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惠州保洁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8-03 00:03

本发明涉及产后康复,惠州保洁13825404095具体涉及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产后康复训练用于修复妊娠和分娩过程对女性盆底肌造成的损伤、重塑体形、恢复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弹性,产后康复训练包括盆底功能训练、形体康复训练等,通过凯格尔运动、产后瑜伽、产后体操等锻炼方法来完成产后康复训练。

2、在产后瑜伽时,常结合瑜伽球进行训练,比如产妇坐在瑜伽球上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加强骨盆灵活性,产妇借助瑜伽球做平板或半桥支撑,平板支撑时瑜伽球为支点支撑产妇大腿,稳定核心肌群等。

3、但是在训练初期(通常在产后1个月),由于产妇产后身体虚弱无力,相应练习动作初次接触生疏,而产后瑜伽球训练时又需要产妇结合相应动作精准控制瑜伽球,使得训练初期需要产后康复训练师随时辅助产妇控制瑜伽球,当同时训练的产妇较多时,无法及时辅助到在场训练的所有人,训练初期没有人从旁辅助,以及无法做到相应练习动作也易导致产妇产生畏难情绪难以坚持产后康复训练,不利于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能够在产后康复训练初期辅助产妇进行产后瑜伽球训练,辅助产妇控制瑜伽球,利于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表面设有同轴心的第二基座,下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所述第二基座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基座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二基座上周向间隔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件,每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均设有用于支撑第一支撑件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第一基座连接,所述第二基座、多个第一支撑件围合的第一空间用于支撑瑜伽球,所述第二基座、多个第一支撑件围合的第一空间高度大于瑜伽球高度的1/4,小于瑜伽球高度的1/2。

3、技术方案的原理:

4、在产后瑜伽球训练初期,将瑜伽球放在第二基座上,瑜伽球位于第二基座、多个第一支撑件围合的第一空间中,产妇坐在瑜伽球上做训练动作时,产妇坐在瑜伽球上,并利用自己盆骨带动瑜伽球前后左右移动,由于瑜伽球又位于第二基座、多个第一支撑件围合的第一空间中,也就是对瑜伽球限位,无论产妇力道控制如何,瑜伽球始终不会滚落出围合的第一空间中,从而辅助产妇能够始终轻松坐在瑜伽球上训练,同时选择万向轮360°可转时,产妇不用精准控制瑜伽球就能在盆骨带动瑜伽球动时,借助万向轮,轻松带动瑜伽球前后左右动,使得训练动作难度变低,当产妇训练一段时间后有一定基础了,选择万向轮刹车片制动,产妇需开始精准控制瑜伽球前后左右动,但是瑜伽球还是始终在围合的第一空间中,虽然训练动作难度稍增加,但比常规的直接用瑜伽球训练难度低,当产妇训练一段时间熟练且有核心力量后,撤去辅助装置,直接用瑜伽球训练,其他瑜伽球训练动作参考上述操作。

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6、(1)本发明中第二支撑件能够为第一支撑件提供支撑,确保第一支撑件能够为瑜伽球提供稳定支撑,从而使得瑜伽球能够稳定处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多个第一支撑件围合的第一空间中,同时第一空间也能够对瑜伽球限位,防止在训练初期,由于产妇力度把握不精准导致的瑜伽球易向外滚动,使得产妇频繁捡瑜伽球、产后康复训练师需从旁协助控制瑜伽球,能够辅助产妇控制瑜伽球,也减轻产后康复训练师工作量,借助外部对瑜伽球限位,也就是降低了产妇对瑜伽球控制的精准要求,也降低训练难度;(2)本发明中带刹车片的万向轮能够进一步辅助控制训练难度,辅助产后康复训练师针对产妇情况安排训练,逐步增加训练难度,让产妇逐步适应,利于产妇持续参加产后康复训练,利于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当万向轮360°可转时,相比于常规的产妇靠自身盆骨带动瑜伽球前后左右移动,瑜伽球移动时与地面摩擦较大,需精准把控瑜伽球移动,产妇轻微运动即能借助万向轮带动瑜伽球往各个方向移动,降低训练难度,当万向轮刹车片制动时,相比于常规的瑜伽球易往外滚动的情况,本发明能够确保瑜伽球被限位,适当增加训练难度;(3)第二基座、多个第一支撑件围合的第一空间高度大于瑜伽球高度的1/4,小于瑜伽球高度的1/2的设计,既能够稳定支撑瑜伽球,又能够减少对瑜伽球的遮挡,确保产妇坐在瑜伽球上时,脚能够着地,大腿与地面平行,确保能够正常使用瑜伽球。

