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惠州保洁13825404095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老有所养”目标的核心工程,智慧养老,已从遥望的图景,转化为提升服务能级、精准匹配需求的必然路径与关键抓手。6月10日,黄浦区正式发布“五边颐养·数字伙伴计划”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共建行动,开启黄浦智慧养老新生态。市民政局副局长沈敏、黄浦区副区长王槐等领导出席活动。
近年来,黄浦区深入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创新打造“五边颐养”服务体系,建设更具韧性、更富温度、更有智慧的养老服务网络,是黄浦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标尺,更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写照。
与会领导共同发布了“五边颐养·数字伙伴计划”黄浦区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共建行动。
本次启动的“五边颐养·数字伙伴计划”黄浦区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共建行动,正是黄浦以数字化赋能老龄事业的又一关键“落子”,通过实施这项“系统工程”,充分激发政府引导、市场发力、社会协同、社区承接以及老年人自身参与的同频共振,打造老龄友好型智养服务生态。
仪式现场,黄浦养老智库团成员单位上海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盛雪锋发表主旨演讲,为“五边颐养”数字化转型未来发展提供了路径思考;中国邮政黄浦分公司、农业银行黄浦支行、中国电信上海中区局代表首批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共建单位分享了智享银龄的创新实践。
现场举行了“五边e养”微站点志愿者授服仪式,为各大银行、上海电信、黄浦邮政等14家首批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共建单位授牌。
黄浦区民政局以“数字反哺、全民参与”为导向,实施“五边颐养·数字伙伴计划”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共建行动,聚焦“阵地打造、场景融合、生态协同”三大维度,依托政企协作机制,引导企业、社会机构等共建智慧养老合作生态,通过“存量嵌入+增量补足”方式,联合银行邮政网点、运营商营业厅等商业空间,以1个区级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30个社区公共服务阵地为基础,X个商业运营空间为补充,打造百个“五边e养”微站点智养服务阵地,积极构建“1+30+X”三级智慧养老服务网络。
拓展跨界应用场景
丰富“五边e养”微站点智养服务
据悉,今后黄浦区将以“五边十色”助老服务卡为媒介,以“五边e养”微站点为服务载体,探索“卡-站”联动服务模式。
线下服务触点标准化建设,依托空间内现有服务窗口或柜台,嵌入式增设“五边e养”服务区域,集成“五边十色”助老服务卡申领帮办、五边颐养小程序操作指导、养老政策宣传咨询、智能手机设备使用教学、养老金融知识科普等功能,提升老年人智养服务可得性与便利性。特色应用场景拓展升级,同步推进助老卡应用场景与智养阵地建设,探索“一卡联通服务、一站集成功能”的智养服务模式。
未来,黄浦区还将通过常态化服务、主题化活动、全媒体宣传等多元路径,不断夯实“五边e养”微站点建设,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智慧养老社会生态,吸引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及市民群众加入,形成“政府引导-阵地支撑-社会参与”的良性循环。
“五边e养”微站点志愿者
您身边的“智养服务引路人”
助老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是黄浦区探索“智慧养老+志愿服务”融合模式的具体实践,通过整合政府资源、激活市场效能、释放社会活力,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打通智慧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老年群体。
在黄浦区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共建行动方案中,区民政局构建了“区级统筹-街道协调-站点落实”智养志愿服务三级梯队,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格局。
圆桌讨论环节,围绕“养老金融支持大城养老的创新实践”话题,黄浦区民政局、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养老服务行业资深代表及老年群体代表展开深度对话。黄浦区民政局充分调动资源,以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共建为契机,联动辖区各大银行,深化适老化金融服务零距离触达实践。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专家基于备老人群养老金储备、初老群体养老生态、高龄长者照护支付三类核心场景,系统剖析了不同群体养老金融需求匹配。银行代表积极回应了来自机构端和用户端代表需求,夯实金融服务基础,加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黄浦区构建“金融‘活水’+生态共建”的养老新模式。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数据局指导,黄浦区民政局、黄浦区数据局主办,上海智慧城市研究院承办,黄浦区委老干部局、黄浦团区委支持,上海农商银行黄浦支行大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