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惠阳保姆13825404095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8-28 20:05

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省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高等院校,惠阳保姆13825404095滥觞于1907 年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创建、发展,基本上与学校同步。1951年,私立福建协和大学、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福建学院等合并成立福州大学,随之各前身校的图书馆(室)藏书一并归入福州大学图书馆,总藏书量达30余万册。1953 年,随校名变迁,图书馆更名为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1970年,福建师范学院因文革动乱而停办,图书馆90多万册书刊资料被整体封存。1972年,学校复办,图书馆又随学校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教授为本馆题写馆名。

百年典藏,承载学史。自我校首任校长陈宝琛先生为代表的近代福州藏书家大量捐赠其珍藏之后,又经本馆几代同仁的悉心觅访,搜辑遗佚,馆藏文献,蔚为大观,驰名东南。其中线装古籍1.9万多种、20余万册,属元、明、清旧椠及稿本、精抄本等善本古籍近900种、1万余册,目前已有25部典籍选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福建古代地方文献及闽人著述的收藏最为丰富,其中福建省、府、州、县、镇志基本完备,清代以前的闽人别集 600 余种,闽人家谱百余种。专藏我校首任校长陈宝琛先生捐赠的“陈宝琛书室”,部分秘籍佳本,以专制木箱庋藏,缥缃琳琅,古朴书香。另有500多幅宋、元、明、清的历代名家书画和近万张金石碑拓,不乏稀世珍宝。此外,17世纪以来,外国人记述中国的1000余种外文原版书、“五四”前后的一批代表性报刊、民国文献、以及福建师范大学主要前身校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与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1300多份毕业论文等,亦为馆藏特色,弥足珍贵。本馆已荣列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由此可见本馆深邃厚重的文化内涵及其难以估量的学术史料与历史文物价值。 

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积累,本馆已拥有一个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适应高校教学与科研需要的藏书体系,并逐步形成了一个资源丰富、无缝链接、覆盖全校、服务海西的福建师范大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现馆藏纸质书刊328万册(含各学院、研究中心等资料室藏书),中外文电子图书9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9个(含本馆自建数据库)。 

目前本馆设有仓山校区和旗山校区两个馆舍,建筑总面积达到 5.6万平方米。其中:仓山校区馆于 1991 年 10 月落成,面积 1.8 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 A、B、C 三区,呈人字型,设计结构合理,使用灵活,通风采光良好,适应当时国际上图书馆藏阅结合和大开架的现代化管理趋势。旗山校区图书馆于 2006 年 5 月 8 日正式开放,建筑面积约3.8 万平方米,是一座开放型、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现代化图书馆,其布局、设施、色彩运用等都充分反映了百年老校的文化特色,并与旗山校区朝气蓬勃、大胆创新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成了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富有个性的标志性建筑;还附设有可以容纳 500 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1000人的大会堂。两个校区图书馆共设阅览座位4207个,且实现了通还通借,资源共享。已拥有专业服务器43台,存储容量90TB,计算机近千台,以万兆路由交换机为核心,馆内各主节点间以千兆光纤相连,百兆带宽到桌面,实现了基于校园网的数字信息资源大规模并发用户的访问和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远程服务。 

本馆现有正式教职工121名,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32人,中级职称51人,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馆内现设:采编部、文献借阅一部(仓山校区馆)、文献借阅二部(旗山校区馆)、信息技术部、古籍特藏部、外文部、办公室等6部1室。自1982年至今,本馆一直是福建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所在馆。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