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基座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与第一支撑件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位于卡槽中。

8、有益效果:支撑板与卡槽配合,能够对第一支撑件提供稳定支撑,从而使得第一支撑件与第二基座配合对瑜伽球提供稳定支撑和限位。

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基座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缺口,每个所述缺口一相对侧壁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件为下端向内凹,上端向外凸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卡槽沿第一基座径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基座、两端分别与第三基座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基座与弧形板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可伸入对应卡槽中。

10、本方案中,由于产妇身高不同选择的瑜伽球大小不同,根据瑜伽球大小,调节弧形板竖向方向位置,先确保弧形板竖向转动之后的位置,再使得支撑板转动伸入对应卡槽中,支撑板和对应卡槽配合对弧形板支撑限位。

11、有益效果:弧形板和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支撑板和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以及第一基座径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的设计,使得弧形板能够竖向位置调节,使得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对不同大小的瑜伽球提供支撑和限位,适用范围广,还能够限定瑜伽球滚动的范围,防止瑜伽球向外滚动很远,防止频繁捡瑜伽球;不使用时,多个弧形板均竖向方向顺时针转动,使得弧形板靠拢,便于收纳,减小占用空间。

1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弹性的连接带。

13、有益效果:连接带能够增加相邻支撑板之间的连接,能够对瑜伽球辅助限位,转动一个支撑板时,通过连接带能够同时带动其他支撑板转动,方便快速调节多个支撑板的位置,还能够在收纳的时候,一次性将多个第一支撑件收纳在一起,收纳方便。

1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一相对的第一支撑件上端均设有把手。

15、有益效果:把手能够方便产后康复训练师在训练过程中抓取,指导产妇在瑜伽球上使力方向,训练初期产妇坐在瑜伽球上身体易晃动,还能够在产妇晃动后为产妇提供抓取点,辅助稳定身体。

1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件内表面、第二基座上表面均设有防滑条纹。

17、有益效果:防止瑜伽球在围合的第一空间中易滚动,在训练初期减轻产妇动作完成难度,无需精准控制瑜伽球,降低训练初期动作难度。



技术特征:

1.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表面设有同轴心的第二基座,下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所述第二基座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基座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二基座上周向间隔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件,每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均设有用于支撑第一支撑件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第一基座连接,所述第二基座、多个第一支撑件围合的第一空间用于支撑瑜伽球,所述第二基座、多个第一支撑件围合的第一空间高度大于瑜伽球高度的1/4,小于瑜伽球高度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与第一支撑件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位于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上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缺口,每个所述缺口一相对侧壁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件为下端向内凹,上端向外凸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卡槽沿第一基座径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基座、两端分别与第三基座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基座与弧形板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可伸入对应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弹性的连接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相对的第一支撑件上端均设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内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产后康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产后康复训练用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基座上表面设有同轴心的第二基座,下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第二基座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基座横截面面积,第二基座上周向间隔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件,每个第一支撑件均设有用于支撑第一支撑件的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第一基座连接,第二基座、多个第一支撑件围合的第一空间用于支撑瑜伽球,第二基座、多个第一支撑件围合的第一空间高度大于瑜伽球高度的1/4,小于瑜伽球高度的1/2。本发明能够在产后康复训练初期辅助产妇进行产后瑜伽球训练,辅助产妇控制瑜伽球,利于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杨菁菁,侯景明,周小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7/31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