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切事】下好居家养老服务“一盘棋”惠阳月嫂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02 19:46


□梅琳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惠阳月嫂13825404095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福建省福州市社会福利院时指出,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2024年以来,在浙江金融监管局引领下,浙江保险业聚焦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健康养老难题,积极探索“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路径,纵深推进康养保险集成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创新“家门口”养老服务场景

浙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具有老龄化规模大、进程快的特点。

“对‘一老、一小、一特’人群的服务,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年以来,‘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的努力。”杭州市上城区四季青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余丽丽说。

2024年12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推进会”在浙江金融监管局召开。浙江金融监管局、省委金融办、省民政厅、省人社厅,杭州市委金融办、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和杭州市相关街道(社区)有关负责人以及辖内人身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的功能不仅仅是出险后的保障,更侧重于提前进入社区,通过服务降低老人出险的概率,同时提升对保险的获得感,提高养老生活质量。

“目前,社区养老需求最为紧迫、潜力最大的领域是居家上门服务,现有体制内资源解决的只是基本服务,市场上一些普通的社会组织、家政服务类企业受到资金等因素局限,无法保障对老年人的上门服务。保险公司正好发挥服务体系和人员团队优势,帮助社区解决最为迫切的养老需求问题。”余丽丽认为,未来,保险公司在居家上门服务率和覆盖面上仍有发力空间,可进一步做大银发经济蛋糕。

2020年4月20日,《浙江省2020年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出台。“规定平均每户家庭改造支出标准为6000元,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和个体家庭情况适当调整补助标准。”浙江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适老化改造工程的产品非常好,但我们基层推进很费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终端展示渠道。”余丽丽建议金融机构发挥终端优势,激发老年人需求,让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惠及更多的老年人。

为探索“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计划,浙江金融监管局以社区为载体,以协同共建为手段,指导保险机构找准社区高频需求事项和公共养老服务供给短板弱项,通过党建联建、合作签约等方式,推动优质养老、医疗、康复等资源下沉到基层。

线上服务方面,中国人寿浙江省分公司联合科技企业,通过智能终端为老年群体提供定制化养老服务,实现“社区活动组织—智养设备入户—定期探访服务”的社区智慧养老新生态;新华保险浙江分公司与某科技公司合作构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供应链,完善社区医、养、康、护服务体系;平安人寿、信泰人寿、太平洋寿险分别依托总部健康管理平台,提供增值服务及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方案。

线下服务方面,平安人寿浙江分公司依托网点人力资源搭建社区网格团队,建立社区常驻点服务机制;新华保险通过设立志愿服务积分体系和荣誉体系,不断优化“银龄管家”队伍建设……各人身险机构通过提供陪诊配药、探望陪伴、义诊护理、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特色服务,创新养老服务场景,推进适老化改造进程,提升老年群体康养保障水平。

“提供好的服务就是预防疾病和意外,节省医保资金,促进社会养老体系运营更加健康。”余丽丽表示。

打造百姓幸福生活的港湾

南肖埠社区位于杭州市繁华地段,有住宅楼42幢,近7000人口,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229人、80周岁以上193人。

该社区通过“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联建共治,激发了为老年人服务的内生动力,实现了服务效益最大化。

“我们在对老年居民进行需求调查时发现老年人整体养老需求非常旺盛,但需要专业的康养服务人才。”杭州市上城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梁旭珍说。

如何去寻找专业人才、有效链接专业机构呢?浙江金融监管局指导保险机构建立专属服务队伍,将助老服务渗透到老年群体日常生活、健康医疗、精神文化等重点领域,发展家院互融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2024年8月,中韩人寿发挥总部资源优势,与南肖埠社区携手开启“保险+健康管理”服务社区计划,探索打造社群健康管理师。通过专业老师传授、专业课程学习,让老年人体验到养生知识和活动,居家养老的氛围越来越浓。

“我不是来‘蹭’服务,而是喜欢这种氛围,希望这类服务能够不断丰富并持续下去。”91岁高龄的南肖埠社区居民倪志祥说。

“现在,每周活动不断,养生脂米糕制作、健康膳食讲座、金融防诈、合理配置家庭保险等常态化活动,成了老年人想来、爱来、常来的好去处。”梁旭珍介绍,南肖埠社区2025年“保险+社区”首场服务正在“路”上,以“浙里好粥道”为主题的“八保”粥道系列活动已经启动。

社区是人民群众的家,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港湾。“作为社区‘大管家’,我们希望更多的保险、康养等资源为老年人设计出更多的个性化养老服务方案,也希望通过保险公司专业的风险管控弥补社区管理短板,更多地链接人力资源和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欢迎更多的党建联建单位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治理,持续推进社区助老团队建设。”梁旭珍表示。

目前,杭州市共有6家人身险机构和13家社区开展试点合作,服务老年群体超10万人次,辖内已建立近100支社区居家养老专属服务队伍,提供超30项康养服务项目,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服务体系。

拓展丰富保险的内涵外延

近年来,浙江省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省委金融办、民政、人社、卫健、医保等多部门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夯实,老龄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新时代的养老需求逐渐从基本生存的保障模式向高质量生活、享受模式转变,养老问题也从过去缺钱向缺人、缺时间、缺陪伴、缺丰富转变。如何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面对新形势,浙江养老金融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到新的发力点,与省域养老事业高水平发展相匹配,从传统、单一的产品提供者向综合性服务提供者转变,不断拓展丰富保险的内涵外延。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银发经济正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为打造养老金融省域创新标志性成果,近期,浙江金融监管局计划发布《“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计划(2025-2027年)》,明确四大重点领域,细化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争取形成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可复制推广的保险赋能社区居家养老范例。

“要凝聚共识、多方参与,以大保险观构筑起养老金融大服务网;坚持问题导向、共建共享,以专业服务补齐公共养老服务体系短板;坚持创新引领、提质增效,以康养改革打造省域养老金融品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落实‘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三年计划,有力支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老有康养’优享工程实施。”浙江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家龙表示。

社区有需求,保险有供给。未来,“保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空间广阔,相向而行,老有康养必成现实。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