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红利
80岁以上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等“老老人”是养老服务的刚需人群。截至去年底,惠阳月嫂13825404095北京市“老老人”达85.5万人,其中超九成选择居家养老。妥善解决“老老人”居家养老问题,是世界难题,也是超大城市治理的必答题。
靶向破题。市政协今年把“提高养老服务针对性,破解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作为重点议题,开展协商式监督和专题协商议政。医疗、用餐、适老化环境改造……聚焦“老老人”居家养老场景下的最急最需最难,委员、专家“把脉问诊”“对症开方”,努力以协商之力托起幸福“夕阳红”。
前门街道大江社区的工作人员将老年餐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 本报记者 邓伟摄
健康照护服务
是“老老人”“刚需中的刚需”
今年4月至9月,市政协成立总调研组和九个分课题调研组,通过听取情况通报、调研考察、座谈研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
靶向破题是调研的突出特点。市政协社法委主任王金山介绍,调研紧紧围绕各项政策措施是否有效满足“老老人”居家养老场景下的各种养老需求展开。所有调研分课题都是针对“老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难题设计和进行的,内容包括“老老人”的家庭照护、居家医疗服务、用餐、适老化环境改造等。
养老问题关系千家万户,调研协商尽可能动员组织更广泛的力量。7个民主党派市委均牵头参与了分课题调研,12个区政协结合区域特色开展了专门调研和议政建言。调研组实地走访了29个有代表性的点位,了解“老老人”居家养老的具体情况,沉浸式体验养老环境,还面对面听取了“老老人”及其家属、护理人员的诉求。
北京聚焦满足“老老人”刚性需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区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良好基础。根据调研情况,本市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逐步健全,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助餐服务稳步巩固和发展,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供给逐步扩容;家庭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以邻里互助为特色的农村“老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日趋成熟;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商业保险助力缓解养老经济压力作用初步显现。
调研形成共识,妥善解决“老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是养老服务的重中之重,统筹兼顾现实和未来是当下的必然选择。从数据来看,这种紧迫性更加直观。本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正快速进入重度老龄化,预计到2035年,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老老人”将达到146.34万人,占全市常住老年人口的21.2%。
“老老人”群体除了一般的日常生活照料之外,更需要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化的健康照护服务。调研发现,这些“刚需中的刚需”,也是家庭“有心无力”解决的问题。实现老人幸福晚年生活,有爱的家庭和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和有助的社会缺一不可。大力提升医养融合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大势所趋。
让居家养老“医”“食”有靠
民以食为天,用餐是“老老人”日常最基本的需求。调研发现,近年来,本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不断织密、完善养老助餐服务网络,但全市尚有四分之一的社区没有实现助餐服务覆盖。
市政协委员、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卫华注意到,当前养老助餐服务还存在普及率不高、服务参差不齐、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增加养老助餐点餐数量,科学规划布局,确保老年人在15分钟服务半径内获得便捷、优质的助餐服务。也可以推广助老服务“时间银行”,以助老服务兑换“时间币”的形式,实现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运营、社会力量协同、公众参与、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打通助餐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呼吁为“老老人”办“食”事的同时,委员们还提出,要让“老老人”居家养老有“医靠”。这也是“老老人”最需要从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获得支持和帮助的。
“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市政协常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真说,相对有限的医、养资源和相对独立的医、养体系,难以满足“老老人”医疗照护需求。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人员少、成本高等困难。她建议,深化改革,打通医、养壁垒,加快制定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毗邻建设、加强协作,促进医康养融合发展。还应大力推动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和家庭病床“两床合一”,并与嵌入式机构养老床位、护理院床位、康复医院床位之间建立“多床联动”机制,最大限度为居家“老老人”提供便利。
“还应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发展。”王真说,应该在开展上门服务方面,给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定的业务发展自主权和政策支持。尽快补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辐射的服务站点布局空白,特别是医疗资源缺乏的农村地区。
推广家庭适老化改造
“防跌倒”迫在眉睫
有调查显示,每年都会有大量老人在家中跌倒,且跌倒的概率随着年龄递增而升高。80岁以上老人跌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比例会更高;61.54%的跌倒发生在家中,居家环境因素造成跌倒比例达85%;老人跌倒后,58.8%会患有跌倒恐惧症,因跌倒缩短健康期望寿命5-10年。
“适老化改造能有效‘防跌倒’。”民建市委副主委、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石松介绍,北京市经过8年多的探索,已累计改造约2万多户家庭、1500多个社区,受益群体不断扩大,改造模式不断创新。
在调研分析13个典型小区后,黄石松建议,将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补贴的重点放在社区整体适老化环境改造上,进一步扩大老旧小区建设的覆盖面。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和对社区的参与度,也有助于激发家庭适老化改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此外,还应探索建立不同老年人家庭的梯度补贴机制,将补贴对象扩大到本市户籍60岁及以上,且对申请改造的住房拥有产权或长期使用权的全体家庭,以扩大政策的覆盖面;并根据老年人家庭状况,制定更为精准化的补贴政策;还应改现行“固定额度补贴”为“按照实际改造费用的一定比例进行补贴”,合理分担政府支持与家庭出资的关系,在保证最基本和最必须改造内容的前提下,形成“家庭出得越多、政府相应补得越多”的激励机制。
加大农村养老资金投入
强化兜底保障
农村养老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市政协常委、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副中心研究院副院长崔铁宁介绍,2022年,北京五个生态涵养区老年人达47.4万人,其中,“老老人”达10.1万人。据调查,生态涵养区98.7%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各区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农村养老模式,但还存在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农村医疗照护不足等问题。
她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强化兜底保障。适度提高农村高龄老年人居家养老福利津贴,推动建立“政府+村集体+机构+社会”等多元化养老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幸福晚年驿站和邻里互助点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补贴,吸引社会力量投入;明确补贴机制和标准,持续推动邻里互助点建设。发挥村集体互助养老作用,提供互助养老设施资源支持。发挥村集体在市场运营中的作用,推进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此外,对偏远地区邻里互助难以覆盖的且独居的“老老人”,根据本人及家庭申请,可集中收入养老照料中心。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