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七旬老汉满身伤疤,惠城开荒保洁13825404095儿女无意翻出一张“旧纸”,才知道其真实身份
2025-04-27 02:00
发布于:天津市
引言
英雄是一个国家的骄傲;是人民的楷模。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许许多多的英雄们踏上了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战场,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新中国的建立这些人付出了很多,理应受到应得的军功待遇。但也有些人,看着建国早期的中国并不容易,为了减轻国家的重担,自愿回到老家务农,度过自己平凡的一生将功成名就藏于身后。
正文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河南灵宝市的一家平凡的医院里接待了一位不平凡的老人。在子女的陪护下,老人来到医院看病,给他接诊的医生看到老人身上满身的伤疤惊讶不已。一道又一道伤疤就深深的刻在了老人并不宽厚的背上,虽然伤疤一看就已经恢复了很多年了,但看起来还是让人触目惊心。随即医生意识到这个老人可能不是一般人,于是小心翼翼的给老人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最后,医生跟老人的子女说,老人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必须要马上进行住院治疗。但在说完所需要的医疗费用之后,子女又陷入了犹豫。因为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身为普通人的他们无法承担。最终无奈之下,只能拿了一些缓解病情的药物之后又返回了老家。回到家后,子女在收拾房间的时候无意间翻出来了一张已经发黄的破旧的纸,上面竟写着特等功臣的字样。子女们这才认识到,自己的父亲身上这么多伤疤的原因,也才知道了自己父亲的真实身份。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
卢文焕。卢文焕很小时父母便去世了,靠在地主家干活为生,长大后成为了一名战士。
当时村里有个恶霸叫李子奎,年岁虽不大但经常拉帮结派祸害老百姓。1922年,15岁的李子奎就已经开始打家劫舍。1947年,联合当地的国民党和地主武装,疯狂的杀害了包括干部、农民在内的600多人。1949年李子奎加入了国民党后继续为非作歹,令当地的老百姓都十分害怕、恐惧。当时为了抓住李子奎几乎每个战士的手里都有一张他的照片。
1949年12月初,被选作突击队队员的卢文焕和其他队员一起开始了抓捕李子奎的任务。并于12月7日的凌晨,卢文焕得知了李子奎逃往了马家寨,并躲在了一处破旧的烧瓦窑中。
当时的李子奎藏身地洞,但地洞有两个,一个就在屋里面,而另一个则通向野外。于是便兵分两路对李子奎进行抓捕。卢文焕在建治安的带领下,瞥到了幽暗处李子奎的身影,本来这件事没有建治安的关系,他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但这烧瓦窑是他家的他比较熟悉,就让他带了路。于是迅速迈出健步准备出击,最终在和李子奎一番博弈之后将他推出了洞口,而早早在洞口埋伏好了的队员们也一拥而上,把李子奎制服了。
1950年2月,李子奎被处决。同年的3月3日,卢文焕以优秀的表现被授予了特等功臣的奖状。1951年,自愿回到老家务农的卢文焕也跟小辈们提起过以前的事,次数不多,每每提起还要叮嘱他们不要往外说他不想让别人觉得他邀功。老人的性格属于暴躁那一类型的,既然他不愿意,自然也没有人往外传。
1994年,灵宝市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赵江波在整理李子奎公审案子档案的时候,了解到了卢文焕老人的事情,但是信息并不完善,为了更好的完善信息,他亲自登门对老人进行了拜访。走访过后,赵江波和卢文焕变成了很好的朋友,卢文焕也对他敞开心扉诉说了自己的过去。不久之后,了解到详细信息的赵江波在报纸中发表了介绍老人事迹的文章,这段一直被老人保守的历史也重新回到了大众的面前。事情说出后的不久,卢文焕老人的医药费全部都由政府承担了,为了更好的让这位老英雄安度晚年,卢文焕和他的妻子还一同被安排到了敬老院。2011年,卢文焕因病重去世。
小结
虽然卢文焕没有给子女们留下一分一毫的财富,但他留下的傲骨是金山银山也换不来的。物质方面的财富终究只是世俗,卢文焕给家里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才是最为可贵的宝藏。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