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惠州保洁13825404095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近期,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对武汉市、十堰市、襄阳市等10个市(州)的682名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开展了问卷调研,同时走访了当地民政部、财政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和24家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湖北省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不断拓展服务网络、丰富助餐模式、完善补贴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老年人能够更好享受“幸福食光”。
——政策引导长效扶持。湖北各地坚持公益定位,采取优惠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等方式,保障助餐配餐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在政策优惠方面,多地明确社区(村)幸福食堂的用水、用电、用气等享受居民开户收费标准和居民生活价格。如恩施州鹤峰县白鹤井社区幸福食堂的经营场地无需租金,而且相关部门为其免费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或提供锅碗瓢盆等餐具,减轻了经营压力。在资金补贴支持方面,多地积极建设运营补贴机制。如荆门市近3年筹措资金近2000万元,依据《幸福里食堂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给予运营机构一次性不超过10万元的建设补贴;同时,按照服务人数情况,分别给予老年人和特殊困难群众每人每天1元、2元的运营补贴。此外,部分市(州)还组织志愿团队协助开展送餐、清洁等工作,降低运营成本。如十堰市发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提供送餐上门,畅通老年人用餐服务“最后一米”。
——助餐模式各具特色。湖北各地积极探索符合地区实际的老年助餐服务发展路径,因地制宜设置助餐点,创新助餐服务方式。如武汉市采取“1+N”模式,在需求较集中、条件相对成熟的社区建设幸福食堂,在周边社区建设若干助餐、配餐服务点,全市各类老年助餐机构达800多处;荆门市打造为老助餐公益品牌,注册“幸福里食堂”商标,出台运营管理办法,全市建成社区幸福里食堂和助餐点53个,惠及近10万名老年人;十堰市创新“食堂就餐”“中央厨房”“爱心餐车”等多种模式,依托不同类型助餐机构,针对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堂食、送餐、配餐等服务;在荆州市部分乡镇老年幸福食堂,老年人可自带蔬果作为食堂原材料,也可自主选择在幸福菜园适度劳作抵餐费,增强就餐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服务网络不断拓展。湖北省2022年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年人助餐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逐步构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城乡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提高助餐服务质量。2024年以来,全省将“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提质扩面”纳入年度十大民生项目清单,要求大力提升市、县两级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调研显示,58.1%的受访老年人表示所在社区(村)有老年助餐服务,部分市(州)中心城区已接近全覆盖,如荆门市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截至2024年末武汉市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近80%。
——服务需求度及满意度高。调研显示,当地助餐服务方便省事且实惠,契合老年人实际需求,62.5%的受访老年人表示需要助餐服务;47.2%的受访老年人表示使用过老年助餐服务;超六成接受过助餐服务的老年人月均使用频次在5次以上。超八成接受过助餐服务的老年人表示满意;距离近、方便(占66.2%),买菜做饭费时费力(占56.5%),政府补贴价格实惠(占48.8%)是老年人选择助餐服务的主要原因。武汉市莲花湖社区受访的退休医生邓某表示,因所在社区幸福食堂离家近、菜品丰富,且政府补贴价格实惠,基本一日三餐都在幸福食堂就餐。此外,部分市(州)助餐点还针对老年人提供助餐价格优惠之外的多项服务,如工作人员协助点餐、付款、取餐等,设置老年就餐专区,非就餐时段提供社交、休闲、棋牌等服务。十堰市受访对象74岁独居老人李某表示,社区长者服务中心开办有幸福食堂,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就餐按市场价的7.4折优惠,因离家近且菜品丰富,自己每天早餐、午餐都在幸福食堂就餐,吃饭之余还能在服务中心参与打牌、下棋、聊天等社交活动,自己非常满意。杨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