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8-15 04:59

  炎炎夏日,安保顺家政13825404095骄阳似火。在位于瀍河区恒大绿洲东区的塔湾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里,空调开放,项目主管高意恒带着老人们看电视、做手工,享受清凉。其中,有一位86岁的老人,是高意恒的姥姥。

  “姥姥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之前家里请了住家保姆,姥姥天天闹着要‘回家’。”高意恒说,姥姥晚上休息不好,吃饭没胃口,体重不到80斤,精神状态较差。

  2024年年初,高意恒来到塔湾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她向舅舅、姨妈等亲戚建议将姥姥送到这里。姥姥入住之后,身边有养老护理员和其他老人陪她聊天,一日三餐营养均衡,吃得好睡得好,体重增长到90斤。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高质量建设城乡养老服务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格局,即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西工区中京花园小区养老服务站位于小区内,该小区的老年人下楼就可到养老服务站享受就餐、阅读、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

  89岁的王大爷因病导致行动不便,儿子为其翻身有些吃力。辖区民政部门为其建设了家庭养老床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定期为其提供翻身、擦洗身体等居家上门养老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洛阳市常住人口708.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147.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8%;65岁以上老年人102.2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17万余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约24万人。全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呈现增速快、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把建立健全城乡养老服务体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织密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构建“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养老服务“洛阳模式”。

  具体来说,城市区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市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小区级养老服务设施和家庭养老床位。农村四类养老服务体系包括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集中互助养老服务站、小型集中养老服务点和村级居家助老服务点。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持续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这为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洛阳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229个,形成覆盖城乡、层次分明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幸福晚年。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