业人才;56.1%的社区表示缺少医疗卫生设备;56.1%的社区表示健康管理服务方面经费保障不足;30.8%的社区表示健康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3、社区适老化改造工作阻力多。调查了解,社区适老化改造存在老旧小区补齐设施预留空间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费用高、业主意见难统一等问题。调查显示,受访社区中71.0%的社区表示适老化改造资金缺口较大;58.9%的社区表示居民意见协调困难;53.3%的社区表示现有设施改造难度大;37.4%的社区表示场地有限难以建设新的设施。此外,部分调查社区还表示存在较难找到专业适老化改造团队、改造期间临时安置较难等问题。

  (二)居家适老化改造的主要问题

  1、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意愿不强。调查了解,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是近年推出的新政策,改造对象为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家庭,社会大众政策知晓率还不够高,部分老年人甚至认为居家适老化改造会影响现有家庭空间布局和美观,对送上门的服务也拒之门外,改造意愿不强。调查显示82.8%的受访老人表示暂不需要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

  2、经济因素影响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调查显示,在暂不需要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受访老人中,有93.1%的受访老人希望政府加大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来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60.7%的受访老人认为政府应加大居家适老化改造宣传力度,提供服务机构信息;58.5%的受访老人希望政府加强居家适老化改造监管,完善评估、验收标准;31.6%的受访老人希望政府动员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

  3、智能产品设计对老年人不够友好。调查显示,居家社区养老群体在使用智能产品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受访老人中,71.2%的受访老人表示智能产品界面复杂,不会操作;41.4%的受访老人表示手机广告或弹窗多,不会关闭;34.7%的受访老人表示智能产品不够安全,担心财产信息泄露;32.2%的受访老人表示智能产品的字太小看不清;11.2%的受访老人表示智能产品声音太小听不清。

  四、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的有关建议

  (一)增加宣传力度,扩大政策覆盖面。适老化改造属于新理念,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应多渠道多角度地普及适老化改造知识,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适老化改造的意义和好处。政府需进一步扩大居家适老化改造覆盖面,除困难群体外,对高龄、失能、参加老年人家庭自主适老化改造的,应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适当补助,引导社会老年人参与改造,积极扩大养老服务消费,培育银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完善改造标准,满足个性需求。有关部门政策制定应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切实感受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设计出适应老年人生理以及心理需求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建议民政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对老年人相对集中的城区老旧小区的步行路面、台阶与坡道、户外照明、文娱中心、室内地面防滑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评估并改进。

  (三)拓展资金渠道,力促共建共享。面对适老化改造涉及面广、资金压力大的困难,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引入创新机制,进一步开放搞活社会养老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途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和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促进有序竞争,实现合作共赢。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短缺是制约居家社区养老的重要因素,建议主管部门定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健康养老知识培训,确保每个片区配备一定比例的专业人员,满足居家社区养老的专业人才队伍需求。社区应定期组织开展辖区老人智能产品应用知识讲座,特别要耐心细致介绍智能手机操作、微信功能使用等常用内容,同时把预防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安全教育列入培训,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与使用智能手机,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五)加强部门协同,提升监管能力。适老化改造涉及多部门,建议统筹民政、住建、残联、卫健等部门适老化相关工作,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社区无障碍改造以及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等工作统筹推进,形成政策合力。同时建立谁改造谁负责、谁维护谁负责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居家社区养老改造项目申报、施工、验收、维护和回访等全流程纳入综合监管,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为老人营造安全舒心的居家社区养老环境。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