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葵乡 让儿童实实在在享受环境发展成果惠阳保姆1382540409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29 00:21

新会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四宜城市,惠阳保姆13825404095城市综合品质持续提升。


2022年“学启超家教·传优良家风”家庭教育大讲堂举行。


枢纽新城体育公园儿童活动区于去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近年来,新会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四宜城市,城市综合品质持续提升;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品质内涵,全社会广泛开展启超家风传播,让文明雨露涵养社会文明,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葵乡,让儿童实实在在享受到环境发展的成果。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奕维

  城市综合品质持续提升

  如今,每到傍晚,在新会区中心园林区北园公园东侧的儿童游乐区内,欢笑声、嬉闹声此起彼伏。在这个占地约5200平方米的“儿童天地”内,公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小朋友的需要,设计了河运、窑址、气象等主题游乐区,还有象征海上丝绸之路的古船、海洋隧道、挖掘机、滑浪风帆等。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参与者。打造北园公园儿童游乐区,是新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发展的真实缩影。除了在旧城区,新会区在如火如荼的枢纽新城建设中,也积极将儿童元素融入其中。

  枢纽新城体育公园儿童活动区于去年5月率先正式对外开放,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49735平方米,包含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运动区、公共服务区、树阵广场区、城市活力健身环径等。其中主要有9个标准篮球场、两个儿童篮球场、1个标准11人足球场(可分为两个7人场),此外还有带沐浴功能的300平方米服务中心和96平方米公厕、1个沙池、8组儿童游乐设施、9组健身器材,并配备停车场。其中儿童活动区内建有多项儿童游乐设施,除了传统的滑梯、木马、秋千,还设有大沙池、攀爬网、攀岩石等设施。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精耕细作,下足绣花功夫。尤其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上,需要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儿童友好理念落实到每个环节。

  近年来,新会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四宜城市,城市综合品质持续提升。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成功开通运营,枢纽新城体育运动公园、枢纽新城实验幼儿园、梅江生态园一期先后建成使用,今洲路东段道路“白改黑”改造完成,新城发展进一步加快;推进19个老旧社区六大整治行动,重点完成北园新村、万兴园、何家大塘、深源里、华苑花园等12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兰苑新村老旧小区升级改造试点项目,建成口袋公园23个、升级改造集贸市场60个、落实美丽廊道整治230公里,北园马山天桥、市桥人行天桥建成使用。

  持续发力做好民生工作

  儿童是民生工作的受益者,也是最敏感的体验者。近年来,新会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发力做好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碧桂园社区深冲河曾是文华小学不少家长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整治前的英洲海水道(城区段),家长梁先生记忆犹新,他说:“风一吹,河水的恶臭就飘进学校里,真怕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如今,水质提升了,河道美化了,放学后还可以带小孩在河边散散步。”

  为有效解决黑臭水体问题,新会区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对两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积极推进黑臭水体整治。

  “通过综合整治,2018年新会区向‘硬骨头’开战,率先整治会城河、紫水河;2020年开展英洲海水道(城区段)整治,目前水质明显好转,长期稳定达到不黑不臭标准。”圭峰会城河长办负责人说。

  长效管护才能实现长治久清。新会区还聚力于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在建成东郊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和今古洲北部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目前,东郊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今古洲北部污水处理厂二期等相继建成投产。

  同时,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区11个镇(街)均建有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生活垃圾经压缩后运至江门旗杆石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完成50多个公共机构分类设施配套;建成新会首个分类宣教馆,全面启动相关宣传,让市民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要接送小朋友,以往每当下雨,接送小朋友都会堵车,如今舒心多了!”每逢放学时间,新会人民会堂周边路段便热闹起来,家长们开着各种交通工具到周边学校等着接送孩子,回想起以往接送在新会东方红中学就读的孩子的情景,市民钟显杰说。

  以往,放学时段交通拥堵问题成为新会旧城区不少家长的“心头病”。得益于交通微循环系统的打造,新会旧城区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会城旧城区覆盖城区大部分行政、医疗、教育、商业、餐饮、文化机构等,特别是育才校区及人民会堂周边路段,学校和医疗机构高度集中,而新会区近年来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11%,造成城区部分路段车流已超过道路设计通行能力。在早晚高峰时段,因接送学生导致车流量剧增,道路出现超饱和现象。据统计,高峰时段仅汽车便达到4000多辆次,交通疏导压力大。”新会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微循环系统以来,新会区增加了多条单行道。通过单向循环系统的打造,新会旧城区的车流按单行通行,路口车流只有交汇点,没有交叉点,拥堵现象明显减少。

  启超家风广泛传播

  “启超故里”是新会区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如今,新会区正全力落实江门市“侨都赋能”工程,不遗余力地挖掘、宣传、发扬启超家风和爱国精神,为儿童厚植启超家风沃土,让孩子茁壮成长。

  早前,2022年“学启超家教传优良家风”家庭教育大讲堂如约而至,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迎来了新一批家长、学生,大家通过主题讲座、互动问答,学习领会梁启超先生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以及良好家教家风。

  “听了讲座,我获益良多,梁启超先生的家教家风影响深远,让我深刻体会到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性,今后将努力在重德修身方面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贡献之人。”学生家长梁莹表示。

  近年来,新会区妇联充分利用广东省首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定期举办“学启超家教·传优良家风”家庭教育大讲堂,宣扬梁启超优良的家教家风,积极培育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活家庭教育品牌。

  新会区教育局在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新会茶坑学校设立了启超家风体验基地,并联合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新会区妇联、团新会区委、会城茶坑村委会、新会彩虹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等,联合打造启超家风实践基地。

  同时,新会区妇联着力组建启超家风宣讲团队、教学团队、志愿服务队伍,合力创作家风家教系列“微课”,开展主题教学科研,重点打造线上线下两个课堂。其中,线上开设公益“云课堂”,免费向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学生等群体开放,方便市民随时随地学习;线下举办家教讲座、家风分享会、家信读书会、图片展览会等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接下来,区妇联将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村),提升新会区家庭教育整体水平和家长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会区妇联副主席周群杰表示。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