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解读嘉宾: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牟耀文(正处级)
《政务访谈》节目主持人 常乐:牟书记,惠阳月嫂13825404095您好!近日,我市印发了《日照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请您介绍一下文件出台的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牟耀文(正处级):出台依据的背景是2023年底,我市常住人口为296.86万,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67.06万人,老龄人口占比22.59%,已步入中等老龄化阶段。根据全市人口出生情况分析,我市老龄人口占比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30%。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按照“统筹城乡、保障基本、普惠均等、健康持续”的总体工作思路,养老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发展、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我市养老服务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2023年12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全面实施养老机构固本强基等七大行动。为加快建设以健全长期照护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养老为重点,全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统一的养老服务体系,市民政局会同市发改等19个部门起草编制了《日照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日照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主体部分为七大行动,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固本强基行动、居家社区扩围增效行动、医养康养提质赋能行动、农村养老提档达标行动、养老人才提升培育行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养老产业提速发展行动。
具体来讲就是细化做好以下工作。持续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不断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2025年底前,建成运营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0张、6家智慧养老院。2026年底前,新增普惠型养老床位1500张。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2025年底前改造不少于8300户。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培育和选树,每年培育20个拟推荐社区,2025年底前力争创建4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25年底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率达到70%。拓展敬老院失能老年人托养、居家上门、对下指导等服务,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保持100%。2026年底前,争取5家以上职业院校开设老年管理与服务相关专业。搭建全市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启动“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2025年底前,打造10家以上连锁运营服务企业,年接待旅居老年人超2万人次。
《政务访谈》节目主持人 常乐:《若干措施》明确到2025年底建设6家智慧养老院,请介绍一下智慧养老院相关情况。
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牟耀文(正处级):智慧养老院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各类智慧养老服务应用场景,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同时又具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特征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主要包括智慧入住管理、智慧照护服务、智慧健康服务、智慧安全防护、智慧管理运营。重点介绍一下智慧照护服务。照护方案智慧化。利用电子化评估系统,完成入住老人能力评估、九防风险评估等,依托健康监测设备和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定期进行疾病评估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为老年人制定“一人一案”的个性化照护方案并及时进行完善,提供精准照护服务。照护任务智慧化。根据老年人的照护方案,自动生成照护计划,护理人员按计划、规范和流程提供助医、助浴、助洁、助餐、助急、巡房等照护服务,采取合适技术手段,形成老年人照护电子记录。主动服务响应智慧化。通过电子床头呼叫设备、AI智能语音设备,实时接收老年人的主动服务呼叫和需求,及时提供必要的服务,满足老年人个性需求。紧急服务响应智慧化。通过AI智能体征监测、紧急离床监测、跌倒监测等物联网设备,自动检测老年人身体状态和生活状态,及时发现和响应老年人呼救,有效处置各类紧急突发状况。照护服务智慧化。依托智能护理床、护理机器人、消毒机器人、智能化康复辅助器具等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益智训练等场景服务。生活服务智慧化。利用电视机、音频设备、触摸屏、机器人等智能化、信息化设备,为老年人提供视频、图像、音频等智能互动服务。照护感知智慧化。通过移动端查看老年人物联网感知设备、老人服务和健康档案,方便线上实时查看老年人评估档案、健康体征、助餐服务、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照护信息。
《政务访谈》节目主持人 常乐:《若干措施》明确了认知障碍床位的建设任务,请您介绍一下关于认知障碍床位的相关情况。
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牟耀文(正处级):区域设置方面:一方面,照护专区应相对独立,可选择独栋建筑、独立楼层或楼层中的部分区域进行设置,宜临近花园、绿地等室外活动区域,也可将养老服务机构全部设置为认知症照护机构。鼓励与精神卫生诊疗资源临近设置。另一方面,照护专区建筑宜为低层建筑,优先考虑采光较好的建筑底层并附设室外活动空间。不应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如层数为2层及以上时,应设置无障碍电梯。布局功能方面:一是每个照护专区可设置1个或多个照料单元,单个照料单元不宜超过20张床。二是照护专区的床均建筑面积不应低于25㎡。照料单元内的单人间居室使用面积不应低于10㎡,双人间和多人间居室的床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6㎡。三是照护专区内宜设置居室、居室卫生间、餐厅、公共客厅、活动场所、自理能力训练场所、照护站、备餐区等,宜动静分区。环境布置方面:一环境布置应温馨、舒适、安全,营造居家化的环境与氛围,应避免出现令入住者产生不良感官刺激的刺激源,如密集花纹、线条或波点等复杂图案。不应出现敏感或歧视性用语。二居室和公共活动用房应具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满足入住者观察和感知室外自然光线、天气、季节变化的功能需求。公共活动区域的照明应有控光设计,宜采用暖光源,避免炫光和阴影。三应利用装饰品、绿植等装饰陈设物遮挡,或者利用同种色调弱化某些禁止认知障碍老年人进入的出入口或通道。禁止认知障碍老年人出入的出入口或通道应安装门禁。宜配置具年代感的怀旧物件,个性化设置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怀旧环境。四应提供整洁和安全的用餐环境,餐桌和餐具、餐椅和地面应使用对比色调,餐桌桌面应避免倒影和反光。五地脚线与墙面应使用对比色调,地面应防滑且无复杂纹路。扶手材质应选用防滑耐用的材料,不宜使用不锈钢等金属质感材料。六导向标识应多种形式并用(如文字和图形),设于显著位置,字体应放大,有防脱落措施,可兼具认知功能。
《政务访谈》节目主持人 常乐:感谢书记的解读,也感谢各位网民朋友的关注!我们下期《政务访谈》,再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