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照顾妈妈、 媳妇照顾婆婆或婆婆照顾儿媳,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 这都是常见之事。但亲家照顾亲家, 而且一照顾就是三年, 直到老人去世都是亲家在帮着料理后事, 却是少有的事情。而这件事就发生在滨城区秦皇台乡后杜村李翠兰老人的身上。
李翠兰今年62岁, 种地为生。 “自从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 我们两家的关系一直很好。孩子们都在外打工, 很不容易, 我们两家的老人就一直彼此照应着。 ” 李翠兰说, 以前亲家母的身体不好, 需要经常打针, “只要她生病了, 我就让她来我家住几天,亲家公不能照顾她, 我就照顾着” 。
2012年10月, 亲家母生病去世,只剩下亲家公一个人。 “他们就我这个小儿媳一个女儿, 亲家公有脑血栓, 瘫痪在床, 生活不能自理。咱不能眼看着他没有人管呀, 于是我就有了把亲家公接到自己家里来照顾的想法。 ” 李翠兰说, 经过商议, 自己的老伴和孩子们都很赞成。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 第一次看到主动照顾亲家的人。我们几个常来串门的老邻居, 无不对翠兰两口子竖起大拇指。 ” 李翠兰的邻居王小焕说, “我这邻居啊, 真是好得没法说。如果没有翠兰这么伺候着, 估计这亲家老头早就不在了。 ”
笔者在交谈中了解到, 李翠兰夫妇肩上的担子不轻。俩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靠着从地里刨食养大了两个儿子。如今, 两个儿子上班了, 小孙子便留在家中由老两口照料着。
亲家公到来后, 老两口的日子变得更加忙碌了。
亲家公来了之后, 李翠兰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得起床, 先伺候小孙子洗漱, 送孩子上学, 之后就开始帮亲家公洗漱, 处理大小便, 伺候其喝水、吃饭、 吃药……
虽然每天都很辛苦, 但李翠兰夫妇从没有怨言。 “没什么可说的, 现在亲家母不在了, 亲家公就是我们的家人。我们辛苦点不要紧, 只要孩子们在外地能安心工作, 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 ”李翠兰说, 从年龄上讲, 亲家公比自己大十五六岁, 照顾亲家公就当是伺候老人了。言语间, 李翠兰提的最多的就是 “孝” 字。她说, 作为长辈, 只有自己做得好, 孩子们才能跟着学好, 自己懂得孝顺老人, 孩子们将来就会孝顺自己。
“婆婆就是俺亲妈, 她对我们一家都有恩。父母在世的时候, 经常叮嘱我要好好孝敬公公婆婆, 婆婆对我的好我都在心里记着了, 以后我会加倍报答她。 ” 小儿媳说起自己的婆婆时激动不已, 流出了幸福的眼泪。
“家和万事兴” , 一个家庭之所以能和睦, 李翠兰总结出一条经验, 那就是一家人 “以诚相待、 和睦相处、 互敬互爱” 。李翠兰经常对自己说, 要懂得知足常乐, 善待家人与他人, 而她的付出也让自己收获了幸福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