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惠阳保姆13825404095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固原市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固原市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固原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有效破解全市农村养老服务发展难题,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让农村老年人享有更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根据民政部等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民发〔2024〕20号),结合固原实际,现制定如下提升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涉老改革发展任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保基本、全覆盖为目标,聚焦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提升、政策保障支持等方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探索多元化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到2025年底,农村养老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每个县(区)至少有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覆盖率不低于60%,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00%,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农村互助养老高效持续推进,失能照护、医养结合、助餐、探访关爱等突出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到2028年乃至再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县域统筹、城乡协调、符合乡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更加持续完善,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
1.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锚定“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目标,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纳入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或村庄规划编制,持续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建设,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中心可单独设置,也可以与敬老院、养老照料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综合设置,复合利用。依托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造、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支持,推动具备条件的村,建设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服务驿站、活动中心、老年学习教育场所等养老服务设施,作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延伸服务网点。到2025年,确保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率达到60%以上。
2.优化升级公办养老机构资源。县级民政部门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推动公办养老机构优化转型升级发展,在满足兜底保障对象供养需求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放实行开门办院,将养老服务触角向周边相邻乡村延伸,为有需求的社会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托养照护、医疗康复等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到2025年底,运营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延伸服务达到100%、符合入住条件且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供养对象集中照护率达到100%、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100%、持证上岗率达到50%以上或经专业培训达到合格标准,老年人入院协议签订率、能力评估率达到100%,老年人及家属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推进农村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统筹区域养老服务资源,坚持“非必须不新建”的原则,不额外占用建设指标,结合地域范围、人文习俗、供养对象、运营现状等因素,对规模小、设施旧、管理差、地处偏僻、长期停运、入住率低的农村敬老院因地制宜进行整合撤并或优化调整,加强对机构的转型升级和安全改造提升,建设成为具有协调指导、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服务转介等功能的标准化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二)发展农村互助特色养老。
4.打造农村睦邻互助点。加强互助养老服务阵地建设,在农村老人居住密度较高的区域,通过对闲置房屋改建、现有老饭桌、幸福院等村级阵地的升级改造,建成一批集日间照料、智慧助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等多功能的农村睦邻互助养老服务点,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促进邻里和谐互助,实现农村老年人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的愿望。
5.建设农村幸福合作社。在村级探索推广在农村建设幸福合作社,社员由基层党员、村(居)民、志愿者、爱心人士等组成,以合作互助的理念,规模可大可小,重点破解特困低保、经济困难、空巢独居、高龄失能等家庭的养老难题,幸福合作社的服务场所可利用村级闲置房屋建到群众家门口,服务人员可就近培养专兼结合有爱心的志愿者,传播助老敬老文化,让农村孝老、互助的氛围越来越浓。资金来源可采取部门帮扶、村集体经济补贴、购买服务、公益活动、慈善募捐等多种方式筹措,确保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
6.建立农村结对互助帮扶。探索建立农村基层老年人服务协会,通过村组干部、购买养老护理员、志愿服务、整合乡村振兴资源等方式重点与经济困难特殊老年人建立结对互助帮扶,鼓励留守老年人入会参加互助养老,调动热心参与互助互惠的村民积极性,采取“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形式,推动农村建立服务有场所、互助有组织、志愿有平台的互助养老机制。制定邻里互助养老服务指引和项目清单,开展少老助长老、活力帮失能的互助养老模式,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教育培训、健康讲座等活动,逐步将互助养老理念融入农村社会和文化建设,构建农村养老互助共同体,提供老年人权益维护、互助养老等服务。
(三)加强农村老年助餐服务。
7.老年饭桌开展助餐服务。坚持兜底保障、适度普惠、分类实施、适当补贴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助餐服务模式,科学合理布局助餐点位,做到靶向施策,一地一策,逐步补齐农村老年助餐服务短板。优化已建成并运营良好的农村老饭桌,充分挖掘并利用当地致富带头人、公益性岗位、志愿队伍、社会慈善、村集体经济补贴等资源,持续为农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志愿服务力量为居住地周边老年人提供送餐或上门做饭,保证有困难的老人能够吃上热乎饭。
8.养老机构开展助餐服务。将乡村养老机构作为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的重要载体,对乡村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全部实行开门办院,向周边有需求的留守、独居、空巢失能老人开放,通过签订老年餐服务协议,低偿提供助餐服务,具备条件的可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9.多元互助开展助餐服务。对离老饭桌、养老机构偏远且居住分散、有助餐需求的,利用邻里间距离近、感情亲、易沟通的特点,通过邻里互助开办小饭桌或幸福小院,遴选卫生好、素养高、有意愿的家庭,采取“中心户”多户搭伙、结对帮扶、意愿合伙等方式为周边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强化家庭责任适当负担费用,发动企业家、爱心人士等为老年食堂捐款捐物,多方联动、共同参与农村为老助餐服务。引入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助餐服务。
(四)推进医养康养结合服务。
10.加大养老机构医养服务合作。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则,鼓励农村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协作机制,养老机构可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经营、内设医疗服务机构等方式,由医疗卫生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连续、全流程的医护健康管理服务。
11.加大医疗机构医养服务合作。加强资源整合和服务衔接,有效利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设施改(扩)建为乡镇(街道)、村级医养结合服务驿站,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日常照护、短期托养等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乡镇卫生院通过改(扩)建,发展为融医疗照护、养老服务、服务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配备专业养老护理员,委派医护人员定时定期到有需求的老年人家中;村卫生室具备条件的进行改(扩)建,增加养老护理床位,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全托、日托、康复训练、基础诊疗等服务,努力满足失能老年人的刚性照护需求。
