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自2009年入职马桥镇敬老院以来,我已荣获“闵行区最佳护理能手”“闵行区最美养老护理员”“上海市最美养老护理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以爱之名守护夕阳
来到马桥镇敬老院之前,我已经积累了多年的护理经验,但马桥镇敬老院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敬老院里住着将近300名老人,我负责9名需要重度护理的男性老人,他们卧床不起,无法行动,需要特别地悉心照料。同时,我还兼任全楼10个楼面的总组长,需要时刻关注其他楼层的老人,为其他护理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早晨6点20分,老人们开始吃早饭。我负责的老人中,有3位能自己吃饭,还有6位老人因为手脚不灵便,吞咽功能下降,需要我喂饭。我会把食物细心地打碎,确保既易于咀嚼又易于吞咽,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他们。
等老人们全都吃好了,我才有机会匆匆忙忙地吃早饭。8点钟,晨会准时开始。我会把每个老人的身体情况详细地反映给医生和护士,包括他们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以及任何需要注意的细节。因为,这些“不起眼”的信息对于老人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在晨会结束后,我会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检查每个老人的情况,看看是否需要换尿布之类。然后,给老人们吃些小点心和水果。
10点半左右,老人们开始吃午饭。等老人们全都吃好,已经快12点了,我们再匆匆忙忙地吃中饭。吃好午饭,如果当天没有轮到自己值班,就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早上起得早,如果不午休一会儿,还真是吃不消。下午也是同样地忙碌。1点开始给老人换尿布,检查每位老人的情况。2点到3点之间,再给老人们吃一次点心、水果,喂水。4点半,老人们开始吃晚饭,直到晚上6、7点钟,我们才匆匆忙忙吃晚饭。
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每天都是如此。我曾无数次被问及,为何要选择这样一份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工作,并坚持不懈地付出?其实,我最初选择这个行业也是误打误撞,有过无奈和心酸,也经历过老人的不配合和家属的不理解。特别是刚开始时,人生地不熟,语言上也有不少障碍,加上很多失能老人由于记忆和智力的衰退,会哭闹,会吵架吐口水,我也曾经身心疲惫,想过要放弃。
但是,每当我看到老人们那一双双无辜而渴望的眼神,想到他们正一天天变老,需要更多的呵护与关爱,我的心便不由自主地柔软下来。我意识到,衰老是每个人生命中必经的过程,而当人们步入晚年,他们就像孩子一样,更加渴望得到更多的关爱与照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老人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纽带。他们对我产生了深深的依赖,而我也同样对他们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我们成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么多年,我护理过的老人已经数不胜数了,但有一位老人让我记忆犹新。我刚认识这位老人时,他已经95岁高龄,在家里摔了一跤骨折后被送到马桥镇敬老院。我尽我所能地照顾他,喂他吃饭、帮他翻身、涂药……一个多月后,他的情况终于好转了。家属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还送来了一面锦旗。而后,这位老人直到102岁才去世,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我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来照顾。
说心里话,在马桥镇敬老院的十五年时光里,虽然身体很累,但心里很高兴,我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老人、家属以及敬老院的一致认可。连续五年,我被评为“优秀护理员”,去年更是荣获“上海市最美养老护理员”的称号。如今,这份工作于我而言已经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现在离退休仅剩三四年,我的计划是继续坚守岗位,退休后如果身体情况还不错,就一直继续坚持做下去。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护理员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国家重视、人民需要,我深感自豪和荣幸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在此,我想向年轻人发出倡议:以爱之名,守护夕阳。请加入我们,为这个行业注入年轻的活力,为长者带去更加贴心、专业的服务。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为这份充满爱心与耐心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