12.加大专业医养服务人才培育。通过实施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和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等项目,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增强农村养老服务人员整体素质,重点提升乡村医生对主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能力。建立签约上门提供医护健康管理服务机制,鼓励成立以低龄健康老年人、农村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农村养老互助服务队,对其中符合条件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汇聚多方力量,有效提升服务资源利用效率,更好造福群众。
(五)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
13.全面落实基本养服务清单。着眼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兜底线、保基本”,主动响应农村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把解决好“小百分比”急难愁盼的小事变成“百分之百”落实的大事,进一步细化《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服务项目和实施内容及措施,确保基础性养老服务供给,实现基本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14.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照护服务。建立养老服务和护理补贴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志愿服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支持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探访关爱服务机制,重点面向特殊困难老年人(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突出照护服务标准化和“基础+个性”服务全覆盖和可持续,建立定制服务清单,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健康关爱、居家安全、精神慰藉、生活需求等服务,提供“有温度、有感情”的贴心服务,有效解决居家养老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预防和降低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风险。到2025年底,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
15.加大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高龄津贴范围内的,经能力评估为完全失能、重度失能老年人,符合入住养老机构条件的,提供机构集中照护服务,减轻老年人家庭照护压力,切实增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到2025年,满足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需求。
16.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适老化改造。开展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在对老人居家环境关键区域或部位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按需安装生命体征监测、紧急呼叫、智能穿戴、居家安防等智能化设备,连通服务站点及老人子女,实现“一键呼叫、随时响应”,适当配备助行、助餐、感知类老年用品,提高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便利度和安全性。
17.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安全监管。强化农村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建筑、消防、医疗卫生、食品、服务等安全底线要求,加强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创新综合监管机制,鼓励利用智能定位、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民政部门依法落实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责任,指导做好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民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依职责强化农村养老服务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应急管理部门、消防部门负责指导做好农村养老服务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工作,提升火灾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
(六)健全农村养老服务机制。
18.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要将农村养老服务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推广“党建+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利用区域党建平台,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参与做好分散供养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服务,组织开展互助养老,督促赡养(扶养)人履行赡养(扶养)义务。
19.激发农村养老服务内生动力。有条件的村在履行民主程序的基础上,可将集体经营收益用于发展养老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建设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依法将相关收益用于养老服务等农村公益事业支出。鼓励农村家庭照护者积极参加相关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支持其更好照顾老年人。
20.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公办民营等方式,支持市场主体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及产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农村养老,优先提供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养老服务。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激励与评价机制,推广“积分爱心超市”、“志愿+信用”等模式。有条件的可开发设置农村助老岗位,招聘村民开展探访助老服务,统筹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资源配置,培育扶持以农村养老服务为主的基层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便利性。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乡镇落实、村社参与”的责任体系,成立市、县(区)两级农村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议事协调会议,研究解决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区)要将本区域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市、县(区)两级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勇于担当,主动施策,及时制定、调整优化政策措施,构建系统化的政策支撑体系,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明确工作责任。市农村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工作专班负责全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统筹谋划、宣传发动、指导推进、争取项目支持以及方案审定和成果验收等工作。县(区)农村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做好业务指导,强化行业标准,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提供专业性政策支持和服务,在政策、设施、资金整合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村养老工作开展。乡镇(街道)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挖掘辖区养老服务资源潜力,完善规划设施布局,培育养老服务队伍,动员乡村群众积极参与,指导村级做好具体实施并落实好具体工作任务,保障辖区群众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三)加强监督检查。市农村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工作专班要加大督促指导,严格过程管理,保证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要把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绩效评估,开展评估监测、综合监管、督导检查和满意度测评,定期发布工作开展情况,每年组织对各县(区)实施农村养老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评价,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附件:固原市农村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工作专班人员名单
固原市农村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工作专班人员名单
组 长:喜晓林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邵春霞 市民政局局长
成 员:韩 英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张晓娥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乔金虎 市财政局副局长
王建军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王 涛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杨 杰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杨宏斌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刘晓军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杜彦远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台喜平 市民政局副局长
市农村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具体负责联络协调、统筹落实及日常工作。